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切都得從根本做起,向李家同校長致敬
2007/05/02 18:24:13瀏覽2095|回應11|推薦75

李家同看教育、看窮人、再看自己 「把窮小孩都抓來念書補習!」(上)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65361

李家同看教育、看窮人、再看自己 「把窮小孩都抓來念書補習!」(下))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65471

時和寫關於教育的文章超過二十篇,但是從第二篇開始,時和就發現『台灣的教育小學就出了問題』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leepe&f_ART_ID=203991

假如學生在小學時就已經跟不上進度,到國中時就更糟,在班上可能是鴨子聽雷,效果絕對不好。時和的第三篇教育的文章『政府應該編列預算,強制要求後段班同學參加由政府補助的課後輔導』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leepe&f_ART_ID=204686 ,就是在呼籲:絕對應該要花更多的教育經費在小學,幫助班後段的學生加強課業輔導。

針對已經上國中然而對課業仍然無興趣者,時和認為政府仍然應該要替這群學子找出路,幫他們能有自信及有尊嚴的走入社會,見時和第四篇教育的文章『政府應該要重視後段班同學及職業教育』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leepe&f_ART_ID=208306

非常高興看到李家同校長一直默默的為弱勢學子服務,推動各界人士提供各種課後輔導,直接讓弱勢學子能跟上學校的進度。

在此向李家同校長致上最高的敬意。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pe&aid=934012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Robert TCW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非常贊同
2007/08/17 14:25
這篇PO文所有文章都切中目前教育的核心問題,筆者深感贊同!
時和(leepe) 於 2007-08-17 15:26 回覆:
謝謝 Robert 的支持。

教改最大的錯誤是將國小的國語文上課時數減少,造成弱勢家庭的學生更沒有能力自修。

後來的建構式數學造成現在的國一到高三學子的數學基礎普遍變差。
曾經有一段時間高中聯考不考作文,也造成目前高中生及大學生的構思能力變差。

Robert 的文章──不願面對的真相,也說出了對教育關懷的有志之士之心聲。

可是扁政府也真厲害,未來開放無限制的申請入學,美其名是人人可以唸大學,事實上也只是將台灣冠上野雞大學聚集中心的爛名。最可惡的是:對學子而言,錢花下去了、時間浪費了、卻一事無成,假如到25 或 26 歲還找不著工作,那對學子來說,真是太悲慘了。

辣媽 愛妮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李家同校長
2007/07/24 22:07
無論旁人怎麼說.我一直最尊敬李家同校長.應該讓他來當教育部長.
時和(leepe) 於 2007-07-25 00:11 回覆:

非常贊成李家同校長的理念。李家同校長文章的字裡行間都教導學子,品德最重要,要避免涉入不良的場所。他的理念是不放棄任何一位學子,即使這位學子是去當學徒,也要兢兢業業,不要學壞。

李家同校長本身治學嚴謹,著作等身,然而他更在乎提升後段班學子的程度。時和也贊成李家同校長能為教育界掌舵。


*菜菜子*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
2007/07/22 16:40

李校長的確是個讓人肅然起敬的人

台灣再多一點這樣的人

就有希望

因為希望就在孩子身上^^


http://yes7asia.pixnet.net/blog
時和(leepe) 於 2007-07-23 17:29 回覆:
菜菜子所言甚是。國內中前段班的學生,他們未來就學與就業基本上都是得天獨厚,一定會順利的。但是後段班的同學碰到的挫折可能更多,政府應該要好好拉拔這批後段班的同學,至少要讓他們進入技職體系,動手做,學到一技之長,未來也能有尊嚴的立足於社會。
時和(leepe) 於 2007-07-25 00:27 回覆:

非常贊成菜菜子所言:希望就在孩子身上。

李家同校長一直推動幫助弱勢的學子加強課業,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則。他是時和的標竿。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廢登記分發? 李家同:不如恢復聯考 (轉貼)
2007/06/25 00:49

