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0/26 13:33:46瀏覽1120|回應0|推薦1 | |
企鵝大夫的中醫藥筆記---甘草也是一種類固醇 林鴻基醫師/板橋鴻林中醫診所/亞東醫院兼任主治醫師 醫書上對於甘草的記載十分有趣,說它能「調和百藥」、「能協和諸藥,使之不爭,生肌止痛,通行十二經,解百藥毒,故有國老之稱。」很多時候它又像隔壁親切和善的伯伯(音:杯杯),所以又稱「藥伯」。整理它的藥理作用,補脾、清熱解毒、緩急、潤肺、調和藥性。書上又提醒,長期大量服用,可引起浮腫、高血壓,脾胃有濕而中滿嘔吐者忌用。 臺灣的同胞怕死了號稱「美國仙丹」的類固醇,不只是聞之色變,簡直是到了視之如蛇蠍的程度,在門診中,偶而也會踫上一些直率的病人,不加思索脫口說出「林醫師,吃你的藥,好得這麼快,你是不是摻了西藥類固醇?」。 類固醇的副作用,月亮臉、水牛背、長青春痘、水腫、男性化等等,甚至連一些久病變良醫的免疫疾病病人也如數家珍。可是很少人知道,中藥中用得很多的甘草,其實也是一種植物性的類固醇,雖然它和西藥化學製成的類固醇可能有些不同。 比方說,西醫在處理非感染性的咽喉疼痛、聲音沙啞,卻又需要快速康復的情形,就像歌手翌日必須上臺演唱,要和時間賽跑,醫師會用上兩、三天極短期的類固醇。有關咽痛,醫聖張仲景的的「傷寒論」、「金匱要略」中,治咽痛有八張處方,其中七張含有甘草。我自己很常用的「甘桔湯」,它是由甘草、桔梗組成,對咽痛、咳吐濁痰、胸痛十分有效。 我一直很疑惑的是,在近兩千年前,老祖宗就在竹簡上刻下了類似「甘草,久服易浮腫」的文字,我一直不相信「神農嚐百草」這種嘗試錯誤的笨方法,是誰留下的這些資料? 醫師看待類固醇,自然不像一般人有這種「不知的恐懼」,事實上,類固醇也救了許多人的生命,當年SARS來襲,醫師手足無措時,也是用類固醇把病人的生命由死神的手掌中拉回來。 「藥就是毒」,這實在是千古不變的鐵律,用多少劑量,使用時間的長短,完全仰賴醫師的經驗,水可載舟亦覆舟,醫師的手可以救人也可殺人,病人把生命交給醫師,藥物對於醫師,就像麵團或者麻糬,要捏弄出什麼東西出來,醫者都要戰戰兢兢啊…..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