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 ‧愛戀舊
2012/02/23 13:25:08瀏覽121|回應0|推薦4

當筆記本寫到快最後幾頁時,我的心理最想做的事就是就汰舊換新,

並且會很無聊的寫上一些有的沒的話,因為快要寫完了。

我很佩服有的人可以收藏每年的記事本、筆記本,

有時會覺得那是一種串連過去的自己,翻著過去的筆跡,或者自己曾經寫下莫名其妙的心得時,

就會覺得過往的自己還是挺白癡的,而我的朋友們都很念舊,捨不得丟的偏多。

但我則是把生活與紀錄越寫越簡單,或者不愛再去回憶這些讓我看到,然後內心會翻白眼的筆跡。

當然這轉變也是有過程的,當時念舊愛物的我,覺得什麼東西都是一種對自己成長的證明,多年再翻起那過往的一頁時,很多情境就會從腦袋某處竄起,但一旦與現在再做對照時,發現那已經是兒時的點滴,再了不起也只能當做「你還記得嗎?」這話題當個起點。

有時候一些事件確實可以很深刻的影響一個人對事物態度的作法與決心,特別是我這種會怕麻煩,又深怕被別人挖出過去不想承認的自己時,淹滅一些過去的軌跡,在搬家時我就會大丟特丟。

例如:國中的運動服、高中的畫筆和硬到不能融化的顏料,以及幾百張的畫紙和作品,曾幾何時我都覺得那一種對金錢的付出和可以再用的概念。但想不到~卻成為我自己最重的負累。

到現在我還記得自己保留國小到大學的朋友們寫給我的卡片,一張都沒丟過,因為不知道如何把它給滅跡,丟垃圾筒裡覺得沒隱私,深怕被那位撿垃圾的阿婆拿去當藝術品收著,那直接撕毀再丟呢?又太佔空間,最後就變成跟自己過不去。所以心裡一直盤算著,哪天有機會,讓一把火把這些陳年祝福吞噬在火苗吧!一切就讓它成為過往雲煙,或者塵歸塵,土歸土。但不知道為什麼,但現在居然還是沒找到那把燒掉過去的火種。為啥呢?因為拿金爐燒,被媽對神說大不敬。於是~這些厚厚一疊的卡片與紙條,就這樣再被安放在一個我眼不見為淨的地方,靜靜等待我傳說中的那把火吧!

小美的筆記本是她最愛的紀念品,每次看到她把內容貼的美美的,我就真的很佩服她有這種毅力與耐性,每年年尾都會到書店去精挑細選,而我則是能省則省,能用就好。況且我對過去的概念是記得就好,但要往前走,所以在後來這幾年,我對筆記本的概念已縮簡成記錄,對生活的想法則退到在日記本上簡單的陳述。說到底就是我怕麻煩,如果真要什麼都留著,那活到現在的每一個過程,可能是一間房間都是不夠用的。

但對我媽來說,每次看到我大刀闊斧的丟掉衣物時,她總是在背後不停的唸唸唸,最後所有的東西就被她默默的撿回來,放在她的衣櫃裡。因此丟出去的東西總有一半會回到家裡,只是換個人收留著。現在我總在我媽不在時,一次丟個乾乾淨淨,減少回流機率。

到現在我還是很常跟我媽説一個想法:如果這件衣服打從妳買進來,一年穿的次數與隨著年紀增長,次數漸漸不常穿了或者連出衣櫥的機率是百年一見,那到底留著的目的是因為還可以穿,但真實狀況就是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採買新衣物總是當下流行款式,舊的早已汰舊換時,但老人家就是不願看衣物輕易丟去。所以從三十幾歲的衣服就一路保留到五十幾歲,直到現在我媽都跟我說~她三十幾歲的衣服我可以穿呀~這句話每說出口,肯定被我打槍。不論剪裁與款式都是當年,墊肩的衣服穿在身上,總覺得自己好像是要打橄欖球隊。但~就算我怎麼勸、怎麼說~我媽就是堅持著,我不懂為什麼她堅信的與我告訴她的想法總是沒辦法對上。總之~我媽的衣櫃就是俗稱的百寶箱。而我就是有進有出,留念的衣服送人也沒不好,總比身材走樣,卻只能望而興嘆的好太多了。

也許我總覺得當我一再留戀著過往的事物時,對現在的我能幫助的有限,過往讓我成為現在自己,陪伴是一個過程,一個歲月的必需品。但是每個現在的經歷,都要有新的記憶去填補,不空出心靈空間、事物空間和環境空間,讓舊的去轉換成新的開始,這對自己都是一種腐蝕,我愛過去的朋友但更愛陪在現在我身邊的人,因為每個階段的轉變,成就了更適合讓我們走在一起。

不過我也想過,也或許是因為經過這麼多不同的歷鍊過程,讓我更感受到一個人要的不多,當太多的選擇只能選擇一個答案讓自己滿足,將所有的條件降到最低、最基本,則我選擇「活著」是我最後的答案,也是我覺得最幸福的狀況。

也許這是我目前的人生哲學,精簡與單純,不過我還是很在意的一件事,別讓自己留下的事務托累到其他在乎自己的人,因為這也是一種禮貌。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da62393&aid=614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