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5北投月琴民謠祭
2015/10/04 19:40:40瀏覽366|回應0|推薦5

昨天參與了北投月琴民謠祭,這次是第五屆,一年比一年精彩熱鬧,導致節目成一個月的時間來完成。

我參加第二次時,一個晚上就看完所有的表演,如王天佑陳寶貴陳美珠姊妹與日本三昧琴彈奏一個晚上看盡。現在只能羨慕住在新北投的朋友可以慢慢欣賞。

昨天下午彩排,我兩點多到新北投先到圖書館,約五點到舞台草坪,正好遇到林生祥彩排。

這次還是請到客家胡琴高手也是國寶級的徐木珍老師,我在2001年時在峨眉陳永淘演唱會時就知道徐木珍老師的演奏很厲害。

只是他太謙虛了,昨晚的發言大可說客家話,不需遷就說台語。客家人有時也太卑微,說自己的母語躲躲藏藏。昨天我也淪陷這樣的龜毛,徐木珍老師是客家人的請舉手,黑暗中我沒舉手,害小孩說,為什麼沒舉手?

這次的扇子要捐錢才可以拿,我捐了500元。可以拿兩把扇子和一條方巾以及平安符。第二屆參加時每人都有一把扇子和一支小手電筒,不知經費短絀?還是邀請太多演奏家,酬勞支出較多。

一開場是高閑至老師演唱,拿著他自己彩繪的月琴連唱台語經典歌謠。老師的月琴是客家花布的牡丹花,深紅色很美麗。

我在許多年前去獅頭山走步道,正逢油桐花盛開,在歇心茶樓聽到播放的台灣民謠,問老闆可是誰唱的?一股寧靜的吟唱,娓娓聽來頗令人神往。

老闆說是高老師的音樂,當下我買了兩張CD。

一次要去礁溪吃武暖,上網查閱資料,背景的台語歌曲,唱來也是深情款款,唱的是走馬燈。後來也查出是高閑至老師唱的,高老師低調風格頗令人敬佩。

事實上陳明章老師也是低調熱心推廣台灣音樂,許景淳未唱先說故事,說起與陳明章年輕時一起做音樂的往事,說到和侯孝賢導演認識,戀戀風塵電影配樂就請陳明章製作。結果呢,在法國得到大獎。

事實上陳明章的音樂充滿他對土地的熱情,紀錄片無米樂的配樂也是出自陳明章的手。

昨晚陳明章穿著輕鬆,一件要變形的棉T和短褲就上台。大倫調侃他說,為大家介紹在新北投停車場收費的阿伯,惹來大家嘻笑不已。

陳明章喜歡自在,彈起月琴萬馬奔騰嚇死人的蜿蜒曲折又似月光下平靜又似千山迴轉,氣勢是爐火純青的熟練與豐沛有情,常聽完全身沸騰。

昨晚陳明章太晚登台,我沒聽到他澎湃的月琴演奏。陳明章很照顧盲人,之前捧紅王俊傑,昨天我算算眼睛不適的表演者有三位,一是李炳輝,二是楊秀卿,三是徐木珍,這些演奏家都是國寶級的音樂家。

我們的年輕人有多少人認識他們?

李炳輝唱乞丐調,歌聲哀戚,但昨晚他唱的不夠哀戚,因為現在過得很好。主持人大倫還擺個竹籃給大家放錢,唱完塞滿小竹籃,算是李炳輝先生的小費。

許景淳登場後一直在說他和陳明章年輕就認識的故事,只聽陳明章說,再講下去後面的就不用表演,直接下課。

許景淳唱一隻鳥兒哮啾啾,唱得很聲樂,婉轉好淒切。許景淳的聲樂功力挺強的,還有她兒子的月琴演奏以及歌聲也頗厲害。

金髮捲捲長長,一襲長衫是絞染的粉紅棉布,腳蹬銀色高跟鞋,實在看不出兒子已很大。

許景淳拿的那個鼓,一擊,聲音沉重也遼遠,好像置身在蒙古大草原喔。

主持人是大倫和momo兩人,說笑功夫不錯,反應敏捷,未來的大咖主持人。

表演的幾乎是國寶級的大師,主持人開玩笑說是獅子不是豹。王金川老先生86歲還自彈自唱,唸歌靠記憶力,似毫無誤。

後來98歲的楊秀卿上場,王金川為她拉胡琴。楊秀卿的唸歌更厲害。

他們下舞台是大陣仗,需要三四人協助下台。

林生祥是客家歌手,會邀請他是因為他的主樂器是月琴改製的,從第一屆開始他就來唱了。

去年他唱廣興小學校歌,全國小學校歌唯一是客語的,頗令人驕傲。

唱南風,麥寮的悲歌,六輕七輕的汙染。居民得肺癌肝癌比例很多。王永慶雖是富豪,汙染環境為富也不仁。

還有一首是不願意思是不甘心,也是為社會環保問題而作。

最後唱仙人遊庄,曲調很奔放,是精神異常朋友的側寫。以前我看過很多這種精神異常的人,只要有人家辦喪事,他們都會去幫忙,抬棺打雜一直在辦喪事的人家待著,為的只是一口飯溫飽而已。  

這首是和客家胡琴高手徐木珍先生搭配,徐木珍先生很客氣說,林生祥常去教他音樂,真是謙虛的老人。

昨晚我比較期待廖錦棟先生的表演,前年他和陳中申老師的演奏讓我印象深刻,台灣古調很優美,為何我們的音樂課老是在教西方音樂,台灣的南管北管也不來認識一下,真是很偏差的音樂課程。

廖老師住在101附近山上,每日與雲霧旭日夕陽相伴,不是製作洞簫就是與自然相處,吸收日月精華,這樣的性靈吹奏洞簫演唱古調自有清音與空靈的感受。

一開始帶著一位從美國來向他學習的GARRY一起演奏,GARRY吹的是尺八,聲音綿柔婉轉甚是好聽,唱了春天在叨位之後,換陳中申老師吹洞簫搭配,唱山櫻花,故鄉的田園在等我。聲音清亮,像走到如王維所寫的詩,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那種放下一切無所爭的遼遠,真是好音樂。

再次感嘆為何不讓學生認識台灣古調呢?古調實在是太動聽了,可以療癒人心啊。

國寶級的歌仔戲天后出場,那就是廖瓊枝。這位出生宜蘭的歌仔戲教母,是民間的楊麗花,沒人不知道楊麗花,但就是有人不知道廖瓊枝。

有時靠媒體認識藝術家可能會被壟斷,所以多閱讀和參加地方文藝節目才能多方打開見聞。

廖瓊枝身段依舊纖細,一身及地咖啡與白條紋交織的套裝可以做為她一人飾三角的陳三五娘的挪移與轉身的戲服。

彈奏月琴的是國立戲曲學院柯銘峰老師,之後柯老師也在廖瓊枝老師強力推薦肯定中演唱"我身騎白馬過三關~"

因太晚了,我的末班車會搭不到的,大 師級的王金櫻還沒唱,陳明章音調會翻山越嶺的澎湃演唱更沒辦法聽,十點的時針分針走在催促我的手錶上,站起身走出簇擁的座位區,如趕赴不及即將打回原形的灰姑娘般焦急。

深夜的捷運站旅客很多,台北站更是人山人海。23:05的電聯區間車竟一位難求都市人的假日竟然是這般的不分晝夜。

夜就是日,日就是夜,昨日的夜我領受到台灣民間最澎湃的音樂表演,代表的是祖先最古老的吟唱,思啊想起~古調再不唱,今人都不知。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ao9608&aid=32133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