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05/16 18:20:57瀏覽1476|回應1|推薦74 | |
引用文章美國有幾綱幾本? 非常贊成時季常教育博士對一綱一本的觀點,時博士提到:『我的猜測,如果沒有統一的入學考試,那就比較不會產生一綱幾本的爭論。但是如果沒有統一的入學考試,就很難維持一個統一的標準和課程大綱,也就很難實施核心課程(core curriculum)*。我是主張要考試的科目,一定要一綱一本。但是學校老師如果要補充教材,那是老師的自由。』 時和 也是贊成在國民中、小學時,主要是培養基礎教育,課本一定要由教育專家、學者等編定、審查、試教、及評估後,才能讓學生使用,絕對不能將學生當成白老鼠般做實驗,畢竟學生的青春是非常的寶貴,不能被蹧蹋。 時和 的小孩唸公立國中,剛上國一,全班(和全校相同)有40%月考考試平均不及格;有 60% 的學生數學不及格。可以說針對學業上,在國一時已經陣亡了一半的學生?這些學生來自不同的小學,使用不同版本的教科書,但是顯然這些教科書編得不好,無法互相銜接。造成國小畢業還要在暑假再上兩個禮拜的先修補救課程;即使國中畢業考上高中,也還要在暑假期間再上兩個禮拜的先修補救課程。可見得目前一綱多本的教科書策略,從實行的結果來看並不成功。 由於目前的升學仍然是依據基測、學測、或是某種程度的聯考,因此使用的教材版本愈單純愈好。在小學及國中時一綱一本、至多兩本就夠了。小學及國中著重在基礎的學習,教材一定要好,不要讓學生學習得窒礙難行。主要的一本一定要考慮學生未來的程度是否能和世界接軌?是否能與大陸或是印度的學子競爭。對求知慾強的學子,教材自然是多多益善,這時可以配合參考書及課外讀物。 但是對於還不開竅的學子,政府應該編列預算,強制要求後段班的同學參加課後輔導課程,至少要讓這些後段班的同學作完學校的作業,讓他們能跟得上學校的進度,避免整個班級的學習被拖累。 至於對於讀書實在很不開竅的學子而言,也許應該讓他們使用一部比較簡單的教材,如此至少讓他們能學到一些東西,而不是上課完全聽不懂,而白白浪費了時間。同時對這一些讀書實在很不開竅的學子,應該培養他們走技職教育,讓他們能學得一技之長,如此他們出社會一樣能有尊嚴的找到工作、為社會服務。 至於到高中時,學生的聰明才智已經很明顯的有很大的差異,在這種情形下,自然組和社會組可以各有三本教科書,一樣是要經過教育專家、學者等編定、審查、試教、及評估後,才能讓學生使用。其中兩本是正常版本,可以互相激勵比較以改進教材的內容。另外一本是比較簡單的版本,讓對讀書還不開竅的學子使用。 時和 附議時季常教育博士,認為在小學及國中時,基本上一綱一本、一本多參(多本參考書)對學生及家長的負擔都是最輕鬆的。對基測、學測、或是某種程度的聯考,爭議會比較小、也比較公平。 其他文章: 台灣的學測讓一綱多本反而限制了多元學習 http://blog.udn.com/leepe/691649 一綱多本不利於家庭弱勢的學子 http://blog.udn.com/leepe/633403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