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亞於全球暖化的危機:河流系統的崩潰
2007/04/02 22:51:25瀏覽997|回應0|推薦8

 每年的322是聯合國通過制定的「世界水日」,目的在喚醒人們對水資源保護的重視,今年的主題是「應對水短缺」(Coping with Water Scarcity)。就在這一天,國際性的環境團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公佈了題為《世界面臨最嚴重危險的十條河流》的報告。很遺憾的,十條河流中有五條位於亞洲:長江、湄公河、薩爾溫江、恆河和印度河。其他五條河流則是:歐洲的多瑙河,南美洲的拉普拉多河,北美洲的格蘭德河,非洲的尼羅河和維多利亞湖,澳大利亞的墨累河及其支流達令河。

 

 WWF提出的警告可說是相當嚴厲:「我們正在說的是河流系統的全面崩潰。它們遭受了嚴重的污染,過度的抽取,被眾多大壩腰斬,它們已不再是真正意義上的河流」,「人類面臨的這個挑戰,其嚴重性不亞於氣候變化所產生的後果」。該團體還正確地指出,河流系統生態惡化的原因是過度開發。說的更徹底一點,河川的危機反映了當前整個政治經濟體制的結構性弊病:為了資本的積累、利潤的攫取,水成了「資源」,成了掠奪的對象;也為了同樣的理由,水成為蹧蹋、污染的對象。

 亞洲這五條河流分別流經中國和印度,這兩個急欲仿效西方資本主義成長模式的兩個新興大國,從而承受著開發的苦果。在世界的主要大河中,長江承載的水壩水量最多,擬議中或建設中的水壩高達46座。同時作為經濟崛起象徵的工廠、礦山甚至醫院的廢棄物,都大量排放、淤積在河床上。在中國西南,巨大的水電工程正威脅整個薩爾溫江和湄公河流域的生態與民眾生存。至於印度的恆河流域,則是遭使用大量重金屬的皮革加工業嚴重污染,每天還有10億升未經處理的廢水傾瀉其中。

 而不平等的社會制度,更把環境問題與階級問題纏繞在一起。以水壩問題為例,WWF成員指出,水壩以高昂的環境和社會成本換來的利益,大多數好處都被外國「合作夥伴」-也就是跨國公司奪走。而最受水壩影響的當地底層百姓,卻幾乎從中得不到什麼好處,也就是得不到電力和潔淨水,同時還面臨流離失所和生計無著的命運。

 亞洲河流的危機,並非和台灣毫不相干的遠方事務。地球生態體系是一個整體,河川的危機不就是海洋的危機嗎?而台灣,正是個海洋國家。日趨緊密的區域貿易,也不可能不將飽受污染威脅的農產漁獲銷往台灣。我們也別忘了,在中國大陸和東南亞等地製造污染、攫取水資源的企業,多的是來自台灣的資本。河流危機是區域性的、全球性的,真正的解決方案,也只有一個區域性的、全球性的民眾運動能夠提的出來。而認識問題的嚴重性與關連性,將是展開行動的第一步。      

                    (刊於台灣立報環境透視專欄)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kage1938&aid=86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