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哥斯大黎加斷交談語言教育
2007/06/14 03:52:54瀏覽2189|回應13|推薦80

最近哥斯大黎加斷交的一個藉口是駐哥國大使吳子丹不會講西班牙語,與人溝通需要透過第三者翻譯,確實難以打入哥國社會。這則新聞指出國際語言的重要性。

台灣是移民的社會,位居亞太與歐亞航道的樞紐。亟力仰賴轉口與進出口貿易。貿易也代表了經濟的實力。貿易需要語言的人才。

台灣也向來是族群融合的社會,目前國內新生兒中有七分之一為外籍新娘所生,包括中南美、東南亞、大陸、甚至是歐美日等國家的新娘。

同樣的,也有等數的國內女性遠嫁異邦,至中南美、東南亞、大陸、甚至是歐美日等國家。她們的家庭也有跨國幫助台灣發展貿易或是回台灣發展。她們的小孩也可能在台灣接受基本的國民教育。

這些新台灣之子照理說更能發揮雙語的優勢,讓他們在未來跨國的競爭下能多懂一種母語或是父語。

雖然在(台灣的)國小,鄉土語言是必修,但是國內的母語教育只限於選閩南語、客家語、與原住民語。完全扼殺了〝其他族類〞的母語。真不了解,對〝其他族類〞而言,假如在家不講這些方言,未來國際貿易也用不上,要多記一種語言,真的是事倍功半。

時和小孩的學校還有一項德政,美其名為了求均衡發展,學業每科成績都達90分者才可以頒發〝成績優良〞的獎狀。但是因為鄉土語言不對嘴,總有一半同學其他所有成績都達標準者,卻無法被認定為〝成績優良〞。歷史將會記載:用(不是學生母語的)鄉土語言來判定是否是〝成績優良〞的愚民政策。

民進黨政府利用鄉土語言以實行去中國化的方法將會讓學子浪費時間而喪失先機。政府的眼光應該放長遠,為國家經濟著想,及早培養能面對全球化競爭的人才。政府對於語言教育應該要更彈性、更多元化一些。比如說,(一) 改為選修,(二) 讓學生家長選擇應該學什麼母語,也許廣東話、福州話、上海話、或是越南話更有商機,(三)開放學英文、日文、或是其他外國語言。

貿易的語言通了,商機打開了,經濟活絡了,失業率降低了,社會自然會安定,國家自然會繁榮。

以下是中文版維基百科網站所記載世界主要語言使用人數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BB%E8%A6%81%E8%AF%AD%E8%A8%80%E4%BA%BA%E5%8F%A3%E5%88%97%E8%A1%A8&variant=zh-tw

國語(漢語) 8.6 億人      葡萄牙語   1.75億人
英語         4.3 億人      馬來語      1.4 億人
印度語      3.2 億人      日語         1.25億人
西班牙語  3.1 億人      德語         1.2 億人
俄語        2.8 億人      法語        1.15億人
阿拉伯語  1.85億人      韓語        0.68億人
孟加拉語  1.8 億人      廣東話      0.6 億人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pe&aid=1025172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Robert TCW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非常贊同 ....
2007/08/17 16:07
更離譜的是竟然想替台語 "造字",有些字造得很勉強,不只難看也破壞了原有的音韻美感;筆者從小在家說台語都無法教自己小孩,有時看到課本上那些拼音符號,內心真有說不出無奈 .....  
時和(leepe) 於 2007-08-17 17:21 回覆:
曾經被問過這問題:
在唐朝時是說河洛話?那當時的文字如何表達河洛話?

happy flora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以陸以正大使為例
2007/08/13 12:28

我聽過陸以正大使演講,談到他當年不會講西班牙文,但被派到瓜地馬拉當大使,一開始,靠使館的翻譯跟瓜人溝通,後來有一次,他發現那翻譯其實也是一知半解,亂譯,促使他決心自己學,那時年紀已過半百,仍非常努力的去補習,結果西文可以朗朗上口,跟當地人交談無礙,甚至可以即席演講.去年我親耳聽到他在一項國際會議上致詞,先用英文,再用西文,在場的中南美洲人士都聽得津津有味,會後圍著他講話.

