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7/15 00:09:30瀏覽1618|回應1|推薦19 | |
澳洲葡萄酒的品牌眾多,其中的Jacob’s Creek算是享有高知名度者。那一早我們的首站就是芭羅薩谷地裡的Jacob’s Creek Visitor Centre,對於品酒者而言,那裡可能是神聖之地,畢竟芭羅薩不僅是南澳的釀酒重鎮,對於整個澳洲的釀酒業而言,芭羅薩也具有王者般的架勢 ─ 它是谷地中的谷地,丘陵裡的丘陵,而芭羅薩谷地裡的Jacob’s Creek以其高知名度,自然也就吸引了許多行家登門造訪。 Jacob’s Creek這個品牌的出現可以追溯至1840年代,John Jacob與William Jacob兄弟倆人在此地開墾並且建立他們自己的莊園,其後William Jacob將莊園命名為Jacob’s Creek,Jacob’s Creek的傳奇於焉誕生。Jacob’s Creek Visitor Centre位於一大片的葡萄園裡,葡萄園附近則有一些乳香樹環繞著,某些乳香樹的年代可以回溯至1840年代甚至更早之前。該中心從早上的10點營業到下午的5點,除了聖誕節及good Friday(復活節前的星期五)不營業之外,中心每天都對外開放,由於經營得宜加上周邊活動的設計很有趣,該中心也是南澳諸多旅遊競賽中的常勝軍。那一早我們就端著一杯紅酒靜靜地坐在中心的落地窗前,從那裡可以看見不遠處連綿的葡萄園,葡萄園以外是高度不高的丘陵,丘陵的上方是蔚藍的天。我總覺得南澳的天跟雪梨的不太一樣,至於到底哪裡不一樣,我一時之間也很難說清楚,大概就是南澳的天空似乎比較清淡,而新南威爾斯的天空好像就是一種很深很玄的藍色,不知道這跟距海的遠近是否有著直接的關係? Jacob’s Creek Visitor Centre內除了有當然的美酒品嚐之外還提供美食,例如美味的起司,似乎澳洲人很喜歡一邊喝酒一邊吃著起司,中心也提供許多付費的品酒活動及葡萄酒採製解說的課程,其中甚至還包含客製化的酒瓶標籤服務,換言之你可以擁有一瓶印上自己名字的酒,或是你可以將自己設計的圖案當作是酒瓶上的標籤,這又是澳洲人的創意,而且這個創意其實很管用,因為在澳洲的確有很多團體或是個人以這樣的方式得到了屬於自己的紀念酒。 我們當然「淺嚐」了不少的酒,畢竟我還得開車,這一大清早當然還是不宜喝太多,聽說匈牙利某個釀酒區的人們,一早上工之前總要喝上一杯烈酒,這風俗我可是一點也學不來的。淺酌了幾番之後,我們覺得比較次等的紅酒還要比冠軍酒好喝,這當中的糾葛,我自然也是說不清的,當年我們在四川旅行時也有類似的體驗,在山上的松潘古城,當地人以劣質茶葉所製成的「紅白茶」,我卻覺得味甘而醇,至於一斤上萬元的名貴茶葉,我也是品嘗過的,但是卻又覺得不如一斤三、五百元的茶葉好喝,至於到底是我的味蕾出了問題,還是茶葉價格出了問題?這個詭異的問題恐怕連我自己也搞不清楚了。 直至我發現可能喝太多時,我們才啟程前往Tanunda小鎮,那是芭羅薩谷地裡的主要市鎮,其地名源自於當地的原住民語,其意為「水洞」,可想而知的是當地應該有著充沛的水源,人口約莫3500人的Tanunda小鎮雖然不大,但是它卻掌握著谷地裡的酒業貿易,現今的Tanunda小鎮是由德國裔的普魯士人於1840年代所開墾的,而整個南澳的開發與德國人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因為在當時德國境內發生宗教迫害,部分遭到迫害的德國人選擇永遠離開自己的家鄉,他們冒險乘著帆船遠渡重洋地到達南澳,之後便在南澳阿德雷德附近的丘陵區開枝散葉,有些小鎮甚至全鎮都是德國人,例如阿德雷德近郊的Hahndorf便是一例,而且這類的族群遷徙次數不止一次,因此慢慢的遠在南半球的南澳成了許多德國人的第二家鄉,其後代目前已經繁衍至第四代甚至是第五代,我們在那個午後所偶遇的老者John就是德裔澳洲人。 