廢登記分發? 李家同:不如恢復聯考
 
【聯合報╱記者楊惠琪/台北報導】 2007.06.24 03:20 am
 
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昨天痛批教育部政策朝令夕改,廢除國中基測登記分發是迎合優勢家庭,拉大城鄉差距,還不如恢復聯考。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昨天舉行畢業典禮,李家同應邀致詞,對當前的教育政策有感而發指出,教育部因為學者的一篇研究報告,視為很嚴重的事情,不但政策禁不起挑戰,甚至有官員表示將廢止登記分發的機制。

他痛批教育部的決定倉促,重大政策沒有三思而後行,未考量諸多的後遺症,如果教育部一意孤行,將激化社會的不滿情緒,絕對會出大問題。

他說,現在的主流價值,只關心那位學生在基測考了最高分,那些明星學校要多少分才能考進去,卻忽略偏遠地區孩童可能連分數的計算都不會。

他認為,教育政策應以縮短城鄉差距為前提,提升程度落後的學生,而不是硬把鄉下小孩送進建中,就算教改成功。

針對教育部對高中職入學要採計在校成績,李家同說,不但對學校行政人員帶來極大困擾,還要思考都市和偏遠地區學校那個第一名的程度比較好?同樣是全校第一名,但鄉下學校第一名程度可能只有都市學校的十五名。

李家同說,與其廢除登記分發,倒不如恢復聯招制度,既然以前的聯招弊病現在也都有,走回頭路至少公平性不會受質疑。

李家同也痛批現行教育政策,都是由優勢學生家長所操控,他有感而發勉勵即將為人師的北市教大畢業生「以天下弱勢的小孩為教之是一樂也」,也提醒中央,弱勢孩子也是中華民國的公民,他們的好壞,也攸關國家的競爭力。 【2007/06/24 聯合報】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三分鐘填英文 趴睡等鈴響 (轉貼)
2007/05/28 12:46
考場顯影》三分鐘填英文 趴睡等鈴響
【聯合報/郭春松/教(南縣白河)】2007.05.28 03:46 am

當新聞不斷報導「英語好簡單,檢查五遍還有很多時間」的同時,或許大家都忽略了另一群學了三年的英語,但卻在翻開題本時發呆的考生,明明廿六個英文字母都認識,但在排列組合後卻變得十分陌生。因此,只能選擇以老師考前教導的「飆題策略」,不是採取B計畫就是C計畫。

他們三分鐘不到,就焦躁地抬頭望著監考老師,渴盼鈴響後三十分鐘的到來,對他們而言,這鈴響後三十分鐘的到來是一種解脫,但對一個教育工作者而言,這是何等的諷刺和沉痛。

昔日官員對於九年一貫強調生活化、能力帶著走的宣誓猶言在耳,如果讓他們來南部考區當英語科監試委員,他們的臉色肯定鐵青,他們的頭一定搖晃得比吃了搖頭丸還厲害,甚至會低著頭不住地嘆氣,到底怎麼了?

此外,當一個四十二人的試場,其中固定有七個考生連題本都不翻,就在答案卡上塗上自己喜歡的ABCD,然後趴在桌上,甚至睡了過去,最後被鈴響後三十分鐘的那陣騷動驚醒,揉著惺忪睡眼,舉手表示要交卷。

我想,這樣的境況已經不只是能力問題了,而是態度和觀念上的偏差。或許他們的人生戰場不在此處,但試想,一個對己身所遇之事不敬、一副毫不在乎模樣的人,如何讓我們相信他們的未來是有希望的?【2007/05/28 聯合報】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時季常博士講到了重點
2007/05/09 10:21

>>很多家長不是不關心小孩,而是他們本身沒有能力去幫助小孩。

家長都關心小孩,家長都希望小孩十五歲以前能盡量學習。但是有些家長沒有時間教小孩,有些家長沒有能力教小孩。所以更需要政府以及社會公益團體出面幫助輔導這些小孩。

時季常博士講到了重點,不能把教育的責任完全推給家庭。〝No child left behind〞的口號必須起而行,國人必須盡最大的力量將教育搞好。教育是國家生存的唯一機會。今天的新聞:全球競爭力排名,大陸超越台灣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3837380.shtml

教育當局必須注意這警訊。



時季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誰的家願意給你管呢?
2007/05/09 04:21

