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九二一地震與校園重建
2009/08/30 18:33:14瀏覽1346|回應0|推薦1

(本文係為北京大學512川震重建研討會準備的報告)

台灣九二一地震與校園重建

 

一、     台灣921震後校園重建之模式

台灣地區於1999921凌晨14715秒,在北緯23.85度、東經120.82度,也就是在台灣南投縣集集鎮、日月潭西偏南方9.2公里處,震源深度8公里,發生芮氏規模達7.3大地震﹔台灣行政院主計處公佈死亡(含失蹤)人數為2378人,有40845棟房屋全倒、41373棟半倒。

災後重建分多個層面進行,大體可分為私領域與公領域兩大部份。私領域包括私有產業的重()建、都市(社區)更新等﹔公領域則包括了道路橋樑等基礎設施及學校、行政等公共設施之重()建。在公領域的重建內容中由於學校工程涉及重大的生命安全,因此受到特別的關注,教育部因而在921的重建過程中扮演了相當吃重的角色。

根據教育部統計,九二一及其後的一○二二(規模6.4)兩次大地震造成全國共有一、五四六所學校校舍受到輕重不一的損害。教育部於地震發生後,成立了危機處理小組及「災後重建工作小組」,動員部內資源,協調政府相關部門、民間單位,整合各級學校之人力、物力資源,全力支援受災學校辦理救災及重建工作。

由於災區幅員遼闊,橫跨多個行政區域﹔加以受災學校大小不同,重建資金來源不一,而民間出資者又各有不同意願之的參與方式,因此,整體校園重建的工作分成兩大類組進行﹕

1、          以政府經費投入重()建,共計約新台幣一三五億餘元,其中再分為--

(1).            委託專業營建管理(Profession Constructional Management)的方式,依區域分由兩大系統進行:

i                      由亞新工程顧問公司負責協助雲林縣以南校園重建,其中包括22所較大型學校重建(組別A)

ii                    由內政部營建署代辦苗栗縣、台中縣及南投縣41所較大型學校重建。(組別B)

(2).            較小型學校重建工程則由地方政府或學校自行辦理。(組別C)

2、          以民間(機構)經費認養或捐建(組別D)

組別D中包括慈濟功德會(49)、紅十字會(15)校、台塑集團(12)校、新光集團(12)校、及佛光山、TVBS企業等,共計認養()一五五校,經費超過台幣九十四億元。

兩大類組的重建模式各有不同的特色。民間經費認養或捐贈的部分,因不涉及「政府採購法」的約束,依各自的意願選擇重建的對象,並自行延聘建築師及自行委託營造廠完成一貫作業,腳步相當靈活,地震後一年內即有新學校陸續完成,譬如TVBS及台塑認養的學校。而民間機構中,慈濟功德會參與重建的學校最多,由於慈濟不論在指揮系統、設計形式、營建監控各方面都有健全的組織與明確而嚴格的標準,在總體校園重建的成績中,表現相當出色。

以政府經費重建的類別中,教育部扮演核心的地位。由於教育部必須面對在類型、大小、區域、需求各方面皆具有相當大差異的大量的重建案,因而決定採取專案管理方式進行,藉由專業工程單位代為處理

1、          建築師甄選,執行新校園規劃設計。

2、          審查設計書圖。

3、          依「政府採購法」辦理公開招標。

4、          工期及品質控制。

5、          驗收。

事實證明,教育部將繁瑣的行政工作系統性的由專業團體代理代管後,不僅提高了效率,縮短了重建流程及時程,更重要的是讓主管全國校園重建的教育部能有餘力從較高的角度審視重建的方向及品質。

在校園重建的推動過程中,除了學校(使用者)、教育部(行政主管)、民間機構 (社會力量)之外,另有一個居於樞紐地位的角色-----「災區重建委員會」﹔這個臨時編組的跨部會組織,以靈活的手法協助專業者突破了許多建築及行政法令的限制,在一團混亂的災區中迅速的替專業者清理出重建的道路,居功厥偉。

二、     新校園運動的發韌

1、             台灣校園的轉變

台灣的校園建築形式,在921之前,除了少數大專院校之外,一直是較為保守僵硬的。一方面是因為日本殖民時期、國民政府訓政時期、戒嚴時期等等外在環境氛圍下,「整齊單一」、「管理方便」成為最重要的設計原則﹔另方面,因為大多數學校興建於台灣光復後的窮苦年代,以滿足需求為最高目標,談不上型式與空間的內涵。於是乎「工」字形、「口」字型成為最常見的校園配置形式,而「火材盒」則成了台北都會到澎湖離島校園建築的共同形式;學校的大與小差別僅在於樓層數的高低。近幾年來,雖有宜蘭的社區化校園,表現了豐富多元的一面,但畢竟是少數特例。

