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勃固 Bago, Myanmar(Burma)
2011/07/30 23:56:45瀏覽1834|回應0|推薦14

那個清早我們從Nyaungshwe小鎮依舊搭乘了小卡計程車到小鎮Shwenyaung去,那是我們正式告別了湖區



小鎮Shwenyaung儘管小但是卻是通往其他城市的要站,我們買完車票之後便在路旁等候前往Bago的車班,古稱勃固的Bago在過去也曾為緬甸地方政權的首府,在紛亂的緬甸歷史裡,勃固或許不是最為重要的都城,論知名度它也不如瓦城或是仰光與蒲甘等地,但是它有它的詼諧,這是我對於它的深刻印象。



勃固這個稱呼也有被稱之為白古及罕礁瓦底的,若追溯它的歷史,則它是蒲甘王朝衰落之後由孟族(Mon)所建立的地方政權,其實說是地方政權也不是全然的正確,因為緬甸的政權要直到雍笈牙(貢榜)王朝期間才將整個緬甸統一,在那之前緬甸全境處於眾多王朝共治的局面,而且這所謂的眾多王朝還是眾多不同民族之間的征伐,這種混亂也造成了理解上的障礙。



簡單說來勃固政權的建立是由孟族首領Wareru(伐利流)1281年在Martaban(馬都八)建立的,到了1369年該政權遷都勃固,至此正式進入勃固的黃金年代,建立王朝的伐利流也在1298年向中國的元朝稱臣,不過在更早之前的573年,兩位來自於直通國的孟族王子便曾在勃固的土地上建立起王國。自從蒲甘王朝瓦解之後,緬甸的局勢大抵掌握在勃固與阿瓦兩大強權手上,且此兩個政權為了統一緬甸與經濟上的利益曾經彼此攻伐長達四十年,這便是緬甸歷史上著名的「四十年戰爭」,在四十年戰爭期間不論是阿瓦或是勃固王朝都損兵折將,雙方在戰爭期間也經歷了三位君主,可見頻仍的戰事對於這兩個敵對王朝有多麼大的損傷。



勃固王朝傳至女主Shin Sawbu(信修浮1394-1472)時國力大增,信修浮女王也是緬甸歷史上唯一一位稱帝的女王,他在位期間開啟了50年的和平繁華。信修浮女王的父親則是著名的羅娑陀利(Razadarit),他是勃固王朝的第九代君王,當他登基為王時年僅16歲,其在位期間(1383-1422)成功的將緬甸南方(也就是所謂的下緬Lower Burma)的孟族區域統一起來,並且在「四十年戰爭」中抵禦了來自於北方阿瓦政權的侵擾信修浮女王顯然繼承了父親的英明睿智,在他執政期間勃固與各國以航海交通,因此獲利無數,國中欣欣向榮且人民富有安康,這段史實也被當時的歐洲航海家記錄於航海日誌裡,不過當時的歐洲人將勃固稱之為Pegu。根據記載緬甸人以金箔貼在佛塔及佛像上的傳統起於信修浮女王,他在晚年時潛心向佛並搬到寺院旁居住,以緬甸紛亂的歷史而言,信修浮女王所領導的勃固王朝在當時的確是模範生,因此他的事蹟經常被後人傳唱,甚至當英國人佔領下緬甸時,孟族人竟認為當時的英女王維多莉亞是信修浮女王的翻版。勃固的歷史幾經更迭,它幾度成為王朝的首都,又幾度遭到劫掠,由於在古時它是個良港,因此在大航海時代,它的聲名遠播,但是之後因為伊洛瓦底江改道,勃固的土地遭到河道的侵襲,加上海港淤積嚴重,最後的勃固也只好從歷史舞台淡出。



我們去勃固的過程並不是太順利,約莫中午自小鎮Shwenyaung出發之後,車子一路往山下奔馳,那與上山時的窘況完全不能同日而語,不過卻也因為一路下山的猛勁加上車內的空調不是太正常,我竟然感到一陣的昏眩,途中停車吃晚飯的期間,一陣的天旋地轉,接著車子在夜色中往仰光方向前進,那一路上往來的車子不少,但是整條道路並無半點光線,莫說是路燈了,連路過的小村小鎮也都是漆黑一片,載貨的貨車、載人的客車川流不息地在那條道上往返,在漆黑的夜裡的緬甸鄉間竟也有一種道不出的安靜,這種安靜在車子發生故障之後更加明顯,約莫十點左右,車子突然熄火,所以乘客只好下車乘涼,那時我才發現道路上空的星空其實蠻美的,由於車子拋錨,在漆黑的夜裡,所有的旅客只好圍坐在路旁閒聊,至於司機與其助手則連忙的設法再將車子發動,只不過車子還是原地不動,曾有路過的貨車停車幫忙,但是始終不見成效,最後是同一家公司的客車趕來支援,又經過一番折騰之後,大約11點,車子才被真正的修好。



由於這段插曲,我們抵達勃固時已經是清晨,只是沒想到清晨的勃固鬧市依舊喧囂,我們背著行李正打算找住宿的地方,竟有一位操著國語與台語的當地車伕走向了我們,這倒是出乎意料之外,估計是因為大陸的商旅總有一些到緬甸洽公的,因此會說國語可能不太叫人意外,但是連台語都會講一點,這就稀奇了。



