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桃園中壢/校園裡的老時光-日式宿舍&聖蹟亭
2013/07/21 10:31:32瀏覽394|回應1|推薦13

 

 

 


  徒步經過中壢熱鬧的新街媽祖廟,我突然停下腳步,倒不是要入內參拜,而是想到隔壁的新街國小好像有古蹟建築可看,只是一時沒有頭緒,原本打算直接衝進去找,又擔心這麼突然,校警不願放行。看看自己的衣著,還好,不像當街拐童的變態,好吧,就鼓起勇氣詢問去。幸好校警大叔人很好,熱心地告訴我們校園內的確有間近幾年才整修完成的日式宿舍,也指引了位置,還多奉送了在校門口的聖蹟亭的訊息。連聲道謝後,加快步伐往教室後方找去。

  從新街國小的網頁介紹可看到日式宿舍在整修前的原貌,其實和現在的樣子差不了多少,看得出當年整修時「復舊如舊」的誠意。根據資料記載,新街國小日式宿舍建於1934年,屬於教職員工宿舍,2005年進行修繕,2009年完工,是桃園縣第一棟座落於校園內之歷史建築,目前則作為展演及教學用途。門口掛上了「新街藝文館」的木製招牌,代表了新街地區濃厚的藝文氣息,只可惜需要事先申請才能入內參觀,但是透過緊閉的拉門玻璃也可以窺見裡頭的擺設;矮木桌、躺椅和一雙擺放整齊的拖鞋,也看得到內牆的編竹夾泥結構,就好像回到了當年的宿舍,一進門先來片涼爽的西瓜消暑,敞開衣裳和孩子在榻榻米上玩耍,仍然是那種懷舊的風味,很是適合緍紗取景。由一片一片向外交疊的雨淋板築成的外牆能防止雨水進入,基座下的通風口則能保持室內的乾燥,這可是先人適應環境的智慧。一旁的大榕樹替宿舍遮陽,坐在拉門前的外推廊座上,一面聽著炎炎夏日的蟬鳴交響曲,生態池裡的青蛙偶爾會出聲合音,一面享受輕柔的微風,小學生早已放學回家趕功課去,校園空蕩蕩一片,只有我們好整以暇地在這裡偷閒。

  想起好心的校警告訴我們的聖蹟亭,於是又快步走出校門。除非你喜歡邊走路邊左右張望,否則很難發現福德宮後方和天橋側有這麼一座聖蹟亭,難得可以見到如此大規模的聖蹟亭怎麼能走過路過又錯過?聖蹟亭又可稱為敬字亭、字紙亭、惜字爐,與一般廟宇的金爐作用不同,是先人為了表示敬天惜字而建,也希望藉此助長文風。這座聖蹟亭建於1875年,原本位於鄰近的新街溪畔,後遷移至現址,屬於國家三級古蹟,曾於日據時代重建,因此還帶點日本時代巴洛克裝飾的味道。正面有浮刻「聖蹟」二字,主要為紅磚結構,外身為洗石子,有稜有角的飛簷翹脊造型容易讓人誤會這是一座小廟。不僅如此,這座聖蹟亭講究到連爐口也與眾不同,一般金爐常見到方正的爐口,重實用而不求美觀,但這座聖蹟亭的爐口則是勳章形狀,呈橢圓形,上下也分別做了鳳鳥銜書與毛筆以及蝙蝠的泥塑裝飾,其實不難看出聖蹟亭在當時在地人民心中的重要程度。

  只是一個下午就與兩座古蹟相遇,感覺心裡的能量滿滿,以後行經中壢,別再說中壢只有烏煙瘴氣的工業區了,這裡也曾人文薈萃過,留下不少讓人緬懷的過去,沒來走走,怎能說你認識中壢呢?

 

部落格

 

粉絲專頁


本文已刊登在聯合新聞網旅遊休閒頻道玩家札記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fetravelfun&aid=7985503

 回應文章

Kitti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7/21 22:05
我的外婆家就在新街國小附近,小時候常常經過這個聖蹟亭,那時候覺得它很特別,但是不知道有什麼歷史,過了這麼多年看到你的報導它還安然存在,真是高興,好像看到老朋友一樣!不記得那日式校舍了,我的舅舅的母校。
生活旅行趣(lifetravelfun) 於 2013-07-24 09:33 回覆:

有空也可以回去看看那童年的回憶

它依然屹立不搖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