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2/24 02:45:15瀏覽2959|回應12|推薦77 | |
引用文章台灣教育的癥結 聯合報新聞:http://udn.com/NEWS/NATIONAL/BR/EAKINGNEWS1/4745039.shtml 今年大學學測,英文作文首次以單張圖看圖寫作,最高分19.5分,沒人達滿分20分,抱蛋人數則高達2萬2462人,比去年多6000多人。 聯合報民意論壇:英文作文 兩萬多顆蛋的背後 (李家同教授) 學測放榜了,有二萬多位考生的英文作文零分,這是可以預料到的,因為我一直知道我們的學生中間,有相當多的學生英文和數學都很差。遺憾的是,這麼多年來,政府始終拿不出解決的辦法。 國博士生 英文仍有問題 個人如果英文不好,可能吃虧一輩子。首先,他可能無法念大學的英文教科書,既使看懂了英文書,也會因為寫不出好的英文論文而不能有所表現。有時,我看到我國博士生英文仍然有問題,實在非常代他著急。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178916 ---------------------- 由上面的新聞,應該可以判斷出:假如大學生英文的基礎不好,恐怕真的無法完全了解原文教科書的實際情形。因此,我們要追根究底探討的是:大學生在大學內有沒有真正的學到東西?假如沒有學到東西?那問題出在哪裡? 很明顯的是英文的根基不夠好!台灣大學生的英文基礎不好,無法完全吸收原文書的知識,造成上大學後無法與外國學生繼續在更高深的學業領域競爭。那往回推,為何不在高中、國中、或是小學時就開始加強呢? 未來學生的出路在哪裡呢?看起來要嘛走國際路線,那英文或是其他的外國語言就是必備的基礎。要嘛在華文地區闖天下,那中文的底子對未來的文學、表演藝術、市場、傳播、廣告、行銷、或是創意等,中文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礎。 怎麼看來,國文、英文、和數學都是學科的核心課程,一定要優先學好他們。同樣的,音樂、美勞、和體育是術科的核心課程,是要求動手實作的基礎。 教改以來,國小及國中的課程被有心的政客給誤導。可憐的是學生,一大堆不必要的課,排擠了核心課程,卻也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負擔,讓學生的書包變重,必須靠補習才能跟上進度。又由於過多的科目,為了準備功課,必然會佔用到休息時間,迫使學生犧牲了睡眠,加深得近視的機率。被整得半死,卻沒有學好真正在大學時最需要的英文。結果是無法吸收原文教科書上的知識,白白浪費了大學的寶貴青春,這就是最可惜的。 ---------------------- 時和 非常的贊同李家同校長所提出的:小學教育是所有學問的基礎。 時和 的三個小孩唸的都是台北市的公立國小、國中、及高中,時和 小孩國中全一、二年級學生的課業都有接近半數的同學跟不上進度。在國中二年級時,主要學業成績有六科:國文、英文、數學、理化、歷史、和地理。從成績列表單上可以看出:全二年級有百分之四十的同學六科平均成績不及格;全二年級有超過百分之六十的同學數學成績不及格。 這些跟不上進度的學生在正常的上課中很可能是完全聽不懂的,李遠哲在去年9月23日說:上課聽不懂枯坐 是種暴力;時和 認為學生的基礎沒打好,讀起書來是事倍功半。 時和 認為台灣小學的教育從根本就不良。 教改以來,民進黨政府刻意的實行去中國化,除了減少國語上課時間外,更在各年級增加了不急迫的課程,美其名是多元學習、八大領域面面顧到,實際上卻將課程切割得支離破碎,小孩儘學些膚淺的皮毛,對於未來求學的基本能力如國文、英文、和數學卻沒有重視。結果,閱讀的能力沒有培養好、語文的能力沒有培養好、數學分析的能力也沒有培養好,未來學子想要繼續就學深造時,自然是事倍功半了。 台灣小學教育的問題在基礎不紮實,科目太多,但是膚淺。最重要的學科應該是國文、英文、和數學;最重要的術科應該是音樂、美術勞作、和體育。 小學生的體育也變差了,音樂和美術的教材編在一起,取名為人文藝術,結果是沒有人會教。事實上,音樂和美術是不同的領域,有多少老師能同時跨越不同的領域?哪可能既懂音樂又懂美術?真的把小孩的天份都給糟蹋了。連帶的讓人文藝術課本變得太雜而沒有收藏價值。 ------------------------------ 亡羊補牢,時和 認為整個教育界應該更關懷後半段50%的學生,台灣的教育很明顯的出現了盲點,這些後半段的學生,他們的學科不如人,他們或許被放錯了位置,他們的未來應該要找到真正正確的出路。比如說,政府編列預算讓他們參加課後輔導班,讓他們有機會能跟上學業的進度。 另外就是鼓勵技職教育,讓喜歡動手做卻對讀書不開竅的學生能有另外一種選擇。政府尤其應該宣導各行各業行行出狀元的實際典範,職業無貴賤,要勇於動手做,改變社會觀念,一技之長勝過萬貫家財。 . 後記:這篇文章緣起於與網友傻傻、雪人娘、植物仁兄、與 Chihchepedia 等討論到相關的議題。時和 比較不在意到底是否要上明星學校;時和 在意的是,要真正的學到東西,不要浪費了青春。 網友傻傻在其訪客留言簿 2009/2/10 也中肯的指出,台灣除了通識的大學教育外,也要重視傳統實用的技職教育。為了讓文章完整,茲節錄部分如后: 我始終記得一年半前,anybody引我去看了您的「技職教育的沒落影響就業」一文,之後心生感慨因而寫了一篇「象牙塔裡的決策影響了什麼」的文章,我認同您提到的--因為技職教育的沒落,確實對社會基層從業人力的投入及產出造成衝擊。 我們的升學制度裡,大學錄取率近百分百,造就了很多大學生,但也加速了學歷的貶值,技職教育因升學掛帥而沒落,就業市場充滿高不成低不救的媒合。 且看您當初的論點,對照這一年半來,世界景氣迅速蕭條,高科技業受的衝擊最大,各科技園區越來越多的高學歷無薪假人員,因而牽連到最明顯的便是房屋市場、股市金融保險等,當初信用的擴張,如今無力償付,也連動使得景氣更加速崩盤.....。 但我常和廠商聯繫,他們大多是中小的傳統產業,更多的是黑手起家的人,卻發覺他們反而充滿了韌性,正因為有一技之長在身。現在因為這樣的景氣,他們也紛紛召回高學歷在外就業的子女,回家接手自家企業,雖然形同轉業,學習起來加倍辛苦,但都說反而實在。 而這些人比較幸運的是因為他們有家底。我想到你說的後半段50%學生,其實並沒這麼幸運,他們都是中下階層務實的人民子女,沒有好的家世背景,也沒能力負擔補習,卻又被逼不得不參與學歷競爭,如果像您說的,行行出狀元的觀念宣導得當,不盲目拼學歷,政府能正面肯定技職證照和它能給予的保障,那麼我們的下一代想必有更好的人生。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