「請問你的台語在哪邊學的?」



「喔!我載過台灣人,所以也跟他們學了一點台語。」他竟用台語回答了我的問題。



「我也會講一點日語還有英語,明天我可以用我的三輪車載你們逛勃固,我全程可以用國語導覽。



就這樣,兵疲馬困的我們坐上了那位車伕的三輪車投宿到某家旅店,其實勃固的旅店並不多,只是在昏暗的凌晨,拖著沉重的步伐,也實在難有心慢慢的尋找。我們所投宿的那家旅店就在大路旁,設備很簡陋的旅店一樣有著停電的問題,我們在勃固小住時停電成了揮之不去的夢靨,因為勃固的停電週期大抵中在入夜之後,那時正好是我們回到旅店準備休息的當下,在濕熱的緬甸天氣中,沒有冷氣可是會讓人受不了的。



勃固一樣不是旅人的必停之處,理由在於它離仰光不算遠(兩地相隔約80),因此許多旅人從仰光租車而來一日遊之後便又回到仰光去,我們之所以在勃固小住是因為一來時間沒有那樣趕,主因在於那Mrauk-U古城之行我們已經取消了,因此約莫有一周多餘的時間在各地晃晃,而勃固儘管名氣沒有瓦城響亮,但是卻也有其可取之處,比如它的悠閒氣氛。



勃固一樣也有著逛不完的寺院與佛塔,例如Shwethalyaung寺,與其它地方雷同──你必須付費參觀且必須買票才能進行攝影,前者你很難避免,後者的話就是運氣問題,畢竟我在緬甸未曾付費攝影過,最有趣的是很多緬甸人也不認同這個規矩,因此這項規定多半流於形式。Shwethalyaung寺內有一座巨大的臥佛,我發現勃固地區的臥佛不少,而Shwethalyaung寺內的巨大臥佛被公認為緬甸境內最生活化的臥佛,因為當地人認為那座臥佛體現出佛陀輕鬆的一面,而大多數的臥佛所表現的是佛陀的「寂靜」,同時該座臥佛的傾斜角度並沒有一般臥佛來得平行,因此它雖然巨大,但是卻有著輕盈的外表。Shwethalyaung寺始建於公元994年,期間幾經重修,但是在1757年時勃固城被毀,Shwethalyaung寺一度被荒煙漫草所覆蓋,寺中的臥佛也因此失蹤,直到1880年代期間殖民緬甸的英帝國試著在該地挖掘適合鋪設鐵道的地基,施工的印度工人竟然就這樣又找到了失蹤的佛像,當時的緬甸被英帝國劃為印度的一省,不過重新將佛像復原的工程一直到1903年才算是真正的大功告成。我們在寺中轉悠時發現我們是當時的唯二外國人,如果我們刻意穿起了緬式的沙龍布衣裳,說不定真能瞞天過海的自由出入那些景點。



除了Shwethalyaung寺之外,Shwemawdaw寺在當地也享有盛名,它高達114公尺的佛塔是勃固之最,這114公尺的佛塔實際上經過好幾百年的演進,因為最初的佛塔僅有23公尺,而且那座佛塔的命運不太順利,許多地震皆將它震毀,它就是在不斷的震毀及重建中有了今天這樣的規模,比如說1930年的大地震幾乎將它完全摧毀,現存在塔邊的一塊巨石便是當時的遺跡,如今那塊巨石被巧妙的與現在的塔融合在一起。據說Shwemawdaw寺有1000年的歷史,佛陀的兩根頭髮藏於該寺的神龕中,公元9821492年分別有二顆佛牙被收於該寺。我們於某日的午後在那座寺院中閑晃,當時也有許多當地人家攜老扶幼地在寺中用餐,而已經差不多被艷陽曬昏的我們只能在屋簷下喘著氣。



又一日,我們去了舊皇宮KanbawzathadiKanbawzathadi的佔地呈正方形,其每邊的長度約為1.8公里,不過面積其實不算大的皇城竟有20座門,皇城約於1599年竣工,目前復原的部分約僅為當初規模的三分之一不到,目前看到的舊皇宮其實部份是重新打造與重組的,緬甸官方急欲將該座皇宮重新塑造成當年金碧輝煌的樣子,理由是當年的勃固王朝其實力雄霸東南亞,因此緬甸官方想藉由這座皇宮教育緬甸及外國人關於緬甸的昔日光輝,舊皇宮旁則是一座稍嫌簡陋的博物館,裡頭展示了許多古老的武器、佛像、陶瓷器等等。



我們在勃固小住時總是有著午後漸歇性的大雨發生,當地人早就習慣了,而我們則慢慢地也適應了,畢竟那是緬甸氣候的常態,某個午後我們坐著三輪摩托計程車到了勃固郊區去尋那Hintha Gon Paya寺院,那裡是勃固地區的高處,因此從那裡也可以見到勃固的風景,我們在雨中抵達了Hintha Gon Paya寺院,由於座落郊區,因此沿途的風景很有一番鄉野的景象,不過這似乎也是緬甸的正字標記之一,偶爾我也會分不清城市與鄉間的差別。根據傳說,Hintha Gon Paya寺院所座落的小山丘是從海中所升起的一塊土地,土地升起之後有隻神鳥於該地降落,因此寺院中有許多以鳥為圖騰的裝飾。那雨一直不斷的落下,規模不大,但也足以擾人,由於不趕時間,於是我們決定慢慢走回市區,我們沿著鄉間的土路一路看著當地的農人們在田間幹活,他們見到了我們也開心的揮手微笑,突然之間也有一種雞犬相聞的況味在雨中流淌著,那雨卻也下得剛好,雨中的霧氣漸漸地隆重,勃固城裡的大小塔尖瀰漫在霧氣裡,游移,彷彿勃固城未曾存在一般。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yuhung&aid=548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