隨者時代的演變與生活素質的不斷提昇,教育理念也漸漸產生革新。學校,已不再被視為單一的傳與受的場所,新的教育觀念,譬如協同教學、班群概念、師生關係、學校與社區關係等等,逐漸被探索與發展出來,傳統的校園環境已不足以支持新的教育理念及行為的呈現。

新校園的理念因而逐漸成型。

2、             校園重建的方向

921地震後,當許許多多的學校被夷為平地、當社會各界殷殷期盼幫災區重建新的校園當兒,作為統籌總體方向的教育部面臨的問題是﹕該給災區重建什麼樣的學校!?除了不會被震垮的標準之外,該賦予新的學校什麼樣的品質!?

以曾志朗、范巺綠為首的教育部,接受了夏鑄九、曾旭正、喻肇青等學界、教改團體(人本基金會)及建築實務界陳邁建築師等的建議,災區校園重建決定朝具有進步與改革意函的「新校園」的方向發展。因921而興起的一波「新校園運動」於焉開始。

所謂「新校園」目標與原則包括

(1).            確保安全、健康、舒適的無障礙環境。

(2).            落實高效能且符合機能的教學環境。

(3).            營建可供作社區終身學習及景觀地標之核心設施。

(4).            依據校園整體規劃原則,推動校園重建工作。

(5).            組成校園規劃重建小組,落實開放公共參與。

(6).            建立校園與學區、社區資源之整合與共享模式。

(7).            確保校園重建期間,學習與生活環境品質。

(8).            永續發展的綠色校園環境。

然而,徒具觀念不足以實踐。在推動以新校園為目標的重建工作之前,有幾件事是教育部必須先完成的﹕

(1).            建立透明公平的評選機制----不容否認的,台灣公共工程的建築師甄選,長期以來經常發生不公平不健康的作業方式,讓專業者卻步﹔許多有理想有能力的專業者對公共工程常是敬而遠之。

(2).            擬定真實明確的建築計劃書----沒有好的問題就難有精采的答案﹔因此,進入實質的建築設計之前,應先由使用單位擬定包括空間計劃、社區環境特質、及學校發展目標等的建築計劃。

(3).            提供具體可行的設計規範----新校園的抽象目標必須藉由三度空間的設計逐步落實﹔為了減少專也者摸索的時間及避免專業者不同角度的解讀,提供一套包含不同層級及尺度的設計準則是有必要的。

針對上述的問題,教育部一一作了努力

(1).            不顧既有「生態」的反彈,毅然自行組成「評選委員群」,委聘具有公信力的學者專家,為公正評選建築師把關,排除了過往由「地方勢利」控制評選結果的弊病。由於「評選委員群」事前公佈,設計團體從公佈的委員名單中感受到主辦單位想要辦好評選的心意,因而許多以往不參加公共工程競圖甄選的好手決定上陣,充實了重建的設計陣容。

(2).            由教育部及地方教育主辦單位協助各重建學校,依地域、社區人口、預估學生人數、學校發展終極規模等數據推導所需要之教學空間及行政空間之數量,完成建築計劃書。

(3).            由教育部委託「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編製了一套「地震受災國民中小學建築規劃設計規範」。為未來的設計工作定調。在這份規範中,對所謂「新校園」作了一番註解﹕

在九二一地震發生後,災區國民中小學校建築受創甚鉅,雖然受損的學校亟待復原,但重建工作者於此時刻同時也必須體會與瞭解,本次的學校重建工作,是一個歷史性的機會與挑戰性的任務,在思考重建、整建、修復學校校舍時,不必也不應再制式地去複製傳統學校建築形式,而應妥善把握此次契機,以前瞻性的眼光,來構思落實新教育理念下之新學習環境、新學校建築。換言之,諸如教育改革訴求中之人本教育、開放教育、小班小校、終身學習、校園開放、綠色學校等新的教育思潮及觀念,可在學校建築規劃設計時予以充分的考量。期盼以開放的規劃設計程序,結合社區總體營造之公共參與,引進新的電腦媒體教學設備,應用新的建材營建科技,來創造符合新世紀、新教育需求的新學校。

 

 


 

