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9/17 20:08:34瀏覽665|回應0|推薦7 | |
有時與人聊天相聚時,總會有些許時候,會觸及到深層的心靈告解,通常是抉擇某些人、事、物,多年後回首,就會憶起,如果當初選擇是B不是A,那就不會是現在的狀況了。 這對話可能是對另一伴、親友、婚姻、事業、生涯規劃、或其他抉擇的情況,成為往後對照今日種種的感觸。人特別在不順心、撞到門檻、過不去的時候,特別會把決定今天的當初,拿來做事件的分隔點。因此造成很多人對於現況的不幸福、不滿意或不順遂,歸咎於「當初」,一個決定性的人事物,一時賭氣的決定或是不確定的下一步,只為了看似最好的選擇而決定。 日久以後,事實如與自己預期不一樣,心理產生了一種虧欠、後悔或感嘆,開始憶起如果當時這麼做,現在就不會是這樣的情節。 仔細想想,為什麼在多年後才去回首過往? 明知道人生是不停地做出選擇,但我們都不接受走到越來越壞的結果,這過程少了甚麼,才讓你的選擇如今變了調?抑或是讓你越發痛苦回憶當初如選B應該是美好。 坦白而言,人是不停從錯誤中找到自己要的事件『情節』,也只有遇到讓自己感到不如意時,才會捫心自問,為什麼會做這樣的選擇,因此,走過的老鳥會給予來時路的新人建議,或用自己的方式(家長、師者等等),強烈去阻止避開「當初」犯的錯誤。怕的是用時間換來後悔,而年紀偏偏隨歲月愈加不能等與重來。 ie.小圓與前夫阿藍結婚,當時男方35,小圓32,婚後育有兩子女,時隔10年後,雙方婚姻感到無法再共同生活下去,決定離異,當時阿藍事業已有穩固基礎,小圓為了要給孩子較好的生活品質,同意讓孩子跟了前夫,但過3個年頭,小圓開始覺得就算生活環境無法給予孩子最好,但平穩地跟在自己身邊,都勝過自己一個人,離異後,前夫阿藍也有了新對象,同時孩子們漸漸長大,就算保持聯繫,終究有一股後悔油然升起。小圓想著如果當初至少留一個孩子在身邊,也許今天她還有個孩子陪伴。 ie.耿如從大學畢業多年後,發現求職一直不順遂,突然想起媽媽當年曾勸她往公職發展,如當時聽話,也許今天也不會這麼辛苦。 類似對話但不同的故事,現實生活處處可見,有些人在後悔中度過每一天;有些人則想辦法積極彌補造成的遺憾;有些人則感嘆自己際遇不好.....等等。難道莫非定理這麼適用於人生,一旦錯了,後果「可能」會跟著出錯!? 真心建議把不後悔設定成人生字典裡的必要條件之一,不要讓後悔藉由時間之神做最後審判,每一個決定沒有最好的,也不是沒選擇的選項,才是該選的。沒有人能斬釘截鐵地回答你,當初走這條一定比現在好,這路徑沒人知道你會遇到甚麼樣的風景,也無法保證平安順遂就代表你一定幸福美滿。別忘了,人是不知足與健忘的,縱使滿足某些心靈需求,也會看著他人模板,去追求未達到的層次。 就算選擇穩妥的生活,未必心靈想以保守方式生活下去,也因為人性心靈層次的追求與不滿足,人生體悟與閱歷才會產生更多的皺褶與豐富性。 別把「當初」成為一種藉口或推諉責任給自己或他人。能接受抉擇後產生的任何結果及面對現下狀況的人,也許他們不是最聰明的,但至少是坦白而踏實之人。 Photo by Erik Witsoe on Unsplash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