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8/11/01 22:43:21瀏覽2129|回應1|推薦15 | |
第一次看體育比賽,看到想流淚。 今天在NBA賽場上,灰狼對爵士的比賽,灰狼隊25號羅斯(Derrick Rose)拿了生涯最高分,50分。 最後幾秒,羅斯躍在空中,封蓋對方最後一記投籃,比賽結束。 球隊贏了,但更多人注目的,是羅斯,他回來了。 而上次他拿超過40分,是八年前。他拿下NBA年度MVP,而且是史上最年輕的MVP。當時幾乎所有人都相信,羅斯還會拿下好幾次單場40分的比賽。 然而,就像很多人生故事,美好的開頭無法保證有個美好的結局。 這八年,羅斯說「誰知道經歷了什麼鬼日子」。 經歷傷病,從NBA的MVP變成人人嘲諷的對象,嘲諷他上不了場、不如以往,靠賣鞋騙錢。
傷病好不了,往往又會轉成心病。 好多年再也看不見一位MVP的霸氣,只見一位明星級的先發球員,變成替補。從不可能被交易的寶貝,變成乏人問津,只能當交易配菜的雞肋。 但今天的羅斯,讓我想起《灌籃高手》裡的三井壽。當了幾年不良少年,只是為了宣洩不能打籃球的憤怒。當他再次面對提拔自己的安西教練,他能說的,是那句天天壓抑在內心深處的呼喊:「我想打籃球。」 永不放棄的人都很死腦筋,對他們而言,除了熱愛的事業,其他的路都是歪路。 對於一位真正的籃球員,除了打籃球,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 羅斯拼盡全場,比賽快要結束,接近勝利的時候,他眼眶紅了,像是汗水,又像淚水。 主播說,這是他第一次看到一位籃球員,比賽還沒結束就哭了。 我想今天被感動的,不只是我,還包括所有見證這場比賽的人。今天的比賽在客場進行,但現場觀眾在最後幾分鐘,意識到自己即將見證奇蹟,他們把掌聲給了羅斯,給這位昔日的青春王者,今日的沙場老將。
羅斯一路走來,給了我很多啟示。讓我看見一個人走出低谷必須具備的品質: 1. 享受孤獨、持續學習 這幾年,籃球的生態改變了,能投三分球的後衛才能適應聯盟。羅斯的傷病雖然降低了他的速度、爆發力,但羅斯的三分球練出來了,也增加了他繼續待在聯盟的機會。 看過不少作者,出了第一本書之後,開始忙著搞各種週邊,結果寫不出下一本書,或者下本書的質量很糟,結果一下子就失去市場上的優勢,很快被遺忘。 相較同隊的巴特勒,或是聯盟的詹姆斯等球星,羅斯顯得很低調,面對批評和嘲諷,他鮮少反擊。但這讓他把精力放在籃球場上,打磨自己,而不是把精力花在爭吵和八卦。 對比之下,湖人隊的波爾剛進入NBA很受注目,多少得益於他那位大嘴父親,天天在媒體前面耍花槍。但隨著球賽開打,能贏得球迷心的還是球場表現。現在的波爾已經沒有剛出道那般熱鬧,但這對他來說未必不是好事。他終於,也應該專注於自己的球技。 又好比蕭邦鋼琴大賽得主齊瑪曼(Krystian Zimerman),他是我最喜歡的鋼琴家之一。當年拿到大賽首獎,他巡迴演出一年,毅然決然停止演出,回家苦練琴技。十年之後,再見齊瑪曼,人們目睹的是一位大師的誕生。 李雲迪在樂壇的隕落,也許他需要跟齊瑪曼借個十年,好好跟音樂相處,遠離綜藝和人群,或許我們能看見這顆一度耀眼的星,再放光明。
2. 耐心等待、隨遇而安 以前拿過好幾年千萬年薪,如今卻只能拿底薪打球。這一切也讓去年的羅斯一度萌生退意,考慮在球季後退休。 有些球員走到這一步,打球的態度也變了。既然拿底薪,又有傷病,幹點簡單的活兒應付應付也就是了。 但羅斯把握機會,拿底薪爭取留在NBA的位置,才有機會再次證明自己。 這也是最難的,前些日子看見某位失蹤九年的江西高考狀元,再次出現後,在採訪時談起失蹤的起因,「承認自己不是天才挺痛苦」。 這句話被一些網友嘲諷,但這背後是一個辛酸的故事。在他長大的小地方,他嶄露頭角,對自己有了自信。可是進入更高的殿堂,他才發現聰明人到處都是。比自己聰明的、背景好的、有實力的不知道有多少。 過去憑借聰明和一點努力,就能拿到第一,現在彷彿整個世界都變了。 這並不意味著這位狀元就不聰明,但當一個人對自己失去信心,很有可能因此選擇自我放棄,無法重新站起。 「幻滅,是成長的開始」。 羅斯的生涯也是如此,從最年輕MVP,變成場上跑龍套的角色。他曾經幻滅過,懷疑過,失去自信過。 但羅斯至少做到一件事,羅斯一直在打籃球,雖然遭遇傷病,但他無論在不在場上,都在進行籃球相關的工作。四次手術,以及長期復健,也是為了回歸球場。 「跑龍套,也要做個好龍套」,這是在職場中少有的特質。 有些人在崗位上,眼看前途無望,或是幹著不喜歡的工作,就開始怠忽職守。 這很容易讓人陷入惡性循環的心理陷阱,你越是不認真,幹得越差,你越不容易得到成就感,自我效能感也很低,於是你更加瞧不起自己,也更加厭惡手上的工作。 但有些人,無論在什麼崗位,他們都盡可能做好該做的工作,只要這個工作還能跟自己的熱愛扯上一點邊。 有部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叫《心靈投手》(The Rookie),談的就是這樣一個哲理。 莫里斯(Jim Morris)從小打棒球,後來進入美國職棒大聯盟的小聯盟系統(用中超來說,大概是比丙級聯賽更低的聯賽打起。大聯盟相當於中超聯賽)。 結果沒兩年就因為肩膀和手肘傷勢,黯然離開。 離開後的莫里斯在高中一邊當理化老師,一邊擔任棒球教練。 他沒有離開棒球,棒球是他的生活。 結果說也奇怪,可能多年休養,他的傷非但好了,手臂還變得更強壯。 離開球場十年後,他再次重新回到球場,參與了大聯盟球隊的測試,結果以35歲的「高」齡成為大聯盟的新人(Rookie),站上世界最高的棒球舞台。
§結語 主播最後點評,也是我這幾年看體育節目,最有詩意的。他對今天的羅斯,引用了席慕容的話: 挫折會來,也會過去。 熱淚會流下,也會收起。 沒有什麼可以讓我氣餒的。 因為,我有著長長的一生。 看看羅斯,還有什麼不能堅持的夢呢? 關鍵是,我們是否願意給自己更多時間,轉個心境。並且有智慧的慢慢提昇自己,而非沒頭沒腦的死嗑,直到把自己累垮。 最後無論我們是否能實現夢想,至少我們這一生,我們都和夢想同在。 |
|
( 興趣嗜好|運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