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孩子:「卡爾.拉格斐很偉大,但你不用成為他。」
2019/02/26 01:24:02瀏覽2436|回應0|推薦18

§我們就是自己的鏡子

幾天前,公認的時尚教父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離世。我對時尚不敏感,對拉格斐的認識,我主要來自他傳達的人生觀。

如果時間像一塊蛋糕,可以切成三部分:過去、現在和未來。在拉格斐眼中,過去可能是三塊蛋糕中最不可口的。

拉格斐曾說:「哀歎自己的過去,就是沒有未來的開始。」

他也曾說過:「我痛恨大家所說的懷舊美好時光,這讓現在像是二手貨一樣。」

過去永遠不可能回來,所以無論過去有再多的榮耀,都不見得能給我們帶來光明的未來。

其實這個道理,幾乎可以說是心理諮詢工作中,天天上演的思想角力。來談者如何看待過去?諮詢師又如何幫助來談者看待過去?

有些來談者,他們陷在過去的某一段光輝歲月,以及接踵而來的黑暗時代。比如在高中或大學的諮詢室裡,有一些類似的故事,某個孩子談到初中時代,那時的他不用花太多力氣,就能輕易成為全班第一,享有老師給予的特權、父母的注目,以及同學的崇拜和嫉妒。

但進入新的環境,他可能赫然發現,自己並沒有想像中得那麼特別,甚至和身邊的新同學相比,自己簡直是庸才。面對新的挑戰,有的孩子選擇相迎,有的選擇逃避。

就像美國做過關于「天才效應」的心理實驗,研究者對兩群孩子進行同樣的考試,但在考試前,告訴A群孩子,智力測驗顯示你們智力超群;告訴B群孩子,你們的智力很平庸。

其實兩群孩子的智力沒有差別,但心理學家發現,B群孩子因為認為自己平庸,所以它們更相信努力,因為除了努力,他們沒有傲人優勢。所以遇到困難的問題,他們更願意花時間去學習,慢慢解決問題。

A群孩子相信自己比其他孩子聰明,所以當他們遇到困難的問題,他們不願意比其他孩子努力,因為那會讓自己顯得「我不聰明」。於是他們放棄努力,擺出「其實我都會,我只是不想做」的輕視姿態,結果等測驗結束,他們不會的還是不會,也不願意花費時間去搞懂。

我記得在法國看畢卡索真跡的經驗,解說員告訴我,畢卡索的繪畫有著許多修改、重新塗抹的痕跡,甚至有的繪畫在完成之前,畢卡索會修正數十遍。

那些圖片上看起來渾然天成的作品,背後是藝術家一次次的自我否定,但這些自我否定不是說自己不好,而是他們能夠正視作品的不足,放下妄自尊大的心理,用「我是天才」、「這肯定是傑作」之類的虛榮來包裹那些心知肚明的不足。

又好比另一位與畢卡索同期的畫家,藤田嗣治。藤田嗣治在當時的巴黎藝術圈,同屬於一流人物。他的成功,背後就是一個鴨子劃水的故事。為了打進巴黎的藝術圈,藤田嗣治會參加藝術家們的晚宴,和他們一起狂歡。

然而,當某些藝術家狂歡一宿,隔天睡得天昏地暗。藤田嗣治依舊在隔天早上四、五點,起來練習畫畫。為了督促自己,藤田嗣治在手腕上紋了一隻手錶,提醒自己不要蹉跎時間。

 

§當社會鼓勵虛榮,孩子會變成什麼樣?

沉溺在過去,活在昨日,會使我們無法前進,無法好好活在當下,進而喪失未來。

有時這種喪失,並不是我們天生喜歡浪費自己的時間,而是我們受到外在環境的欺騙。這些欺騙,我會稱為「虛榮」。

曾幾何時,空氣中彌漫著虛榮的氣味,這些氣味使人迷惑,就像心理實驗中,因為害怕自己不像個天才,於是努力扮演天才的表像,卻不願面對實質的孩子。

然而,即使我們不在那個實驗中,這些虛榮的氣味依舊經常伴隨我們。

從小,鄰居大媽老愛說:「你家孩子好可愛。」也許她根本不這麼覺得,但說孩子可愛就像問:「你吃過飯了嗎?」就是一個跟表面上意思不相合的問候。

這些問候,有時孩子心知肚明,我們知道這些是大人的禮儀,但有時孩子們確實困惑了。

這又讓我想起心理學家丹.艾瑞裡在《怪誕心理學》中提到的某個實驗。心理學家給一群受試十多張照片,然後要他們按照自己的主觀感受,排出從不美到美的排列順序。

等受試者排列好,心理學家接著問:「你覺得自己應該排在哪個位置?」

結果絕大多數的受試者都把自己排在「我知道自己不是最好的,但肯定比平均值高一點。」

換句話說,人們心中有一個美的標準,也有一個美的及格標準,認為某種長相屬於60分。而多數人都覺得自己長得再怎麼不好看,至少也有60分。

其實如果我們對自己的觀念真是如此,也就罷了。可人往往既是自傲的,同時又是自卑的。

就像一個人一方面覺得自己的顏值肯定比60分高,同時又害怕別人覺得他根本是個醜八怪。

所以有些人就呈現出矯枉過正的樣子,越是內心自卑的人,越是可能在外表上展現出各種自傲,好達到內心的平衡。就像內心對自己的評價是負50分,那麼更要讓表現在外的部份達到110分,才能達到平均60分,一個能讓自己安心、滿意的分數。

