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走一條人煙稀少的路 (林鴻基醫師)
2009/04/06 23:21:42瀏覽883|回應0|推薦0

走一條人煙稀少的路    (林鴻基醫師)

         走一條人煙稀少的路    (林鴻基醫師)

難得一個無事一身輕的星期天,家中的小柴犬「波麗」一大早,先是撲到床旁猛親,熱熱粘粘癢癢的舌頭往我臉上直貼,繼則一不作二不休,居然跳上床鑽入被窩,我只好起身把它交給小兒子德德。

 隨手拿了一本「村上春樹」的「黑夜之後」(after dark), 裡面有一段「三個石頭」的故事,看了令人十分感慨。

 故事的內容大概如下:

 「三兄弟出海補魚,遇大風暴,被沖刷到一個無人住的海島,島上椰子樹隨風搖曳,又有豐碩的水果,也聳立著一座巍巍的高山,半夜,神明入夢來指示,表示,島上海邊有三塊大大的圓石頭,各人可依自己的意願,推滾石頭,石頭落地處就是各人的落腳地,當然,越往高處滾,就可以看到更遠更美的風景。

 小弟推了一下、最先叫苦,他說,這裡離海邊近,又可捕魚,沒看到遠方的世界也沒關係。

 老二奮力推到半山腰,精疲力竭,他說,這裡的水果好豐富,沒看到遠方的世界也沒關係。

 大哥個性吃苦耐勞,繼續往上坡路推滾,路越來越狹窄險峻,体力精神幾乎撐不過去,最後,大哥終於推滾石頭上了山頂,山頂當然沒有漁穫與水果,只能啃青苔止飢,只能吃冰霜解渴,大哥並不後悔,因為他可以眺望世界。」

 記得民進黨的林義雄在他的退黨聲明中也有類似的一段:「同志們,我們在此分道揚鑣,我要去走一條人煙稀少的路。」政治人物的宣言說來似乎悲壯,結果多是「聽聽就好」。

 我們成長的年代,其實是鼓勵小孩「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要「鶴立雞群」,要「出人頭地」,這些「掙脫貧窮」的觀念,現在的大陸便充滿了這種現象。在北京大學的圖書館,學生早上五點就排隊搶座位,就像三四十年前的臺灣。這種「吃苦忍耐」的心情,受到一向物質不虞匱乏的下一代極大的挑戰。

「爸嗶,玩也很重要。」大女兒JASMINE說。

  「享樂也很重要。」二女兒TAMMY說了。

 「錢不用賺太多,夠用就好。」小兒子德德意氣風發地說。

我無力反駁他們的人生觀,但我也有身為父親淡淡的隱憂,親愛的孩子們,這個世界有時平易近人,更多的時候弱肉強食,這個世界絕不是「玫瑰花園」(Rose Garden)。尤其在金融海嘯之後,死傷成排成列,很多人連維持生活的起碼收入都不可得。

 在兒女的心目中,他老爸的生活品質當然毫不足取,一輩子努力再努力,因而生活品質自然是單調又乏味,絕不是他們學習的對象。我知道,比起同儕,我的行為處事應該一般,不見得特別突出,也就是這個年齡層的作父親的都是這樣。小時候擔心他們的健康,上學後操心他們的功課,畢業後擔心他們的工作、婚姻、買不買得起房屋,我們看了太多放不下孩子的父母。大妹的小孩騎機車出車禍,脊椎壓迫性骨折,身高起碼少了半公分,妹夫只輕輕地說:「還是要給他騎。」然後暗中繼續擔心。

 我也曾經怯生生地向大女兒建議「生涯規劃」,一句話就被擋了回來。

 「爸嗶,你不是教我們說,自己的人生自己決定嗎?JASMINE說道。

 死不悔改的我不識相地向二女兒建議她的「生涯規劃」,這次更慘,被她用六頁的信函罵了一頓。

 小兒子德德也抗議了:「爸嗶,請不要這麼努力,你這樣,我很難作人呢。」

 我知道,生命的價值觀隨時在變,他們的爸嗶一生大部分都在遠離人群,走在人煙稀少的路上,沒有眾荷喧嘩的掌聲,也自甘於寂寞、享受著寂寞,我當然不敢自詡我把我的大石頭推滾上山頂,為了爬得越高、看得更遠,如果只能啃青苔止飢,只能吃冰霜解渴,我都樂意。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自然是極八股的話,可是,親愛的孩子,生命經過擠壓萃煉,在讓人幾乎喘不過氣來的當下,突然柳暗花明,給你「撲鼻香」,給你生命精華中最燦爛的火花,那是在海邊、在半山腰不易看到的光景。

 我常常很感念高中建中師長對學生的包容,在還需要書寫週記的年代,在「本週重要大事」一欄,一連寫了二年的「本週無重要大事」七個字,也未受到師長關愛的詢問,我想這種氛圍,當我走在人煙稀少的路上時,也沒有懼怕、不需吹口哨或唱歌壯膽,反而甘之如飴,享受著一個人的寂寞。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hc492&aid=2824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