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3/18 18:29:37瀏覽1653|回應4|推薦22 | |
各家長對小孩學業的要求是不同的,這是今日國內對教改紛爭的源頭。 有些家庭環境不錯,小孩用不著太拚命;有些小孩學習能力尚未開竅,無法跟上進度;有些小孩興趣不在唸書;當然也有些家庭及小孩只能靠努力用功唸書才可能在未來有機會改善生活。 這些不同的要求,已經讓外行的教改官員搞得一塌糊塗。目前台灣中小學的數學程度落後大陸兩年;國文程度可能落後更多,目前國文上課時數刪減,教材簡化,相對於大陸高三同學在大學聯考可寫出《赤兔馬之死》滿分級的文章,我想台灣的家長應該要注意到我們小孩未來的競爭力。 小學及國中的基礎要打好,政府應該要編列預算讓無力負擔課後輔導費用的學生也能參加補救教學。提供職業技術課程,讓無法唸大學的同學及早學得一技之長。對要追求競爭力的同學,也提供他們夠水準的參考書。 政府若能辦好職業教育,家長必定願意讓沒必要唸大學的小孩及早去學一技之長。剩下要追求高等教育的同學,就可以提供他們夠水準的學程。我認為這才是多元教育的真諦。當然這多元教育是否能成功?根本在於有完整的職業教育。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