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攝影手札】如何走近「美學」(Aesthetics)
2014/02/04 16:11:56瀏覽586|回應0|推薦16

◎MyPlus專欄連結

作為一個約會地點,或者約會的內容,去美術館、博物館欣賞展覽,或是去聽一場需要安安靜靜待在位子上直到節目結束的音樂會,對某些人來說不是約會的好選擇。這讓我想到「美學」在日常藝術討論中的處境——尷尬,因為「藝術」兩個字對一般民眾已經有相當距離,我們在學校與生活中,藝術彷彿背後帶有一種階級性的暗示,是「有閒有錢的人們才能從事的活動」,在這樣的刻板印象底下,美學自然成了「研究那些有閒有錢的人們才能從事的活動的一門學問」,成為更加小眾的一塊生活領地。


實際上,美學並不高深,就像藝術可以並非被禁錮在美術館、博物館與音樂廳。藝術可以活在我們周遭,就在捷運車廂裡頭,就在我們社區的轉角處,藝術可以是想出不同的咖啡奶泡畫法,也可以是一個人對服裝品味的堅持。美學,便是研究這一切天地有大美,人類生活中的各種美的本質、形式與活動。


理解這一點,我們對欣賞美,無論是藝術品或非藝術品的視野一下便能得到開展。我們欣賞某些事物,好比一幅攝影作品,除了我們可以做點功課,了解攝影師的背景,了解作品產生的年代、拍攝手法等等,還包括我們對生活的理解,而對生活的理解連結到我們對人的理解,從對人的理解又回到我們自身,對我們自身的理解。


所以美可以陶冶性情,藝術可以影響社會,因為這些都是人的構作物,是人類活動的一種方式,並且這種方式脫離不了人性:生理的、心理的;道德的、非道德的;歷史的、超歷史的。


更進一步,帶著這樣的認識,當我們閱讀一些美學研究的作品時,我們便會發現經典的美學作品往往有一種特徵,美學理論中富含哲學的養分。如果你有這樣的體會,你的體會一點也沒錯,因為哲學是研究一切關於人的學問,美學是哲學這棵大樹的其中一脈。


以席勒的《審美教育書簡》(Uber die asthetische Erziehung des Menschen)為例,作為一個世界,道德的世界與美的世界,代表的是人類存在的兩種內在規範性,但透過國家與社會,內在規範性被消弭於外在種種強制的體制之下。人們生活在世上,逐漸的與自己天賦的自由秉性越走越遠。然而,席勒認為人是自由的主體,但通過凡俗的國家社會,要達到自由幾乎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路就是通過一個美的(審美的)的國度,才能開啟回歸本真的自由之路。


「國家」、「社會」、「道德」、「自由」等名詞,乍看之下似乎屬於其他知識體系研究的範疇,但當我們這樣想的時候,我們便容易推開與美學親近的機會,好像美學是一種知識,不輕鬆也不必要被人們所了解。實際上,誠如前文所述,若我們能夠轉換一下我們的角度,對那些看似冰冷生硬的名詞投以一些人性的、生活的、我們每個人追求感情愉悅、生活品質、自我滿足與渴望透過攝影等以藝術為手段的生活方式,我們就會發現一下子美學和我們拉近的距離。把這個觀念帶入我們對於藝術的欣賞裡頭,當我們拍攝佝僂老人,捕捉孤單身影,當我們再一次把那些前往戰地,或以病人、窮困者為主題的攝影師們,他們所作的工作就不再只是單純的藝術創造,而是在藝術表象底下,一切都是用血液、肌肉和心跳譜寫出來,使美富有內涵而不再只是一種感性顯像的短暫閃光。


美之所以美,因為承載美的作品蘊含人性,且能激發人性。


美學不遠,離我們很近,只要我們脫下對「藝術」偏頗的眼鏡,用我們與生俱來的「人眼」,我們會發現美無處不在,而美學只是幫助我們更容易發現美,一下子是幫助我們進入美的細節的顯微鏡,又得以寬闊看待世界的望遠鏡。我們能看見不是因為這些工具而是因為與生俱來,我們便擁有的審美之眼。

( 興趣嗜好攝影寫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engreen&aid=10947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