美國進行教育改革已經超過半世紀了,屢改屢敗,屢敗屢改,依然少有改善。近十餘年來,最風行的策略之一是「增加家長的參與」。這股風潮也到了台灣來,幾年前,北一女中遴選校長,聽說現任校長就是以家長參與的主張,獲得遴選委員的青睬。

美國為什麼會強調「增加家長的參與」?因為教育學術界發現,在校成績好的小孩,家長對教育也比較重視,參與的也較多。其實這是普通常識,你根本不需要什麼教育研究來證明這件事。但是,美國搞「增加家長的參與」已經至少做了十年了,從各種科學指標來看,美國教育仍然沒有起色。為什麼?

為什麼?誰的家願意給你管呢?你又有多少資源去管人家的家呢?我們當然希望家長多關心子女,多放些心在小孩的教育上。但是,聽不聽,願不願這麼做,那還是家長的事,你沒有權利干涉,也沒有精力和力量去干涉。更何況,很多家長不是不關心小孩,而是他們本身沒有能力去幫助小孩。因此,這種教育改革的主張,是註定失敗的!

最當初之所以會有學校,就是因為家庭教育靠不住;今天學校繼續存在,就是因為學校教育有能力以更有效果和效率的方法做到庭教育所做不到的事。

如果學校教育的效果竟然輸給家庭,那有兩個可能,一是學校太差,二是家長太強。我們講教育改革的,不能把希望放在家長上面,因為家長是靠不住的。如果家長靠得住,那麼我們不需要學校。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贊成低音大提琴要從正常的家庭做起
2007/05/08 03:39

推動〝要從正常的家庭做起〞應該是刻不容緩。

執行起來卻也不容易,家長的就業能否和家庭在一起?就是問題?單親照顧、隔代教養、外籍媽媽,很多家庭遭遇到的情況值得去關懷

在時和文章『政府應該關心「班後段」及「後段班」刻不容緩』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leepe&f_ART_ID=588721 提及:全二年級有200位(超過百分之四十)的同學六科平均成績不及格;全二年級有300位(超過百分之六十)的同學數學成績不及格。

這些同學應該都要關懷到。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語教政策錯誤 學生備多力分 (轉貼)
2007/05/06 13:39

 語教政策錯誤 學生備多力分

【聯合報/記者李名揚/台北報導】 2007.05.06 03:13 am
 
 
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昨天發表聲明指出,台灣國語文教育問題源自錯誤政策,從最初的母語教學、英語提前教學到多元國語,使學生「備多力分」,造成課程簡化、基礎弱化、思考窄化。

語教協會理事長余光中表示,台灣是保存中華文化最完整、豐富的地方,但因上位者意識形態作祟、教育主管當局目光狹隘,將使台灣的優勢一去不返;文化繼承是基本人權,執政者無權替下一代拋棄繼承。

語教協會指出,國語文學習是一切課程學習的根本,時數卻被壓縮;中小學國語文基礎不扎實,中高階語文學習無法順利進行,學生程度必然日益低落。

語教協會要求教育部認清「國語文能力是一切共同學習的基本工具」,他們主張高中國文教學應包含歷代重要文學典籍的文藝美學教育,以及中華文化思想典籍的國學基礎教育。

【2007/05/06 聯合報】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薇霓
2007/05/06 13:32

謝謝薇霓,希望大家告訴大家。

國家的教育政策攸關於國家的未來發展,人民就業愈穩定,社會也愈安全。相信所有愛台灣的人都希望我們的學子們在畢業時都能找到適當的工作。

台灣的教育政策錯得離譜,小學的課程安排不當,完全忽視國語、英文、及數學為學科的核心課程,音樂、美術、勞作、及體育為術科的核心課程的重要性。卻搞出一堆沒有急迫性的課程,讓小學生忙得團團轉,事倍功半,程度卻無法與國中的基礎銜接。很多小學畢業生無法跨越國小和國中間程度的落差,落入後段班而自暴自棄。

國中、小學的課程應該要以核心課程為主,審慎安排課程,編列課後輔導經費,讓國中、小學的學生、學得更紮實。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