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瓦城(Mandalay)
2011/07/20 14:35:15瀏覽3032|回應1|推薦13

 

在仰光小住的日子裡,每日早上都會與其他旅人於餐桌上相見,在緬甸投宿旅店時,其所付的價錢包含早餐,而且一般而言緬甸的早餐算是豐富的,之後我們甚至在仰光的某家旅店領教過所謂的「世界上最豐盛的早餐」。就這樣,我於餐桌上認識了幾位老外,例如一對情侶,女方是歸化為新加坡藉的廣東女孩,男方則是在新加坡工作的匈牙利男子,但是他們的緬甸之旅竟然是僅僅在仰光住上2天,這令我感到非常的訝異,例如一對瑞典姊弟,其弟在倫敦工作因此講得一口英式英語,他們侃侃而談地說著他們為期三週的緬甸之旅,還有一位印度裔的英國男子,他在南教授英語已經三年了,一位在美國工作的英國女子,有趣的是之後的我們竟然又在緬甸的不同地方重逢。

 

我們在仰光火車站附近的私人客運公司買下了兩張前往瓦城的票,一般旅人前往瓦城的方式大約也是選擇客運,因為航空的票價比客運貴上許多,而我們一點都不趕時間的,例如我們的朋友依汾便是利用航空從事她的緬甸之旅的,這等手筆便不是我們可以負擔。

 

一如我之前所講的,我們前往瓦城的計畫因為小高的重感冒而延宕了一天,之後我們才發現在緬甸染病是一件極為棘手的事情,原因在於緬甸被西方國家制裁,在禁運的影響之下,緬甸的醫療資源極度缺乏,旅人們在當地所能買到的藥品多半都是中國、越南或是印尼製造的次級品,而那些藥幾乎沒有什麼作用,因此前往緬甸旅行時,總要備妥許多藥物隨身攜帶,原先我們所攜帶的藥也算是足夠的,但是沒想到小高的重感冒來得太猛,於是幾天下來,藥也就全數殆盡了。

 

仰光的客運車站有兩處(說是客運站其實也很勉強,正確的說應該是有著一小棟建築物與周邊的大型停車場),但是這兩處全都離市區很遙遠,因此要到那兩處車站全都得坐計程車,其車資大約是5000緬甸幣起跳(一元美金約大約兌換1000緬甸幣Kyat),我們算是幸運地在那家客運公司搭上了貨車,司機豪爽地索價1000 Kyat,此外那位售票小姐其實幫了我們大忙。就這樣的,我們與一堆貨物還有一隻超大的泰迪熊布偶一起出發,那隻泰迪熊也是某位瓦城小女孩的禮物。

 

抵達客運車站之後,我們在那裡轉悠了一番,人群雜沓的車站總有許多新鮮的事情,例如頭頂著商品叫賣的少女,她們所販賣之物大抵上市是小說、報紙、小吃與一些雜物等等。沒多久之後我們便上了那輛在車身上有著日文橫濱某某株式會社字樣的巴士,上了車的我們也發現,緬甸與中國大陸或是寮國等國很類似──舉凡可以上車的人、牲畜、貨物都可能會上車,那輛車並沒有滿座,後座的位子幾乎被不同程度大小的包裹及箱子塞滿了。

 

那輛不算太簡陋的巴士一駛出車站之後便在路邊幾度停留,每次停留總有一些人等候在路旁,他們並非乘客而是負責搬運貨品的工人,其中有一回停留的時間特別久,我在座位上往下望,只見一群壯丁不斷的將裝在木箱中的蕃茄搬進巴士的行李箱內,出自於無聊,我開始數起那些箱子的數量,當我數到60時,我的心中不免感到疑惑,那箱子的重量可也不輕,從那些汗流浹背的壯丁,我便可以預估那些木箱到底有多麼重,有趣的是緬甸人很少用塑膠製品,連裝載蕃茄的箱子都使用木材,之後我們在茵萊湖區(Inle Lake)更看見成千上萬的木箱裝著蕃茄。為何是蕃茄?因為緬甸菜中使用蕃茄極為普遍,於是蕃茄也是緬甸農人的主要栽種作物,至於緬甸菜的滋味,我稍後也會提及。