澳洲實際上就是一個移民所建立的國家,當然,這裡的澳洲指的是白人所建立的澳洲,根據統計目前所謂「澳洲人」的組成包含100多個國家的移民,近期比較大宗的移民來自於印度與中國,早期澳洲有著強烈排他的白澳政策,因此只有白人才能移入澳洲,至於遠在1840年代,則澳洲還是大英帝國的一部份,當時遷入澳洲的族群大抵都是歐洲人(少部分來自於中國與其他國家),諸如Jacob這個姓氏據說就是來自於波蘭,且南澳的開發與東歐人及德國人直接相關,其中牽扯到當時歐洲大陸的宗教迫害,而遷居南澳的德國人與東歐人都是馬丁路德教派的信奉者,這個宗教影響至今仍在谷地發酵著,例如谷地裡的教堂多是路德派的教堂,谷地的居民所信奉的也是路德派的教義,甚至谷地裡的學校大多數也是路德派所建立的。 Outlook 我們一秉初衷的在谷地的小鎮裡閑晃著,東晃西晃之後竟然晃出了小鎮之外,後來瞥見了一座教堂就聳立在葡萄園裡,這才比較有目標的往那個方向前去,那教堂與葡萄園的風景堪稱是一種突破,不然樹林、莊園、葡萄園、小徑、小鎮似乎早將我們擲向不知所蹤的境界,我們在那座教堂周圍的葡萄園裡東看看西看看,總覺得有著教堂當背景,怎麼看都是一種美景。 教堂位於Light Pass小村,人口只有70多人的小村也有一座小巧的郵局,有趣的是村內的各戶人家在小巧的郵局前都有一個信箱,大概因為戶數不多的關係,所以每戶人家在郵局都有一個專屬的郵箱,如此也省去郵差投遞信件時的不便。目前在小村定居的居民泰半都是已經退休的老年人,且絕大多數都是當地土生土長的人士,小村不大但是卻有悠久的歷史底蘊,很多1860年代的老屋還在小村裡矗立著,其中一座於1846年竣工的學校也還完好無缺的見證著這160幾年來的風華,很難想像當初以克難建材建造而成的建築物如今依然安在,小村的人家由於都是上了年紀的人,因此家家戶戶都很用心經營自己的花園,John的花園也不例外,此外他的花園規模也叫我們吃驚,他的花園不僅大,而且花園中的草木看來都欣欣向榮,想來也是因為John照顧有加的緣故。 「我一輩子都在這個谷地,我在這裡出生、長大、結婚、生子,連我的老婆都是附近村莊的人,我們從小就認識!」John如是說。 我們是在閑晃的過程中與老者John偶遇的,他的家就在教堂的隔壁,他的葡萄園就在教堂之前,我們當時在那片葡萄園裡東晃西晃時,John正巧就在家門口澆花,我們很自然而然的攀談起來。兒孫成群的John有著硬朗的身體,如今他一個人住在老家,他指著牆上的照片告訴我們他的兒子們的成就,John的么子是一位直升機飛行員,每年的芭羅薩航空嘉年華都會在老家表演其飛行技藝,其他的兒女也都很有成就。John的好客剛好讓我們逃離了戶外的艷陽,我們在他的家中小憩,他則一邊喝茶與我們聊起了谷地裡的故事,身為德國人後裔的他也說起了谷地裡的德國村莊與小鎮。 「最早到此地進行開發的是德國人,谷地裡的英國人是跟著德國人之後來的,我的祖先也來自於德國,他們在德國原來從事銀器餐具的生產。」 「所以谷地裡的居民一開始也不是從事釀酒業的!是這樣嗎?」 「是啊!一開始這裡的居民多半從事果樹的栽種、畜牧業,後來發現此地的氣候很適合栽植葡萄,所以才改種葡萄。」 聊著聊著,John問我們到過山頂(Mengler Hill)了沒有? 「山頂?那是哪裡啊?」 John熱心的告訴我該在哪裡轉彎,又該在哪裡直走,我雖然聽得清楚,但是心中不免感到懷疑,因為附近的風景除了相像之外,連路都長得很像,我頻頻點頭稱是,但是實際上則一點也沒有把握。說著說著,John索性從口袋掏出車鑰匙, 「乾脆我帶你們去,我剛換新車,正缺兜風的理由!」 「這樣就太好了!」 