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陸遊走,偶爾會聽朋友問起,「聽說台灣人很有禮貌?」、「台灣人很溫柔?」云云。關於這個問題,讓我聯想起身邊發生的一件事。
有次我偶然聽到一個人(本文稱其為A)在抱怨,他家曾經接濟一位朋友B。這一接濟就是好幾個年頭,A跟其朋友們都覺得B很過份,但這個接濟的動作是A的家人主動提出,並貢獻的。A本身感受自己的利益受到剝奪,但多年來也沒吭聲,直到最近,和朋友們同仇敵愾……
行善是一個普遍被鼓勵的概念,但行善需要思考行善的後果。希臘先哲亞里士多德認為德性有四,「明智」、「正義」、「勇敢」、「節制」這四種,為四種基本德行,簡稱為「四樞德」。四種德性,以「明智」為首。因為亞里士多德認為德性的實踐如果沒有實踐的智慧,根本無法真正實踐德性。好比勇敢不是衝動,不是英雄主義,就像韓信胯下受辱,管仲為了母親不聽軍令逃離戰場,他們並非不勇敢,而是在理智權衡下,做真正重要、長遠看其實真正有勇有謀的決定。
好比《世說新語》裡面一則故事:
【原文】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後賊迫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譯文】
華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難,有一個人想搭乘他們的船,華歆很為難。王朗卻說:「幸好船還寬敞,有什麼可為難的。」眼看後面的賊寇要追上來了,王朗想丟下剛才搭船的人。華歆說:「剛才我所以猶豫,正是這個原因。既然已經接納了他來船上安身,哪裡能因為情況危急就丟下他呢?」於是就繼續帶著他趕路。世人也由此判定華王二人的優劣。
台灣人向來以善良、敦厚、有禮待人處事為榮,但這當中有多少是真,多少是假,其實往往經不起檢視。當我們行善,如果只是因為覺得「行善是對的」,但沒有用腦袋仔細想想,當下這個行為會帶來的後果。好比今天你接濟一位朋友,但沒有想好到底該怎麼做,也沒考慮清楚自己到底能不能承受相關責任,很可能行善的念頭只會帶來錯誤的作法,導致不良的結果。自己受氣,也沒幫上朋友的忙。
因此偽善不是一個人做善事,但其心不善那麼簡單,還包括根本沒想清楚就行善,還自以為是,自恃行善好像多了不起的「行善暴發戶」。透過這個例子,讀者可以想想陳光標與陳樹菊、王朗與華歆、政客與慈善家,這些人之間的差異。
故回到一開始的情境,我們可以檢討幾點,一、「A的家人行善沒有顧慮到A的觀感」,二、「A自己預設B應該不會那麼『不要臉』,接納他人的長期接濟。三、「為什麼A的家人接濟B,A不滿卻又不跟家人和B反應」。故B雖然可能也不應該無條件接受接濟,但從A事件呈現出社會價值觀底下的偽善無疑,亦即根本不瞭解真正的善,而是無條件的接受「行善等於好」的觀點。
「善」,不是嘴巴說說的名詞,也不是做了就必定正確的動詞。「善」需要智慧,需要負責任,才能使善真正名符其實。
-------------------------------------
《LOOK! 我的社會觀察札記》是 萊曼‧格林在my plus「加分誌」雜誌的全新專欄,10月起將在各期紙本雜誌發行,透過最直接的方式,雙腳親臨世界角落,透過筆與相機,帶回各地真實一手情況,目的不是僅用來做表面介紹,而是希望帶動有志青年共同反思台灣現今社會相較其他地區孰優孰劣,處於台灣經濟衰退的世代,我們該往哪裡去,才能找到屬於我們這個世代的幸福榮光。
p.s. 若您有話想說,希望萊曼‧格林造訪您生活的土地,或希望有人代為發聲的地方訴求,歡迎來信。我會以最客觀的角度,最犀利的文字,傳達最真實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