這也就不奇怪有些人用特別誇張,吸人眼球的來表達自我,畢竟唯有如此,他才能讓自我認知保持穩定和諧。

相反地,有些看起來特別自卑的人,他的內心可能極度自傲,只是因為缺乏社交能力,無法把內心在社會上的願望實現出來,所以他呈現高度的畏縮。但當他一個人的時候,或者面對一個更弱的弱者時,他自傲的一面往往就會爆發出來。

這可以說明為什麼有些虐待貓、狗的人,他的鄰居或身邊的人,對他的評價是這個人平常給人感覺很和善,或許有些內向,「沒辦法聯想他是會做這種事的人」。

實際上,他內心需要力量支援自己的自我,但自我內在的負分越多,他想通過極端方式加分的欲望也越高。

 

§人的心理有一個傾向:「想要無比真實的活著!」

在一個國外的案例中,曾經有那麼一個例子。有位知名企業的高管,他在學歷、談吐、收入等方面都屬於金字塔頂端的階層。儘管如此,他依舊沒有達成父親要他繼承家業的目標,和他的手足相比,他永遠記得父親對他冷眼相待的樣子。

這位高管有一個在社會階層上般配的妻子,但他沒有辦法真正去愛這個人,這段婚姻只是完成任務,讓自己的成功故事顯得更為完美。

於是這位高管他偶爾會通過招妓來發洩,但面對妓女,他作為一位出錢的顧客,本來應該扮演支配者的角色。但他卻要妓女賞他巴掌、踢他下體,做出一些虐待的舉動,還要妓女說出一些辱駡他的話,比如說他是「噁心的廢物」、「下賤的垃圾」。

但當妓女這樣做的時候,這位高管卻覺得很暢快,更容易得到性的滿足。只是這樣的關係後來危及他的婚姻和事業,於是他尋求幫助。

面對諮詢師,高管感覺當妓女侮辱他,傷害他的時候,他會有一種「解脫」的感覺,就像自己不用再假裝強硬。他成為父親眼中最鄙視的某種人,但那種貶低自己到塵土中的狀態,卻也使他感覺腳踏實地。

也許我們可以用前面談到的這些理論,去看待我們身邊的人,以及一些新聞事件。某些人的自傲也許令人討厭,但那並不表示他們無堅不摧,而是他們在尋找自我的平衡,在試著弭平內心自我貶低、低價值感的那筆賬。

但我們不要急著批判,批判哪些人虛偽,或簡單的說某些人就是虛榮。

因為那些「賬」可能不是他生來如此,而是在成長環境中,一次次受到身邊人的壓迫。有些大人總是喜歡教導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好的,什麼又是壞的。但他們沒有給孩子思考的空間,而是要孩子繼承自己的想法。

如果孩子提出疑問,有些大人會要求孩子服從,即使孩子心口不一,他們也無所謂,因為這些大人要的不是孩子服氣,只是想聽見自己想聽見的。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一個人從三歲就被迫學習心口不一,到三十歲的時候,他已經是個心口不一的職業演員了。然而,他如果有一個能展現真實想法的後臺便罷,如果沒有,等於要這個人一直在演戲,那麼他就得一直背負著演戲的壓力。就像要你除了睡覺,就是一直工作,遲早你會因為體力浩劫而倒下。

人的心理也有「心力」,心力耗竭,人也會倒下,俗稱「崩潰」。

當我們感覺我們的「外在表現」和「內心感受」差距越來越大,但我們卻無法阻止他們的下滑,這時我們可能需要好好整理自己,給自己找一個後臺,好讓真實的自我有機會喘息。每一次喘息,都是幫助我們把日漸分裂的自己撿拾回來,重新拼湊出完整的樣子,於是當我們看待自己,我們可以放心的說:「這就是我。」

 

§結語:讓每個人都能真實的活著

這周適逢學測放榜,幾間最好的高中,師生們串連發起一個活動:「終止放榜新聞。」

過去每年一到放榜時節,記者就會去建國中國、北一女中等重點高中,訪問考上台大、清華的榜首。其實問題千篇一律,塑造出來的好學生形象也很雷同,但每年同樣的新聞卻像是複製、貼上一樣,不斷重演。

但這些新聞塑造出來的形象,卻是記者,或者說某些媒體和成人想要看見的,而不是孩子們自己想看的。

一來、高考的勝利不是人生幸福的保證,甚至可能因為這些新聞,給人掛了「狀元」、「榜首」的頭銜,反而增加他們日後的壓力,就像一頂大帽子,永遠的扣在他們頭上。

二來、誰說一定要考試考得比別人好?或者一定要比別人會讀書,才叫成功,這些新聞就像大人在告訴孩子,「成功的模版就是這樣,你聽我的就對了!」但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有些成功模版連父母自己都做不到、沒經歷過,也不瞭解,憑什麼要孩子去為他的假想買單?

所謂成功,比起別人來定義,更需要我們對自己的自我認同。

作為家長,也許我們可以每天告訴孩子多好、多棒,但當我們去稱讚他們的時候,我們是否去傾聽孩子,他們對自己的評價是什麼。當孩子對自己的評價不高,我們如果只是告訴他「你很棒」、「你不要這麼想」,其實對他們沒有幫助,反而讓他覺得:「你並不愛真實的我,你愛的是那個很棒的、優秀的我。」

某些貼心的孩子,他們去追求父母要的那種棒,但他們內心並沒有真正認同自己。並且他們越是活得像別人說的樣子,他們離自己認定的自我更遙遠。

於是,有些人就不得不把真實的自我放在過去,他告訴自己:「我是大人了,我要跟過去說再見。」但實際上,他們從未跟過去真正道別,因為我們無法拋棄過去,我們只能帶著過去一起前進。

不是每個人都像拉格斐、畢卡索或藤田嗣治,活得像個戰士。

我想也不必每個孩子都成為戰士,他們只需要成為他們自己。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engreen&aid=12500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