於是我們坐上了John的Holden新車,Holden實際上是美國通用(GM)在澳洲所成立的汽車公司,儘管是美國車的系統,但是它的設計卻很有澳洲味,大多數的澳洲人也喜歡開Holden所生產的汽車,Holden因此可以說是澳洲汽車工業的代表。坐上了John的Holden新車之後,我們先是在平坦的谷地裡奔馳了一陣,然後逐漸往上盤旋,高度雖然不高,但是卻也有小天下的錯覺, 「你們知道嗎?澳洲籍的環法自由車大賽冠軍之前就是在這個坡道上練習的!我還跟他見過幾次面哩!」 「嗯!這坡度恐怕會很累人!」 「是啊!是鍛鍊體力及意志力的好所在」 環法自由車大賽(le Tour de France)是澳洲人的大事,比賽期間很多澳洲人會緊盯著電視轉播,其熱鬧程度一點也不輸給澳洲網球公開賽(Australian Open),其實澳洲人醉心於體育賽事並不足為奇,因為在澳洲不管是官方或是民間都非常重視體育教育,澳洲的孩子打從幼稚園起便幾乎天天都有體育活動,舉例而言,在澳洲幾乎沒有人不會游泳的,因為澳洲人對於游泳的訓練有一套很健全的制度,許多家長在小孩三四歲時便把孩子送至游泳訓練班學習游泳,且因為普遍,所以澳洲孩童學習游泳的價錢並不貴,這種對於運動的愛好也直接表現在奧運的獎牌數目之上 ─ 澳洲人在奧運的游泳項目裡是常勝軍。澳洲人非常「好動」,因此幾乎各種體育活動都有其支持者,規模較大的體育賽事還是全國性的活動,例如澳洲網球公開賽、墨爾本的年度賽馬比賽、F1賽車、足球賽、橄欖球賽等等,甚至還有澳洲人建議在墨爾本賽馬比賽時全國放假一天。 總之,我們在午後時分抵達了山頂,從那裡極目望去,看見的是整片平坦的芭羅薩谷地,谷地裡的葡萄園像是一行行文字整齊地排列,田畦之間有的是屋舍儼然,墨綠色的樹林也羅列在谷地裡,山頂的微風徐徐,比起平地裡的燥熱,那微風簡直就是造物主的恩賜,我們有幸搭了John的便車而一睹整個谷地的風景,要不然我們也可能只是在谷地的字裡行間裡東晃西晃不知所蹤。 芭羅薩之名起因於附近的芭羅薩山脈,而芭羅薩山脈的命名則成之於1837年的探險家Colonel William Light之手,Barossa這個字的來源其實是紀念英法之間的Barrosa戰役,在此戰役中英軍以寡擊眾地打敗了法軍,不過這個字卻在文件傳遞中出了差錯,後來就因此將錯就錯的沿襲下來。芭羅薩谷地的大小約莫是13公里長乘上 芭羅薩的葡萄酒節(Barossa Vintage Festival)每兩年舉辦一次,舉辦年度都是奇數年,其舉辦目的是為了慶祝該年的葡萄收成季節完成,時間大約是4月底或是5月初,活動期間則長達一週,葡萄酒節從1947年開始至今已經成為一項重要傳統,而且它還是澳洲境內最老的葡萄酒節,每當葡萄酒節舉辦時,很多國內外的酒商都會在當地蒐羅該年的好酒。芭羅薩葡萄酒的主力軍是由Shiraz(席拉)品種葡萄所釀製的葡萄酒,澳洲最負盛名的Penfolds Grange葡萄酒便是採Shiraz(席拉)品種所釀成,Shiraz(席拉)在法國則被稱之為Syrah,它是一種古老的葡萄品種,源於法國的它據說早在希臘亞歷山大大帝時期就被人們栽種,其特性是顏色深且偏酸,同時具有濃烈的香氣。可以想像的是當葡萄酒節開始之後,芭羅薩谷地絕對是處處都有酒香的天堂(至少對於貪杯者而言是這樣),有趣的是我在澳洲很少見到嗜喝葡萄酒的人喝醉,倒是經常見到牛飲啤酒的人搖搖晃晃地走在人行道上。芭羅薩葡萄酒節是國際釀酒界的大事,因此芭蘿薩葡萄酒節也演變成為一個綜合性的國際嘉年華,它不僅有著名聞遐邇的葡萄酒交易與比賽,它也有美食與音樂的襯托,芭羅薩不僅出產美酒,它的乾果類食品、肉類、乳酪甚至是啤酒也十分有名。 那個午後我們與John就在山頂上消磨了大半的時間,聊了許多天南地北的話題,之後回到他的家,又小坐了片刻,之後還在谷地裡轉悠,最後我們才又驅車前往下個目的地。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