可見,主要是當事者自己有沒有心去學習當地的語言,融入當地社會.

時和(leepe) 於 2007-08-14 13:31 回覆:

時和也佩服陸以正大使,真正的讀書人、令人尊敬的外交官。


辣媽 愛妮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語言教育
2007/07/24 22:02
台灣的英語教育非常失敗.只教出會應付考試的學生.真正與外國人對話時.明明聽得懂.回答的話卻還要在大腦裡轉一轉.合乎文法嗎 ? 等到能開口時.人家早不知道講到哪裡去了.
時和(leepe) 於 2007-07-24 23:53 回覆:

非常贊同辣媽的觀點,國內的英文教育仍須努力。同樣是華人地區的香港和新加坡應該是國人的借鏡,他們的英文好,連帶的連國民所得都高出台灣一萬美元。台灣想要當全球運籌中心、亞太營運中心、或是全球金融中心,國際語言的溝通一定要讓人有賓至如歸的好感。

政府應該能做得更好。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Taiwan都拼錯 2萬考生英譯0到1分
2007/07/20 22:49

Taiwan都拼錯 2萬考生英譯0到1分
2007/07/20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

大學指考成績單昨天寄發,有五分之一的考生英文翻譯是零到一分,有近五千人英文作文,連一分都沒拿到。有考生連台灣兩個字的英文Taiwan都不會拼,還有學生把鐵路Railroad(或Railway),拼成了「鐵」做的路Ironroad。

台灣近年來強調「本土化」,可是考生程度卻不夠「國際化」。今年英文翻譯題的第二題,是請考生把「有了高速鐵路,我們可以在半天內往返台灣南北兩地。」翻成英文,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曾泰元說,很多學生把Taiwan拼成Tawen,還有Taiwai、Twain、Tawian、Tiawan,看起來很「刺眼」。

曾泰元說,就他評卷的印象,約有一成的考生英文翻譯「留白」,十萬考生中,有兩萬多人翻譯在一分以下。「英文作文就算是完全離題,大半考生都多少會寫幾行。」曾泰元說,一分以下的人數比較少。

考生英文拼字能力太差,讓曾泰元印象深刻,有人把大眾運輸中的mass,拼成mess,成為「髒亂運輸」;還有人想用public一詞,卻拼成republic,成為「共和運輸」。

在國文作文部分,也有近四千人不到一分,且沒有人拿到二十七分滿分。台大中文系教授何寄澎感嘆地說,「近年好作文已經難得一見了,現在學生很難做到文情並茂,有的文意不錯,但文采不足,夠不上滿分的標準。」

何寄澎說,以前好的卷子遍布在各個地區,而不只集中在都會區,「不能否認,學生的寫作能力正在下降。」

國文作文評分是先用級分,再換算為分數,如←是二十七分滿分,A則只剩二十四分,而沒有中間的分數。今年最高分的二十五點五分得主,推測應是有一位評卷老師給←,另一位評A,兩者分數相加除以二,才會得到這個分數。 【2007/07/20 聯合報



時季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最不重要的就是那個成績優良獎!
2007/07/11 11:59

台灣學校很厲害,用個成績優良獎就能激勵一些小孩去用功。

去年芝加哥附近一個學區的高中,用車子來鼔勵出席率,一個學生只要全勤或接近於全勤(可以缺席一、二天),就可以參加抽獎。得獎的機率很大,因為接近全勤或接近於全勤的學生不太多。

車子是廠商捐贈的,不必學區出一毛錢。

成績優良獎當然是一種光榮,但是其實最不重要的就是那個成績優良獎!