 

車子一路駛向了瓦城,之前的走走停停也有一種東南亞的況味,那種走走停停我們可也不陌生,那天的夕陽美得動人,從車窗望去的緬甸田野似乎在燃燒,我之所以說「巴士不太簡陋」是因為那輛巴士其實也是日本的二手車,車上的冷氣算是強勁,巴士的引擎也非常老當益壯,這比起寮國的那輛韓國二手現代車要好太多了,如果讀者們想知道寮國的二手韓國現代有多破舊,請參閱拙作「泰國、寮國:質樸瑰麗的萬象之邦」,除了「巴士不太簡陋」之外,巴士上的娛樂節目也超乎我們的想像,因為司機所播放的竟是大陸的晚會節目,更有趣的是車上所播放的音樂竟然是莫文蔚所唱的歌曲──旋律是一樣的,只不過以緬甸語發音,至於歌詞內容我猜想應該差不多,此後在緬甸旅行時我們經常聽見那首莫文蔚的「他不愛我」,我們之後也發現緬甸似乎大量翻唱台灣的流行歌曲,那些歌的旋律耳熟能詳,但是搭配起緬甸語的樂曲總有一種很詭異的山寨氣氛。由於巴士的冷氣運轉地十分正常,入夜之後的我們甚至因為冷氣太強而必須穿上外套,而這也是在緬甸很容易染上感冒的主因──某些室內與室外的溫度相差太大。

 

巴士走走停停地穿越了許多鄉鎮,路上的風景於是便那樣的緬甸起來,佛塔與廟宇穿插在路途中,大大小小的佛塔與廟宇不斷地出現在地平線上,稻田、缺乏電力的小鎮、道旁的溝渠、田野間的老樹、腰間繫著長布的緬甸男女、孩子們充滿稚氣的微笑,入夜後的緬甸總有一種靜謐,漸漸地,我們所能聽到的只剩下車子的咆嘯聲,車窗外的聲音約莫也只響著蛙鳴與蟲叫。車上的乘客泰半都還是本地人,外國旅者似乎只有我們兩位,可能因為如此,所以車上的司機與他的助手特別的照顧我們,其實在緬甸旅行時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當地人對於外國人的友善,有些緬甸人甚至會與你侃侃而談的聊政治。

 

入夜之後,車上的乘客也都睡著了,但是我卻因為習慣的問題一直無法入睡,漸漸地我發現原來不怎麼樣的柏油路在經過某段之後竟然完全轉了個樣,接著,映入我的眼簾的竟是很具有國際水準的高速公路交流道,其寬敞的程度完全無法與仰光市內擁擠的街道同日而語,不僅如此,更叫人感到駭異的是距離高速公路約莫五公里左右的巨大佛塔,我十分確信那座佛塔比起仰光市內或是緬甸境內的任何一座佛塔都要來得巨大,因為它那巨大的身形在數公里之外便可以被望見,加上夜間的燈光投射,一座巨大的佛塔於焉光芒萬丈的矗然而立,當我還在納悶那荒郊野外何來如此進步的交流道系統與巨大的佛塔時,一幢幢嶄新而且乾淨整齊的豪宅竟又從眼前掠過,我才想起所經過之處便是緬甸的新都Pyinmana,眼前所見俱是緬甸軍政府傾全國之力打造的人工城市,換言之,那些豪宅全是民脂民膏所壘成的,即使那座佛塔也是如此,這本有許多吊詭之處,若說佛法廣被,緬甸軍政府裡的那些軍酋是否也雨露均霑?即使是殺人如麻的日本軍閥東條英機也自稱是佛教徒,或者是殘忍至極的德國納粹黨羽實際上也過聖誕節,那麼,所有人都害怕未知的事件,也就是如此,所以篤信小乘佛教的緬甸人不管是什麼階級不管是什麼身分都熱衷於廣建佛塔與大興法會,而且這種現象從古至今皆然。

 

瓦城簡史

 