3、             校園重建啟動

20006月底,教育部公佈了A組的甄選辦法(B組另由專案管理亞新公司依傳統模式辦理甄選)。為了簡化作業程序及降低作業成本,教育部將第一波33個學校的重建工程,依地緣關係將較小的個案適度整併成六、七千萬規模的標案,分成24個設計案進行建築師甄選。這次的大規模甄選吸引了近百個國內的建築師事務所或設計團隊參與,最後選出了22個團隊執行這24個標案。

為了鼓勵參與,主辦單位刻意簡化程序及送件內容。教育部的甄選文件中,明白的宣示了三個主題:希望能對教育改革與校園空間有整體的想法、希望能對社區與生態的因素有所反應、希望能藉助參與式的設計方法完成規劃設計。參選的建築設計團隊只被要求表達對上述主題的看法,不僅不須提出精確的設計案,所提報的服務建議書甚至被要求在25頁的篇幅之內。這種做法與傳統的官腔官調的徵圖須知有很大的差別,這自然也吸引了原本對競圖不抱期望的一群人參與。

這批被甄選出來的團隊含括了北中南各地及老中青各代:像喻肇川、王立甫、李俊仁、林昭喜是資深建築師,而黃建興、胡炯輝 (十方) 、蔡元良 (境向) 、莊學能、呂欽文、周子艾、張清華 (九典) 、李綠枝/甘銘源 (大藏) 、劉木賢、、振東、楊書河及徐維志等是長期投入校園建築的建築師,龔書章 (原相) 、黃永健/徐岩奇、李謝嵐、蔣敬三、姜樂靜、龔瑞琦、黃志瑞則是年輕一輩的少壯派,陳永興(象集團) 、楊瑞禎/王維仁、王泰貴(森環)是國內外跨海合作團隊﹔至於林洲民則是從來不碰公共建築,是921的震撼及教育部的作為讓他毅然投入。

4、             設計過程

災區校園重建除了設計品質的要求外,時程是另一項挑戰。

所有設計團隊在2000817完成簽約。根據合約,設計團隊必須在14天內提出設計方案,28天內討論定案,並在定案後45天完成發包圖說(其中包括預算審查等)。這樣的時間表真讓每個人都嚇了一跳。事關災後重建與百年大業的校園重建案竟要在短短數週內設計完成,令自我期許甚高的建築師們感到相當不安!然而,教育部無奈的告訴大家:這是政策!因為國家領導人已答應災區盡快遷入新的校舍,校園重建的工作形同軍事任務!

儘管大家心裏充滿著無奈,也只好配合政策進行,時間的不足只能用加倍的努力彌補。從8月底到11月中交件的這一段時間中,分居南北的設計團隊,以災區為核心,頻繁的來回奔馳。以週為頻率,密集的進行與使用單位之設計討論﹔設計定案後立即進入請領建造與發包圖說的製作。住在宜蘭的黃建興幾乎以南投為家,事務所裏找不到人;在台南的黃永健與徐岩奇更常居基地,好像是在那裡待產;台北的林洲民則是三天兩頭就跳上計程車,不是回家,而是直奔南投信義鄉的山上。大家似乎忘了計較成本,彷彿在一種救贖心理的驅策下,完全的投入了。

由於基地狀況、法令規章、行政程序等等的外在因素,每個各案都遇到了一些問題。原本分散各地、不相熟識的設計團隊,這時組成了大家稱之為「新校園運動建築師合作社」的互助性組織,一方面作為傳達訊息的機制、另方面也作為交換經驗的諮詢中心。許多的個別問題經「合作社」傳播後都能獲得適時的回應,及時的解決了一些問題。

「合作社」發揮的最大工功能,其實是在設計團隊與行政單位的溝通方面。從設計時程的訂定、書圖審查流程的簡化、發包程序的規劃,都經由「合作社」代表所有設計團隊與教育部及營建署協商溝通,省卻了許多個別作業的時間與精力。

12月底,所有的設計案陸續修正完成,接著即進入了發包階段。

5、             發包與施工過程

台灣的工程招標作業長久以來是以「最低價決標」的方式進行。這樣的決標模式是只認數字,不認品牌,更不認品質。誰出的價錢最低,工程就屬誰。廉價競爭結果,工程品質無法預期,甚至造成劣幣逐良幣的情形,好的廠商陸續退場,公共工程陷入惡性競爭的戰場。

為了避免重蹈公共工程的覆轍,「合作社」大膽提出了「最有利標」的決標方式。所謂「最有利標」就是經過評選的過程選出優良廠商承攬工程。這樣的機制,價錢非決定因素(甚至是非考慮因素),過去的業績、口碑、品管能力,及對本案的了解程度作為決標的依據。透過公開而面對面的評選過程,廠商的優劣將無所遁形。在這樣的模式下,過去的表現越好,公司越上軌道,越有機會得標﹔簡言之是良性競爭的機制。