時和(leepe) 於 2007-07-11 14:13 回覆:
這是智者中肯的雋語。只是成績優良獎會不會影響到將來選拔模範生、頒發市長獎、議長獎、或是校長獎,都令家長關心。

crystalsu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非常同意你的看法!!
2007/07/05 21:11

學外語真的是一種專業以外的工具,非常重要,但是大多數台灣人卻感覺不到。我自己是很道地的台灣人,但是,我住國外,對我最重要的是國語、德語、英語和俄語。我嚴格規定自己,每天都要接觸這四種語言,才不會忘記。年紀雖不小了,可是我還很想學西班牙文、法文與日文,能學多少算多少。台語雖然是在家裡與親戚長輩們溝通的語言,但是不會是唯一能使用的語言。誠如你所說,我也不會花更多的時間去研究台語。

派駐在哥國的大使不會講西班牙文,說得通嗎?太可笑了吧?難道不能至少讓他惡補一年半載的嗎?會講英文,西班牙文不難學的。

時和(leepe) 於 2007-07-06 02:27 回覆:

來聯網就發覺國人旅居海外、或求學、或工作的網友確實不少。這些留學生是國人的資產,國家應該要與之好好聯繫,幫國內培養新血輪。

台灣在全球化的衝擊下能夠站得穩,絕對要靠語言的溝通以爭取利基。

台灣的教育系統應該更彈性些,用不著所有的人都要學完整的數學、物理、化學,國際語言一樣是非常重要,應該從小培養起。


黃彥琳~~老人公寓吃大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如果
2007/06/20 22:45

如果當年美國獨立時也搞「去英國化 / 話」,

美國還會是世界強國嗎?

台灣為什麼要去中國化?

我們的正體字和中國的簡體字,

已經是不同的文字系統了呀?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贊成低音大提琴,讓小孩未來有多一個成功的機會
2007/06/20 16:33

低音大提琴首先提到國務卿萊斯女士因為多學了俄文而有機會參與老布希的政府,見證了蘇聯瓦解、東西柏林倒塌等。時和也認為萊斯女士的崛起除了聰明才智之外,更與她從小學鋼琴所展現的氣質有關。時和甚至認為當今世界各國的政治人物鲜少有音樂造詣能與萊斯女士並轡者。

美國是最強(悍)的國家,有聰明才智的策士之多如過江之鯽。但是要找到並不灼灼逼人、而是有才藝內涵、有國際觀、而且學養具佳的人物,則萊斯女士確實勝任。

接著,低音大提琴提到加拿大學習語言的環境,英文和法文並重,小孩還主動將要學習西班牙文,真令時和羨慕。

最後回到台灣,時和佩服低音大提琴的父母從小就栽培低音大提琴音樂及語言的天份。想想天下父母心,都希望自己的小孩未來能有多一個成功的機會。

對台灣而言也是最好的契機,非得靠貿易、非得靠觀光、非得靠服務業,如此國人更須學習好國際語言。現在想想,每一種主要的國際語言好像都很重要,畢竟市場就在那裡。用不著大家都學相同的語言,而是選擇有興趣的,如此多元化每一個人才有特性,才能掌握各地的商機。

非常非常地感謝低音大提琴讓時和了解美加留學生家庭對子女學習國際語言的遠見。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贊成低音大提琴的看法
2007/06/20 00:21

低音大提琴的小孩一定很幸運,在學校英文及法文應該是必修。

在家中有再教小孩母語嗎?小孩要如何和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溝通?

假如低音大提琴現在在台灣,會希望小孩學什麼語言以面對未來的未知?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半數廠商用才 看英語測驗 (轉貼)
2007/06/16 10:24

半數廠商用才 看英語測驗 
 【聯合晚報╱記者戴安瑋/台北報導】 2007.06.15 03:25 pm 
 
 無論職場還是學校,愈來愈重視員工、學生英語能力!中華人力資源協會與ETS台灣代表處合作,於今年6月進行的「2007年台灣產業員工英語能力需求標準」調查,顯示台灣產業共有50%的廠商使用英語測驗,做為人事管理決策依據。

其中,有39%的廠商是局部使用,有11%的廠商是全面使用。在使用英語測驗的廠商中,又有43%是自行出題,有29%是使用多益測驗,14%使用全民英檢。

中華人資管理協會秘書長于台柱表示,許多企業對新招募員工或基層主管的英語能力要求,至少要多益405分到600分之間,例如國際航線空服員使用的標準就是多益550分,經理、副理級主管,則要求605至780分之間,執行長、總經理、協理等高級主管則要求在785分到900分。

調查同時發現,台灣的大企業在一般職位上對外語程度要求與外商接近,中級主管要求605分到780分之間,高級主管都在785分到900分之間。 【2007/06/15 聯合晚報】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