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現代驅魔師(The Rite)︰信仰與價值觀,還有信念
2011/02/17 19:22:03瀏覽2850|回應2|推薦9

西洋鬼片與東洋鬼片在某個部份上是相同的,那就是電影畫面的色調,一般來說這兩者的顏色都是如此森冷清楚,光線明亮做作的程度可以讓畫面上任何一個妖魔鬼怪都無處藏匿,鬼片不都應該是黑漆漆才方便用來嚇人嗎?但我卻覺得愈是清楚明亮的鬼片才更會讓我不寒而慄,因為它總是呈現出一種讓大家根本就不知道誰是神、人或魔的弔詭氛圍。 

現代驅魔師(The Rite)這部電影的色調雖然也清冷非常,但導演卻試圖加入了一些溫暖的色澤調和,例如︰和煦陽光的角度變化與色彩斑斕的天使卡片等,所以無論電影一開始清洗大體的鏡頭可能伴隨著多麼令人詭異不安的感覺,現代驅魔師(The Rite)最終表達的還是確認個人價值觀與信仰及堅守個人信念這三項必定邪不勝正的宗旨與想法。 

除卻所有儀式性的驅魔降妖行為或是艱深難懂的咒文,宗教其實是個人心中價值觀不停轉換的最終選擇,每天依時行禮如儀或終生茹素都在顯示個人接受了某種信仰的價值觀進而遵從並流露於外的行為,但信仰跟信念不一樣,信念是個人一直以來都堅信不移的東西,畢竟信仰極容易隨著個人選擇改變或鬆動,與其說現代驅魔師(The Rite)訴說的是一場魔鬼與上帝的戰爭(若真有上帝與魔鬼)倒不如說它是一部信仰,信念與價值觀互相對立碰撞的故事。 

我一直很想替現代驅魔師(The Rite)取一個副標題,例如︰一位青年神父的畫像(喬伊斯的梗?)或︰你一定不知道的驅魔師養成教育(美少女遊戲?)因為主角的設定十分有趣,我覺得主角從電影開始到結束始終懷疑上帝存在與否,神父懷疑上帝的存在豈不妙哉?即使於驅魔界初出茅廬與老神父經歷多場驅魔儀式,但到結局時我也僅僅只是感覺到主角從無神論者變成了不是那麼懷疑神的懷疑者,當然主角這樣的設定也很正常,含有探討宗教成份的電影除了怪奇情節與突然性的故事展開,人物之間的辯證是絕對需要的,宗教是價值觀的轉換,若沒有一開始的懷疑對立又怎麼可能會有後來的相信甚至是堅信恪守?但現代驅魔師(The Rite)這部電影裡的辯證卻是到劇終也仍持續著,因為主角說︰我相信魔鬼,但我也相信上帝,所以我要驅逐你,我始終認為主角到最後其實都沒有倒向魔鬼或上帝任何一方,僅僅只是因為主角不認同魔鬼用蠱惑與欺騙的方式傷害人類的肉體與心靈所以才選擇了驅逐魔鬼這個作法,但我一直覺得有點可惜的地方是在於無論主角做出何種選擇或行動其背後的動機都不夠強烈到可以支持他價值觀的轉換,像是主角對家族事業的厭惡、對父親的矛盾情結,甚至是因母親去逝轉而痛恨上帝再到想法轉變……各階段的心境轉折並沒有做得很到位,恐怖片與驚悚片可以依殺人數量的多寡及受害者死狀之淒慘呈現愛恨憎欲的程度,但價值觀與信仰卻無法用具象事物呈現,是徹頭徹尾的無以名狀。 

相對於主角逐漸轉變的信仰與價值,老神父這邊代表的就是更高一層靠近核心與基本信念的試煉,也因為這信念太過根深柢固,以致當老神父的信念被徹底擊垮的瞬間竟是如此驚心動魄,與魔鬼長期搏鬥的老神父相信絕對不是頭一次敗下陣來,但卻又是什麼使他信念瓦解引魔上身?是女孩一屍兩命的事實?還是比起什麼崇高的驅魔其實自己應該先幫女孩訴諸法律或醫生?或怎麼苦苦與魔鬼纏鬥卻遲遲等不到天使號角響起主的榮光降臨?亦或老神父只是單純的因為倦累不想再繼續戰鬥下去了?信念可以重如泰山也可以輕如鴻毛,重點是它和價值觀與信仰三者都是抽象非常,說到這裡不得不讚賞安東尼霍普金斯,雖然電影在信念信仰與價值觀之間流動轉變處理得稍嫌薄弱有點可惜,所幸安東尼霍普金斯還是用他的演技撐起一個曾經信念堅強最後卻兵敗如山倒的神父,演出絕對的善與惡並不難,難的往往是成仙入魔的前一刻,與艾爾帕西諾或達斯汀霍夫曼等演員相較,安東尼霍普金斯的特點在於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的他究竟是聖潔的天鵝或陰暗的蜈蚣,他在演出時總是處於一種瀕臨神魔的臨界點,這種不是成神就是入魔的情況也許正是神職人員的最佳註解︰永遠都在善惡和自我信念之間徘徊,除了是使命更是不得不背負的原罪。 