經過「合作社」政府部門的密切溝通,加上教育部的全力支持,終於獲准於921重建工程採取「最有利標」方式決標,這算得上是台灣公共工程的一大突破。執行的結果,雖因作業模式生疏導致部份評選技術上出現些許問題,但總的來說,不論廠商水平、營建成果都讓各級滿意﹔最重要的,重建最關心的時程控管上,也大都達到目標﹔發生工程爭議事件的比例也遠遠低於一般「最低價標」的工程。

20013月,所有的設計案都招標完成,災區校園重建進入了施工期。

511,所有的設計案在聯合辦公大樓舉辦展覽。先後到場參觀的來賓都以驚歎的口吻說出了同樣的話:「好漂亮!好特別!」、「原來學校可以蓋成這樣!」。當時的行政院長張俊雄院長一掃對災區校園重建遲緩的憂慮,以明朗的笑容嘉許與肯定所有設計案的成果。教育部曾部長的話算是道盡了整個設計過程的面貌﹕「進度或許稍有延遲,但這樣的成果是值得等待的!」。

2002年底,所有的重建工程陸續完成。所有的評語都非常類似:「好漂亮!」

有趣的事,那些原本自認為「幸運」只是半倒的學校,看到全倒的學校竟然有如此亮麗的新校舍,他們內心的「複雜」常形於言表。

6、             反省與回顧

校園重建,在整個921重建過程中,算得上是較具規模與成效的,因此也成為災區重建成果的指標性的一頁。數年過後,災區的重建學校仍然是來自台灣各地的民眾及教育/設計從業人員參訪的對象。

如果要探究921校園重建及因而興起的「新校園運動」成功的因素在那裡,筆者認為在於好的「行政當局」加「願景」加「執行能力」。如果沒有願景,好的事情根本無由發生;如果沒有執行能力,願景終究也只是空談。然而,也只有在好的「行政當局」接納各方好的構想之後擬定出好的執行策略,接著,好的設計團隊才會被選出,進而好的設計作品也才能被創造出來。

因此,「行政當局」及主其事者的思想是最最關鍵的。好的設計團隊,雖然決定了最後的成果,但只要「氣氛」對、「環境」良好,並不是那麼難找到。

參與921校園重建的朋友,不僅持續的關心校園設計的問題,也時時檢討自身在災區重建中的作品。這群建築師,在相隔5年後慎重的辦了一場「反省與對話---921震災『新校園運動』的回顧與前瞻研討會」。這場由「合作社」轉型成立的「建築改革合作社」主辦的研討會以兩天的時間邀集了原設計者、使用單位、及專家學者共同回顧與檢討,激情過後冷靜回顧得與失。所有的檢討文章,包括林憲德教授從綠建築的角度提出的嚴厲批評文章,集結出刊供各界參考。在心態上,大家都抱持者反省與進步的理念。

7、             921512---觀念先行,從長計議

四川地震發生後,台灣各界踴躍捐輸,展現了高度的民胞物與的情懷。但當救災的第一時間過了之後,什麼樣的行動是對災區居民最有效的援助,是值得離災區千里之外的台灣同胞思考的。

總的來說,重建涉及了地質評估、選址、歷史傳承、產業、社區營造、公共設施、建築設計、營造、權益分配等等複雜的內容﹔台灣數億的捐款在四川那麼遼闊的災區,能修幾條道路能搭幾個橋﹖大陸又是人才濟濟,還缺工程師建築師嗎﹖以台灣的能力,最能發揮長遠意義的恐怕是在於我們從921重建過程中所累積的經驗。

筆者與一群建築師們有幸參與921社區社區營造行動中校園重建工作。這數十位建築師們,本著人道的悲憫之情與專業的理想執著,從「安全」的基本目標出發,結合了新教育理念、社區參與、生態、地域性等觀念,醞釀出一波「新校園運動」。這群朋友,包括其他的專業者,都曾以不同的方式表達願意積極參與川震重建校園的意願。

如果我們對大陸當局有什麼建議,我們的建議會是﹕觀念先行,整體規劃。「重建」不同於「搶救」,「重建」也不應以恢復原狀為已足﹔藉者重建的機會,給災區一個新的生命和新的契機應是基本的目標之一。

 

呂欽文

建築師

921新校園建築師合作社召集人

建築改革社前實務組召集人

臺北市建築師公會法益研究委員會主委

美國U OF OREGON 建築碩士

呂欽文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uchinwen1234&aid=3272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