隨著巴士的行駛,夜也漸漸地深沉,中途巴士於一處類似休息站的所在停下,之所以說類似是因為緬甸並沒有真正的休息站,所謂的休息站是路途上某個小鎮或是小村,小鎮或是小村裡有幾家經營飲食的小店,就這樣旅客可以在那裡填飽肚子,有些旅客也會在那裡盥洗,而司機也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

 

我不記得我真的睡著過,總之那一路的黑暗在接近瓦城時見到了些許的光亮,勤勞的緬甸人幾乎是黎明即起的,我在尚未黎明之前便見到許多緬甸人已經在從事勞動了,他們或者騎著單車或者步行在道上,緬甸總有著鄉間的氛圍,即使是城市裡也有那樣的調調。

 

終究我們在瓦城的客運站下了車,那個停車場一樣離市區有好一大段距離,於是你得坐上他們的計程車(那種計程車由日本馬自達小貨車改裝,可以算是當地的嘟嘟車)才能抵達市區,瓦城與仰光的車價大致上是接近的,而且那段計程車車資很難談價錢。坐上了可愛的計程車之後,我們於清早到了那條旅店集中的街道,住進了那對瑞典姊弟推荐的旅店,後來才發現許多外國旅人也都住在那裡,那家店的主人也是華裔,但是卻已經不太懂如何講華語了,倒是店裡的老婆婆還通曉華語。

 

華人之所以稱Mandalay(曼德勒)為瓦城據稱是因為著名的古都阿瓦(Ava也被稱之為Inwa)就在其附近,瓦城同時也是緬甸最後一個王朝雍笈牙王朝(Konbaung Dynasty1752-1885又被稱為貢榜王朝)的都城所在地,建城者將它視為整個宇宙的中心、黃金之城,也因為如此瓦城市內有一座完整的皇城,不過我倒認為所謂的宇宙的中心與黃金之城實在過於誇大,儘管那座皇城已經凋零破敗,且皇城的內部其實大部分已經被軍政府佔用為軍營,那個午後當我在皇城內悠遊時所見到的幾乎都是軍人,只不過那些軍人看來並沒有軍人的樣子,他們之間有很多其實已經是老弱卻仍舊掛著兵的階級,我們在緬甸旅行時總有很多機會看見軍人,不過令我感到好奇的是緬甸軍人似乎不受軍隊的節制,例如我總是在中午的路邊小吃攤看見身著軍裝的緬甸軍人旁若無人的吃著他們的午餐,感覺上緬甸軍人除了一身品質不好的粗布軍裝及大陸製的便宜膠鞋之外,他們與尋常老百姓並無什麼不同,說起來這可能也是緬甸的特色之一。

 

身為緬甸第二大城的瓦城比仰光要安靜許多,儘管它在1990年代之後開放與中國互市,現在的瓦城幾已成為中國商人貿易的轉運站,市區內的幾棟大樓也是由中國商人所投資的,街上也不乏中國商人的足跡,其實最早瓦城便是以華人眾多有名,華人中絕大多數都是雲南人,其中除了漢人之外實際上亦包含眾多的雲南少數民族如傣族(撣族)、苗族人民,因此瓦城也有華人將其喚為華城的,只不過華城這個稱號遠不及瓦城來得響亮。儘管瓦城也日漸的繁華,但是與仰光的雜沓相較,它仍舊保有一種安靜的調調,我總覺得這與它曾經為王城的歷史有關,位於伊洛瓦底江(Ayeyarwady或者Irrawaddy)江畔的瓦城在仰光以北的695公里之遙,因為它傍著曼德勒山,所以才被稱之為曼德勒,若與仰光相比,則瓦城少了許多汽機車的喧囂,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腳踏車與嘟嘟車,不過最有趣的莫過於它的老公車,仰光儘管也有那樣的老車,但是在數量上遠不如瓦城,我所說的老公車是1950-60年代的英國老巴士,那種老巴士深深吸引了我的目光,對於我而言那種老巴士最能體現瓦城的可愛之處,它讓時光一下子停在50年前,因為喜愛,我也曾經在瓦城搭上那種巴士在市區閑晃,緬甸的司機總愛在車前插上鮮花與樹葉,那多半都有避邪及招來好運的意味,我猜想瓦城應該是那些老巴士最後在地球表面賣命奔馳的所在,寮國與柬埔寨儘管也有一些老巴士,但是不管是在數量或是在形式上都遠遠不如緬甸,於是緬甸之於一個國家應該最符合「最古典的巴士國度」這個稱號,我也發現瓦城不僅是英式老巴士非常多,連美軍於二戰及越戰期間大量使用的Willys吉普車也很多,儘管該型車在越南及柬埔寨的數量也不少,但是單以一地而言,緬甸的瓦城無疑的是稱霸一方。

