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國中、及高中生國語能力不足而影響到其他課程的學習,更令人憂心。
國語課縮減 小學生讀寫變差
王開府/台灣師大國文系主任(台北市)
近日教育部杜部長與余光中教授有關國文課程之文言文與白話文比率之爭,引起媒體大幅的報導。其實,我國國語文教育,尤其是小學部分,可以改善的空間還不少。
自從實施周休二日之後,國文、英文、數學每周都減少了一節。而九年一貫課程施行後,語文領域包括本國語文、英語,另有鄉土語言之選修科目。國小「國語」不含一節鄉土語言外,各校大多每周上三至五節,比過去每周十節大幅縮減。這比日本平均每周六點五五節偏少,何況日本小學一節是四十五分鐘,而我國是四十分鐘。日本國語節數占學習總節數百分之廿六點零六,而我國最多僅占百分之廿一。至於南韓、美國、英國每周也達到六節,法國則平均多達十一節。
小學國語節數偏低,影響教學效果至鉅。因為節數較少,作文練習機會縮減,小學生的寫作能力下滑,這是國中教師普遍感受到的現象。
小學因為沒有升學考試的壓力,教學方式趨向活潑而多元,學生在課堂上有許多活動,樂於發表意見,但要靜下來專心閱讀,就不容易了。對執筆寫作,更視為畏途。加上使用電腦、看電視及上網時間增加,不論寫字或寫文章的能力,都明顯不足。
其次,是師資培養的問題。自從師資培育多元化後,公費取消,不予分發,師範院校不能吸引清寒而優秀的學生。一般學校的學生修完二十幾個教育學分,實習後參加考試,就有資格取得教職。小學教師都是包班制,一位教師必須教各種科目,許多非語文專業的教師,也被迫教國語,成效自然打折扣。
不祇是國小學生國語文能力下滑,高中、高職教師也感受到國中畢業生國語文能力不如從前。大學教師則感嘆高中、高職畢業生,國語文能力影響到他們在大學的學習。
九十二年有二百七十四個系組不採計國文指考成績,九十三年有一百五十三個系組不採計,到九十四年僅剩八十五個系組不採計,預計未來不採計的科系將持續減少。尤其不少原本不採計的資工、電子等熱門系組也都加採。有些不採計的系組,也要求考生先通過學測國文均標。這反映出大學各科系普遍警覺到學生國文能力的低落,到達無法坐視的地步。
教育主管當局應提出更積極有效的教育政策。本國語文作為各學科學習的重要基礎,在中小學教育中,尤其應視為核心科目,加重其學習分量,提升其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