每看完一部驅魔題材的電影都只是更為加深我對上帝存在與否的疑問,為什麼魔鬼囂張至此卻也不見上帝出來解救人類一回?我總是這麼想像上帝與魔鬼的關係︰上帝是個事業遍及全球的大老闆,魔鬼就像個不服大老闆領導及公司制度的叛逆份子從母公司出走試圖建立另一個屬於自己的江山,上帝與魔鬼每天都在擴張事業版圖上較勁,但是上帝從不親自出馬,都是用自己挑選的員工去衝鋒陷陣開疆拓土,而魔鬼卻是事必躬親的利用各種手段(誘惑、欺騙、畫大餅) 傳達創業理念招聘員工,這麼看起來上帝就像個眼高手低的平庸軟弱主管,而魔鬼反倒是個汲汲營營的吸血老闆嘛!(大誤)當然這只是我偶一為之的狂想(絕無任何不敬之意)既然都有三位一體的說法了,為什麼神人魔就不可以源自於同一個本質?路西弗原先還不是身為天使的一員?希臘神話的眾神腦子裡哪一個不是裝滿人性的欲望甚至更加赤裸裸?神人魔三者細究起來總是有太多的共通性,只是看選擇的究竟是哪一條路,撇開哲學與神學角度複雜的探討,我認為自己的信念是什麼就會變成什麼,你相信什麼你就是你所相信的。 

圖片︰http://www.atmovies.com.tw/home/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ghtpiece1116&aid=4895707

 回應文章

Mary
回應
2011/03/01 11:59

昨天我才剛看完這部電影, 所以搜尋了網站想看看其他人的想法及對於電影內容所帶來的衝擊. 作者的寫作表達能力真的非常好!

對於最後一段內容, 我有一些想法想分享. 作者對於魔鬼及上帝的比喻還滿貼切的, 上帝是唯一的創造者, 魔鬼(墮落的天使)跟人(上帝依據自己形體所做最滿意的傑作)都是祂的受造物. 那麼我們會問? 為什麼魔鬼在世上做這麼多引誘人犯罪的事情, 但是上帝卻都不插手阻止? 其實, 聖經上說過, 世間(就是人間)屬於魔鬼的勢力範圍. 上帝允許魔鬼存在世間. 但是一個人要不要做惡, 並非上帝或魔鬼可以決定, 端端看這個人的自由意志. 而自由意志就是神給人最大的禮物. 就好比神是我們的父母親, 祂給我們生命靈魂, 但是卻不是霸道的要小孩子一定要怎麼走. 一路上小孩可能會遇到許多歧路挫折, 爸媽會心疼我們, 希望我們少走一些路, 但是一切都是小孩自己的決定(小孩也不見得聽得進去爸媽的勸戒)! 正是因為人具有自由意志, 我們才比魔鬼更有能力, 因為我們還有機會選擇認識神, 知道自己就是神的兒女, 有由神而來的力量! 當然, 也有些人很幸運能經歷神向他們現身的事蹟, 但是這時候我們還是得小心分辨, 那究竟是真神還是只是魔鬼邪靈.

"務要謹守﹑儆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聖經-彼得前書5:8)"

樂沁(lightpiece1116) 於 2011-03-01 19:05 回覆:

其實我寫這篇心得前真的沒想那麼多

我也不是基督教或天主教的教徒

只是純粹從價值觀 信仰與信念這三個主題來寫感想

您願意寫這麼多與我分享真的非常感謝......


deborah
您寫的很好, 但是請您進一步接觸聖經的真理
2011/02/25 16:02

這齣戲我也有看, 其實, 他也是直搗了一個, 基督教的最終與最初真理: 信;

與其他宗教不同, 基督教的得著幸福, 並非來自於行善積此生或來世功德,

上帝給予的幸福, 是白白給的, 只要你信, 你就得到, 當然在你相信的過程中, 你的性情與人生就會開始改變, 所以這齣電影, 他最觸動基督徒的就是, 在信與不信的征戰, 上帝與魔鬼都是個 "靈", 欲成就神國或撒旦王國的基業, 都需透過 "人", 這種有形有靈的實體, 所以一個人的內心, 就是神與撒旦的最大戰場, 然而, 要靠人自己的力量戰勝撒旦是不可能的, 因為人天生的罪性, 使人一出生, 就非常容易落入撒旦的手中, 當心思意念有任何不正, 任何 不信(所謂不信, 包括懷疑上帝的力量, 甚至一點點懷疑上帝的存在), 撒旦就會入侵, 這種不信, 如同一個人有了傷口 (破口), 撒旦這強壯狡猾的細菌, 馬上由傷口入侵  

樂沁(lightpiece1116) 於 2011-02-26 16:32 回覆:
感謝您的批評與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