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者心事
2012/02/23 22:49:28瀏覽122|回應0|推薦9

春雷打響天際的那一刻,時針落在凌晨四點二十九分,
一隻螞蟻從書案上的一角默默前進,
微小的身影被眼尖的我,在如此寂靜的環境裡,
盯著。

緩慢又不急不徐的爬進了我將書籤夾進的那一頁,
那一頁的情節是 內科醫生正在急救著內腔出血,
而被誤斷為是子宮外孕導致出血的狀況,
情況緊急,作者正在毫不之情的狀況下,到了醫院做例行巡房,
誰知道緊接是廣播中的急促播音,請所有目前的外科醫生立即趕到手術房,
而作者正在三步併一級的跳上台階趕到手術室。

情況很急迫,而我卻被字裡行間的,血液噴撒滿身與開腸破肚的狀況,搞的手心發軟。
誰曉得會這麼寫實的說明呢?
但不這麼寫實誰又知道到底急診室裡的狀況是分秒一瞬間。

如果在夜晚清醒的只剩下我和那隻莫名的螞蟻,
那我們的選擇可真是不約而同,
都在那本書上的那一頁裡。

也許這莫明的巧合,只是一種純屬虛構的合成,
不然就鋪陳不了故事的發展與情節。
這就是我現在最常思考的環節。
如:錯過一通電話,是否故事的遭遇會帶來一連串的遺憾,
又或者 一場刻骨銘心的過去,譜寫了一段讓人心力交悴又感動萬分的結局,
亦或 總在不停的走與停之間,讓時間與老天爺注定了最後的緣份。

但往往故事的結局總是要落下一個結語,
不然就沒有謂的起承轉合的期待,
有時候看書不是為了要知道什麼?
而是想看看寫作者的心裡和對專業的分享,
不論是小說、人文科技或者是科普財經,
但我發現了一件我始終沒辦法跟上的事,
就是我始終無法寫完心中想寫的故事,
這點是我一直無法克服的事,
也或許是我退為讀者的理由之一。

不過想想也好~對造辭用字的深淺,我一直沒什麼用心,
總覺得看得明白才能讓人抓住故事的內容。
再好的書也要能看得懂的人才能發自內心感動,
我也想過那些寫書人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情緒,
又或者是什麼樣的心情想去分享自己的感動。

螞蟻取代了瞌睡蟲這感覺有點可愛,
至於外科醫生後來怎麼樣了?
我跟螞蟻討論一下……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da62393&aid=6145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