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攝影手札】從繪畫藝術談攝影:「無我之境」(上)
2013/06/05 16:23:49瀏覽1339|回應1|推薦24

Henri Cartier-Bresson本來想當畫家,最後成了攝影家,早年將繪畫的視覺表現概念應用於攝影,以及晚年回頭放下鏡頭以浸淫於繪畫的歷程都讓之後的追隨者稱道。

繪畫與攝影的成品,都是必須與人的視覺照面,才能彰顯其價值的藝術。任何其他方式都只是捨近求遠,好比今日教育,民眾聽各大學校、補習班、名師把自身對學生的正面影響說得天花亂墜,實際上要看其辦學行不行,對學生幫助大不大,讓他們拿出學生的成果表現才能見真章。繪畫亦然,攝影亦然,藝術家要如何誇耀自己的器材、能力都是他的自由,但藝術家的價值不是建立在嘴巴上,而是作品上。

攝影是近代科技與藝術結合的重要產物,但人類的視覺體驗從古迄今留下的種種理論與藝術理念,在於攝影中發酵,攝影做為一門藝術,並非完全與過往的藝術表現無關,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躍而升的混血兒。

就美學史來看,藝術誕生之初,所追求的是一種超越自我的「無我之境」。

何謂「無我之境」,中國美學家李澤厚(《美的歷程》,頁192)寫道:

 

繪畫藝術中高度發展了的「無我之境」。詩、畫以及小說等各類藝術中都有這種美的類型和藝術意境。所謂「無我」,不是說沒有藝術家個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說這種情感思想沒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時藝術家在創作中也並不自覺意識到。它主要通過純客觀地描寫對象(不論是人間事件或是自然景物),終於傳達出作家的思想情感和主題思想。

 

初觀之,藝術創作講求「無我」似乎與現實情況相悖。以攝影為例,沒有創作者的主體(攝影師)選擇視野、按下快門、後製成像何來作品?實際上「無我」自然有一創作者,只是創作者的美學理念所要追求的是盡可能「客觀的呈現被拍攝的對象之本質之美」。

那麼「無我」是否意味沒有「個性」,或者作者必須放棄自己的特質?實際上這也不盡然,好比當我們談到印象派的繪畫,Paul CezanneClaude MonetPierre-Auguste Renoir等藝術家儘管在繪畫表現的畫風上有一個畫家共同追逐的藝術理念與邏輯,但其作品仍呈現有其不同品味。又如中國宋元山水畫,關仝、董源、范寬所繪山水固追求客觀無我之意境,但其筆法與視角仍能夠分辨出差異。

所以用更白話的方式去說,大體藝術均為一種過猶不及的分寸拿捏。無我通過客體描寫,但不是為了當客體的傳聲筒。所以每個去巴黎的人,都會帶回一部分不同的巴黎風貌。無我在藝術家選擇描寫對象的那一刻定下初步的命運,但藝術品的誕生依舊切斷不了與創作者自身內在的聯繫。

欣賞或追求「無我之境」,那是藝術的一種層次表現。也是藝術家對自然萬物的謙卑,其所引發藝術家沉思與追求的乃是「我該如何領略與感受,如何傳達、轉化與挖掘前人所未見,外在於我的世界之美」的具體嘗試。


每周三MyPLus專欄固定與您相見 

( 興趣嗜好攝影寫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engreen&aid=7723878

 回應文章

豁岩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至高境界
2013/06/06 08:47

閱後覺得確有道理,今後弟在書法方面希望也能融入此觀念繼續努力。

謝謝分享  祝 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