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夜魔(The Collector)︰如何從虐殺戲法中找出新意?
2011/03/08 19:27:39瀏覽8226|回應0|推薦4

古語常說溫故知新,其實我覺得看電影最好也是這樣,當已經開始對某一種類型的作品感到枯燥乏味昏昏欲睡之際,偶爾回頭翻閱一些較早時期的作品常會讓人有意想不到的發現,喜歡看恐怖驚悚片的我三不五時會拿出希區考克的小說集或他在一九五零年代製播的一系列希區考克劇場,欣賞並回味一代緊張大師幽默詼諧中又帶有冷調嘲諷的風采,其實當今有位名節目主持人的主持風格很明顯就有希區考克的影子,至於是誰就請大家猜猜看吧。 

我第一部開始有印象的恐怖片除了香港的暫時停止呼吸之外就是西方的十三號星期五系列,說主角殺人狂傑森是日後恐怖驚悚片裡萬千兇手的原型應不為過,不管是殺人的手法還是某些屢試不爽的人物劇情梗,例如︰金髮大波妹必死、鐵齒不信者一定先掛還是最後給你一記回馬槍……等,十三號星期五裡應有盡有,但人類總是一直在追求感官上更為強烈的刺激,所以戴白色面具手持巨斧電鋸的殺人魔漸漸不夠看了,取而代之的是更詭奇的故事、更為殘酷的死法、更巨大的血漿噴灑量以及你可能永遠都猜不到是誰的兇手。所以恐怖驚悚片發展到現在面臨了一個困境,在什麼人頭與四肢被截斷飛舞空中,地獄一干鬼怪猙獰惡狀都能利用偉大的科技特效製作出來的同時,恐怖電影到底還有什麼地方可以讓我們感到驚訝?覺得震撼?願意被一嚇再嚇? 

我想2009年上映的夜魔(The Collector)應該可以告訴大家一些答案,老實說夜魔(The Collector)這部電影一看演員表就知道當年製播成本一定不高,整個故事場景圍繞在一棟房子,事件發生時間還限定一個夜晚,重點是除了血漿之外並無任何特效,但編劇與導演卻巧妙的利用觀眾期待與反期待及立場轉換等幾項元素將一部乍看是B級片的電影製播成不輸一流編導的作品,首先夜魔(The Collector)的開頭十分讓人玩味,有幫派背景的主角與妻子感情不睦但為了女兒仍願意鋌而走險還債,當看到主角被黑幫火烤手背汗毛時我幾乎懷疑自己看的是一部類似重案對決還是即刻救援的動作溫情片了!但劇情就在主角趁夜潛入雇主家中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原來偌大的別墅裡除了主角這個偷兒竟然還有另外一個不速之客,而這個陌生人還在別墅裡佈下猶如天羅地網的層層機關,其機關設計之巧妙根本就如同暗黑界馬蓋先的化身!(帥啊,老皮!)頓時原本應該是代表加害者一方的主角立場隨即轉換成被害者並且必須救出存活者自力脫逃,這裡是我覺得夜魔(The Collector)設計人物的高明之處,因為觀眾會對主角最初遊走於善惡之間的決定惋惜或痛罵,但當主角立場隨新的事件發生而轉換,又會導致觀眾對主角接下來的遭遇感到好奇甚至產生同情,這點也服膺了戲劇是由一連串的事件主導,編導必須丟出一個又一個的事件讓故事持續進行。 

這就是夜魔(The Collector)大致上的劇情結構,讓原本的加害者變成被害者實在是一個很好的懸念,但我覺得夜魔(The Collector)這部電影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導演的運鏡,也許你會想︰虐殺片需要什麼運鏡技巧?不就把血漿噴一噴再拉一拉大腸小腸就好?但運鏡哪是如此簡單?當教父第一集馬龍白蘭度因傷住院遭仇家索命正逢危急關頭,艾爾帕西諾撞門叫護士推病床一整個行為難道不會讓人覺得驚險萬分無法喘息?當刺激1995裡獄卒將燈光一盞一盞的滅去提姆羅賓斯決定展開黑獄大逃亡的當下那種小人物復仇記的悲壯感就出來了,夜魔(The Collector)最傑出的運鏡就在主角進入雇主屋內後與兇手之間你躲我藏敵暗我明的場景,別墅空間是早就固定的,一不小心就會被陷阱奪去鼻子耳朵及小命,還有不知名兇手的血腥殘忍……外在空間與心理空間同時遭到極大壓迫,兇手進房主角閃入他房,兇手轉身離開主角驀地出現,間或夾雜鑽入藏身於桌椅被褥之中,也因為主角長期在雇主房子裡工作所以讓他熟知一切可以躲藏之處的設定顯得十分合理,這一段攻防躲藏場景運鏡流暢自然的讓我看到目不轉睛,一顆心在空中盪來盪去七上八下,主角與兇手同時開關門的表現契合無比,一部虐殺片竟然會讓人有一種奇妙的福至心靈感也算是奇葩了,誰說運鏡不重要呢? 

夜魔(The Collector)是一部我會給高分的恐怖片,儘管他的結局讓我大嘆電影最後還是掉入傳統恐怖片的窠臼,但前半段的設計與運鏡真的讓人大為驚艷,編導在一片腥風血雨的虐殺片中同中求異的手法著實高明,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幾隻馬蜂停在主角手上時主角從嘴裡呼出一口煙讓馬蜂離去的那個鏡頭,導演有刻意停格處理,讓整個蜂隨煙去的節奏顯得非常緩慢卻也無比美麗,甚至可以說極富詩意,絕少恐怖片導演可以拍出那麼有意境的畫面,對比之後無止盡的殺戮它真的稱得上是唯一救贖!當今許多知名大導演據說入行時都是從拍攝成人片或B級恐怖片起家,成人片與恐怖片都需要豐富多變的場景才能抓住觀眾的眼睛,同時這兩種片型也可磨練導演最基本的敘事技巧與運鏡手法,足見拍什麼類型的電影並不重要,畢竟電影是拍給人看的,想表達的是什麼與如何說好一個故事才是重點。 

圖片︰http://www.atmovies.com.tw/home/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ghtpiece1116&aid=4959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