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頭城李榮春與馬丁的愛鄉情
2014/08/19 18:06:06瀏覽377|回應0|推薦4

 

馬丁本名黃興芳是頭城人,生於1962 年。李榮春生於 1914年,逝於1994年。

 

他們都是頭城人。

 

馬丁以前不見得認識李榮春,李榮春的年齡可以當他的祖父。然而李榮春一定不認識馬丁,雖然在李榮春去世時馬丁才二十二歲。

 

他們都走過和平老街,但馬丁沒住過和平老街。李榮春住過也描寫過和平老街。老街以前就叫老街,光復過後改名為和平街,叫和平街的老街大溪老街也是。

 

 右一為李榮春

 

李榮春的筆下和平老街有條小溪流經,他家過去可以到南面土地公廟,老街有兩座土地公廟,一為北土地公廟,二是南土地公廟,聽說是為了公平也是為風水聚財作用。

 

和平老街現在很寂靜,之前在整修時光是鋪設石頭地板就耗時一年多,那時我去時總覺砂土飛盪,原來是有用意的。

 

老街翻新後地上有顆貓眼石,晚上會閃閃發亮,很是華麗。

 

李榮春是頭城文學作家,以前默默無名直到他姪子李鏡明醫師為其四伯父出書,李榮春像歷史古物出土引起大家軒然注意。

 

這作家當年也和鍾肇政、鍾理和通信談論文學。鍾肇政如今還健在,年紀比李榮春要少十幾歲。

 

鍾肇政今年應是九十一歲而李榮春要是健在是一百零一歲,他們差十歲。

 

 

鍾理和是生於1915年,逝於 1960 年。鍾理和比李榮春小一歲,只是天妒英才,於1960年去世,享年才四十五歲。

 

以李榮春未婚又算長壽的生命,他的創作是很可觀的。

李鏡明醫師說,他自小就和四伯父一起睡,每天早晨四、五點,李榮春就起床寫作。每次寫完他好像吃了大力丸似的,精神都很好。有時覺得自己寫得很棒就會一直笑。

 

李榮春在當時沒有正式職業也沒有高學歷,在村莊常受人指指點點說他不務正業,但李榮春也不完全不去工作,他做過外澳發電廠工人、割過稻、修理腳踏車,他說過他只要一份不要用腦力的工作,只要簡單出力的就好,因為他要專心寫作。

 

為何不要結婚?他說不想拖累女生也不想因養兒育女照顧妻小沒有多餘時間寫作。

 

他是這樣一心一意專注寫作、全力以赴的寫作,在這樣的沉醉之下,他寫的作品孕育了豐富無比的感情。

 

馬丁學得是土木工程,現做的是動畫製作。近年畫起頭城家鄉,回憶童年時代的頭城。

 

老街和頭城的各個角落,喚醒堂、慶元宮、駐在所、老街車站、吉祥路、小學、大樹、火車都是馬丁的回憶。

馬丁於八月二日在宜蘭縣史館新書發表

 

當年的頭城樸實安靜也溫馨,十三行詩人康灩泉還和他對話過。如今盧家門前的水池乾涸,十三行也成光光客偶爾進去參觀的一處歷史建築。

 

 康保瑜所經營的和平街屋

 

老街也依樣安靜,只是潺潺小溪早已鋪蓋不見。那棵馬丁一直難以忘記的鳳凰樹也被砍伐,所有的有關大樹的蜻蜓的蒸汽火車的貯木池的駐在所的北門土地那棵老樹的記憶在馬丁的腦海裡一直是個記憶體,畫下來是整體記憶的表白,不畫只有自己內心知曉,畫出來是讓大家也能認識頭城過往的美麗。

 

兩位頭城人展示他們對家鄉的眷戀熱愛,我們的故鄉有多少角落?是你我難忘記的,來,想一想畫一畫也寫一寫吧。

 

 李鏡明醫師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ao9608&aid=1636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