 

瓦城比仰光來得安靜,但是它的灰塵卻比仰光來得多,我猜想是因為瓦城比起仰光要乾爽,因此令人感到厭煩的濕熱在瓦城換成了稍許的乾涼,因此我在瓦城所遇見的旅人都偏愛瓦城勝過於仰光,再者,瓦城附近的確要比仰光多上了一些可去之處,諸如那些古老小鎮與小村都有著可愛的面龐。還有就是瓦城的河邊有著許多有趣的景象,那種風景有點像是柬埔寨的金邊,那等有趣風景可就不是仰光可以比擬。

 

安靜的瓦城經歷了許多潮來潮往,這又與它曾為王朝的都城有關,但是其實瓦城的歷史並不悠遠,它的皇城也不過是19世紀的產物,而且雍笈牙王朝的歷史也不長壽,儘管如此市內許多廟宇與修道院(Kyaung)是早於城市的,這是因為曼德勒區域自古以來便是緬甸諸多皇朝的立都之地,先後有四個王朝選擇在該區域立都,現今的瓦城是雍笈牙王朝的倒數第二位君王明東王(King Mindon)1857年始建,經過4年之後王城竣工,雍笈牙王朝正式在1861年遷都瓦城,而雍笈牙王朝原來的都城址在Amarapura,有趣的是瓦城的皇城其建材泰半取自Amarapura的舊皇城,明東王之後的Thibaw王沒有多久便因為無能而將江山奉送給了大英帝國,英國人正式併吞緬甸之後,末代皇帝與其惡名昭彰的王后旋即被放逐。

 

1947年緬甸脫離英國獨立之前的瓦城竟像是被遺棄一般,英國人對於瓦城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感情,就這樣,瓦城沉睡至1990年代直到通往中國的道路落成為止,中國商人也藉著陸路的開通大肆在緬甸採買紅寶石、玉與海洛因,這些貿易掌控在邊境的少數民族例如克欽族、佤族、傣族與華人手中,由於英國人對於瓦城採取消極的態度,於是這個末代王城一直沒有太大的改變,即使連人口都是以緩慢的姿態成長,近年則拜經濟成長及周邊貿易的擴張所致而突破了80萬大關。儘管瓦城比不上仰光盛大,但這也是其可愛之處,此外瓦城的道路呈棋盤式分佈,這比起仰光的混亂要有秩序多了,重點是瓦城的街道都以數字命名,例如35街、25街等等,對於外國旅者而言,這是很容易記住地理位置的方式,例如瓦城的商業區域集中在2684街,很多人喜歡把瓦城以東西及南北區分,例如瓦城東西走向的街道被稱為路(roads)而南北走向的街道則被稱之為街(streets),這種區分方式原自於歷史,東西走向稱為街的說法僅出現於40年代,而南北走向被稱為街則從60年代開始,不過不管是路或是街,當地人也都交雜使用,因此不管是街或是路其實都是通用的。瓦城的市中心也被稱為downtown,這顯然是殖民時代的殘留,市中心附近的2135808788街也成為全城最為熱鬧之處,而26街附近則有許多印度及尼泊爾人居住,我還在那裡遇見了巴基斯坦裔的計程車司機,他那吃著檳榔的血紅大嘴令我印象深刻,順便一提的是緬甸男人吃檳榔的習俗非常普遍,不過,他們到處吐檳榔渣的習慣也很普遍。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yuhung&aid=5447242

 回應文章


关于瓦城住宿。
2012/07/21 14:38

我将在下星期去缅甸,想请问关于瓦城的住宿资料。

可否给我旅店名称和资料。

im.sweetheartyi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