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思想起--訪宜蘭碗盤館博物館
2013/12/09 19:59:12瀏覽917|回應0|推薦3

碗,我情有獨鍾。吃飯用美美的碗,飯吃得香,心情悠哉,氣氛也會美好。宜蘭碗盤博物館蒐集的碗盤,有一個特色,都是庶民碗盤,雖說有精製的,也是台灣在民國六十年代經濟起飛,,家家戶戶都用到的瓷碗瓷盤,那些瓷碗都有一個特色,畫的圖案已是幾朵小花,像牡丹一樣娉婷的花瓣,被畫在碗沿外,捧著吃飯,看著就賞心悅目。

 

小時候吃的碗粿也是用一種粗的青碗盛著,或是白色陶上畫上幾多青花的粗陶碗,別看這些粗碗比起現在的免洗碗不知優雅幾倍,好看幾倍。我想不通為何有人懶得洗碗,吃飯願意使用鮮紅的免洗塑膠碗吃飯,那很煞風景,即使炒得再好吃的飯菜魚肉被免洗碗一盛,好似穿了氣派西裝的男士腳上著著布鞋一樣不搭調。

 

一位美食家說,他曾被一位號稱饕家的醫師宴請,醫師款待的菜色非常高級,不管是料理和擺飾都是上乘之水準,只可惜,只可惜,醫師用的是免洗碗招待客人,真是萬事具備,東風不來,壞了整盤計畫。醫師的品味也在那餐飯中英明一世毀之於一餐。 

古人的生活品味不因生活水準不富而苟且碗盤,即使那年代他覺得草率簡陋,比起現代人為了省事用一些美奈皿和免洗碗保麗龍那算高雅有品味了。

在碗上畫花畫蝦畫金魚是台灣早年生活的寫照,窮人吃不起魚蝦,那就畫隻蝦,畫條魚,滿足眼睛的感官,進而讓生理也享用一下。

                         

           

古早年代的人就是如此的純真和樸實,有蝦有魚在那個物質缺乏的時代何等令人期盼啊。如今吃尾蝦吃條魚不困難,但要吃到新鮮要吃到無污染的又何其困難啊。試問要寧缺勿濫呢?還是要寧濫勿缺?這真是現在人生活的困境和不解之處。

去年六月開幕的碗盤博物館開得偏遠,位在員山鄉雷公埤邊。若不是喜愛古早碗盤,遊人不多。大門幽靜敞開著,進去一只巨大有蝦的盤子懸在牆上,左轉進去就是碗牆,有幅海報上面一位小男孩吃飯吃得很開心愉悅,以吃飽也未來揭開博物館民以食為天的器具展覽主旨。

木架上的粗碗有陶有瓷,花紋有花有葉也有紀念文字的,全部看去真是壯觀。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個碗也反應那年代的生活酸甜苦辣,甚至打破了,也有補碗的手工藝。在中國大陸早年補碗也是個職業呢。

我自己也有專屬的吃飯碗,之前有一個六角形的碗,一次不慎弄破,我將碗角補起收藏起來做為紀念。

在碗盤博物館都是以前的大盤子,小醬油碟,瓷湯匙,現在用瓷湯匙的家庭應該很少了,會用該是家中要請客,而請客會在家親自烹煮宴請的也已鳳毛麟角。

所有的碗盤中還看到湯品用的蒸盅,厚厚的蓋子,一蓋,裡面的酸菜肚片湯或白蘿蔔排骨湯或人參雞湯都裹緊得氣都跑不出去,燉出來的湯淳厚有味滋味無窮啊。

碗盤博物館場地雖然不是裝潢時尚典雅卻也純樸安靜,上到二樓還有紀念品販售,咖啡,薑茶,冰淇淋可以食用,後面還有古玩遊戲區,打彈珠,手搖撞球和套圈圈都是思想起的年代回憶。

不管你有無一起參與台灣從農村到工業再進到商業的時代,碗盤的材質和圖形就見證那過程和變化,免洗碗方便雖方便,但它留不下來,或許百年過去,這個資訊飛騰的時代展出的食具或許是不同紙製造型的碗盤,人類的遞嬗更加輕盈和薄弱了。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ao9608&aid=9818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