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北士林/走過世紀情牽兩岸-士林官邸
2013/09/05 20:21:20瀏覽392|回應1|推薦11

 

 

  士林官邸可說是大台北地區的城市花園,加上鄰近的園藝管理所,更增添些許花香綠意。以往造訪士林官邸其實是要圖個清幽,自從台灣開放大陸遊客觀光後,士林官邸搖身一變,成了著名景點之一,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遊客。說到底,其實還是因為兩岸的政治情勢始然,畢竟只聞其名不見其人的歷史人物究竟平常是怎麼生活的,總讓人相當好奇。

  根據資料,士林官邸前身為日據時代的「士林園藝試驗分所」,1950年成為蔣介石夫婦的官邸,一般人只能遠觀無法靠近,直到1996年才正式對外開放,不時會舉辦花卉展覽。

 

  才剛走近大門入口,就先見到民間團體的「招呼標語」,這或許是隨陸客觀光而起的後續效應吧,一些大陸遊客三三兩兩撐著傘閒坐在門口石椅上,對這些「招呼標語」想必也是習以為常了。今日天氣炎熱,只見遊客紛紛聚集在販賣冷飲冰品的商店找涼快。當然,名人座車前也是一堆遊客在議論紛紛,討論起這禮車的功能,也比較起和他們那兒的有何不同。我們繼續快步向前,只是來得不是時候,無法見到玫瑰園的花兒盛開,只有工人頂著烈日整理花圃,據說這兒的玫瑰品種有二百多種,花季一到想必非常壯觀。路旁一排可憐的白千層,老是有搞怪的遊客喜歡幫他們剝皮,還以為來到剝皮寮了;另一頭的大草坪築起了綠色愛心,成了遊客到此一遊的象徵,然而不論是紅色還是綠色,其實都代表著痴心與真心。凱歌堂則有凱旋之歌之意,果真脫離不了當年的抗戰意味,1950年興建的凱歌堂是蔣介石夫婦昔日作禮拜的地方,為一以紅磚砌牆的一層樓建築,裡頭的擺設十分典雅,目前屬於國定古蹟。

 

  漆上國防色的官邸正館則是兩層樓的洋式住宅,以往門禁森嚴沒有開放參觀,神祕的距離感讓我每次來都只能隔著鐵柵門想像裡頭的生活作息,現在則開放售票參觀,社會大眾與歷史名人的距離又近了一步。木棧道在生態園邊曲折迂迴,你知道嗎?這裡曾經是官邸的菜園、新鮮綠蔬的生產地呢。站遠點看,受保護的楓香老樹滿佈綠藤,好像在舞動枝幹,努力撐起巨大綠傘替大家遮陽。充滿巴洛克風格的西式庭園常有新人來此攝影取景,噴水池的噴泉總是興高采烈地為新人的甜蜜高低躍動著。中式庭園也不甘示弱,以逼真的假山、曲池和拱橋取勝。至於那座鮮紅色的中國式四角亭則是新蘭亭,大多作為花卉展覽的場地。烈日當空,只有露天音樂台和位在小山丘上的慈雲亭不受遊人青睞,因為任誰都不願意汗流浹背啊。

 

  幾位西裝筆挺、看似來台考察的人士匆匆走過那已卸下防衛任務的崗哨,兩岸人民的交流日漸頻繁,也越加熱絡,這其實也是好事,知己知彼,但不一定得百戰百勝,如果能藉此了解歷史,未來就更能夠充份對話,那麼開放觀光的目的就達到了,對吧。

 

本文已刊登在聯合新聞網旅遊休閒頻道玩家札記

 

士林官邸哪裡去:台北市福林路60

士林官邸網站

 

 

部落格

粉絲專頁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fetravelfun&aid=8347280

 回應文章

simm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2/01 15:10

 

我都是因為菊展才到官邸

這幾天才跟朋友討論,除了菊展~官邸平日也是一個值得走走看看的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