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12/05 04:53:12瀏覽115|回應0|推薦5 | |
Excerpt:約翰.薩德蘭的《文學的40堂公開課》 《文學的40堂公開課》,依據原文書名:A little history of Literature,或許就更清楚這本書其實就是小小的文學史。 然而,這部文學史要如何讓各個作品或是作者成為某個時期或是某個年代的代表,該用多少篇幅?這確實非常見仁見智,以至於喬叟、莎士比亞、珍.奧斯汀、狄更斯、丁尼生、哈代、吳爾芙各有專章,而王爾德、波特萊爾、普魯斯特、惠特曼共享一章、又卡夫卡、卡繆、貝克特、品特也是如此…… 這或許是作者的巧妙安排?但無論如何,我還是會優先摘要分享有普魯斯特的章節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0689 文學的40堂公開課(二版):從神話到當代暢銷書,文學如何影響我們、帶領我們理解這個世界 A little history of Literature 作者:約翰.薩德蘭 原文作者:John Sutherland 譯者:章晉唯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23/03/06 英國文學研究權威約翰.薩德蘭,熟稔地打通古希臘神話、口述文學、中世紀文學、文藝復興時期文學,以及近代、現代與當代文學等人類文明史上各時期的文學發展概況,從《基爾加美緒史詩》、《貝奧武夫》,到《哈利波特》、《達文西密碼》與文學改編電影,以詼諧、輕鬆的語調向讀者引介各時期文學的關鍵詞,點評文學大家、知名作品與其在當時暨後世產生的影響,對作品本身提出易於理解的評論,並在其中穿插著作權、出版審查制度等與文學密切相關的法律概念發展,以及文學評論、書評的誕生對英語文學乃至於世界文學的深遠影響。 作者簡介 約翰.薩德蘭(John Sutherland) 1938年生,倫敦大學學院現代英語文學系名譽教授,曾經教授各個階段的學生課程。編著有20多本著作。現居英國倫敦。曾任曼布克小說獎評審。近期另著有美國耶魯大學出版的《小說家:小說的294段生命史》(Lives of the Novelists—A History of Fiction in 294 Lives),獲得廣泛讚譽。 【Excerpt】 〈何謂文學?〉 【文學:美麗又危險的謊言】 自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以降,不少人相信文學和其他衍生形式都相當危險(在柏拉圖的年代,包括戲劇、史詩和抒情詩),尤其是對孩子來說。文學讓我們脫離真實生活,並建構在謊言上——文學確實是美麗的謊言,也因此更加危險。如果你同意柏拉圖的說法,偉大文學激發的情感會蒙蔽澄澈的思考。若你讀狄更斯的《老古玩店》(The Old Curiosity Shop),看到天使般的小奈兒(Little Nell)去世的段落,肯定會雙眼含淚,不能自己,怎麼能好好討論孩子的教育問題呢?柏拉圖相信,思緒不清楚,社會便會出現危機。睡前與其給孩子看《伊索寓言》那篇關於安德魯克里斯和獅子(Androcles and the Lion)的故事,不如看歐幾里德的《幾何原本》(Geometry)——因為不論動物或人類都不像《伊索寓言》寫的那樣。但事實上,伊索的寓言早於柏拉圖兩百年,內容不但好看,更傳授當時的人不少重要的人生道理,兩千五百年後的我們也依舊深受其惠。 所以,怎麼樣描述文學最好呢?基本上來說,文學即是白紙上一個個黑色的小記號的特殊排列組合。換句話說,那些記號就是「文字」。「文學」的意思就是以文字拼湊而成的事物。那串文字比魔術師的魔法來得更神奇。但更好的答案是,文學是人類表達和解釋周遭世界的心血結晶。我們不必全然同意書中的概念,因為最好的文學不只不會簡化人生,反而會拓展我們的心智與感受性,幫助我們理解複雜的事物。為什麼要讀文學?因為它能讓人生變得更豐富,沒有事物能與之比擬。文學讓我們更具人性。我們讀得愈深入,它愈能幫助我們。 (How best, then, to describe literature? At its basic level, it is a collection of unique combinations of twenty-six small black marks on a white surface – ‘letters’, in other words, since the word ‘literature’ means things made of letters. Those combinations are more magical than anything a conjuror can pull out of his top hat. Yet a better answer would be that literature is the human mind at the very height of its ability to express and interpret the world around us. Literature, at its best, does not simplify, but it enlarges our minds and sensibilities to the point where we can better handle complexity – even if, as is often the case, we dont entirely agree with what we are reading. Why read literature? Because it enriches life in ways that nothing else quite can. It makes us more human. And the better we learn to read it, the better it will do that.) 〈虛構故事的殿堂〉 人類是會說故事的動物。追溯到人種之始,我們已經具有這項特質。當你想到「虛構故事」(fietion),腦中是否最先浮現小說?其實,文學史上,寫小說、讀小說,要等到十八世紀的某個時期才開始,下一章會細說分明。在那之前,虛構故事具有各種不同的形式。若深入研究,我們也許能在過去的文學中找到「小說原型」的作品,有些甚至比第一本小說還早好幾百年。以下五部歐洲文學作品便能解釋這一切。這些作品不是小說,但我們從敘述中感覺到小說已呼之欲出: 《十日談》(Decameron, 1351),喬萬尼.薄伽丘,義大利 《巨人傳》(Gargantua and Pantagruel, 1532-64),弗朗索瓦.拉伯雷,法國 《唐吉訶德》(Don Quixote, 1605-15),米格爾.德.塞萬提斯,西班牙 《天路歷程》(The Pilgrim’s Progress, 1678-84),約翰.班揚,英國 《奥魯諾可》(Oroonoko, 1688),艾芙拉.班恩,英國 〈盛開的頽廢之花〉(Flowers of Decadence) 王爾德、波特萊爾、普魯斯特、惠特曼 WILDE, BAUDELAIRE, PROUST AND WHITMAN 十九世紀末,作家在英國和法國文學舞台上出現了一種新形象:「花枝招展的作者」(the author as dandy)。轉眼間,作家不再只是作家,成了所謂的「名流」。他們的衣著和舉止都受人研究與模仿,他們的良言(bon mots)被人傳誦,作品也和個人一樣受人景仰。作者本人也迎合自己的名聲。王爾德在小說《格雷的畫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中說:「世上只有一件事比有人談論自己更慘,那就是沒人談論自己。」 拜倫勳爵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瘋狂、人品差又危險」。他以敞開的領口和「自視甚高」(hauteur)的態度出名,也是第一個生活和形象惡名昭彰、詩作卻受人推崇的詩人。拜倫的形象在「世紀末」?找到新的化身,維多利亞時代已漸漸逝去,新的文學、文化和藝術慢慢滲入英國中產階級。 英國的世紀末文學浪蕩子崇拜,最終全集於一人之身:王爾德(1854-1900)。王爾德的生涯令人嘆為觀止。身為名流,他成功推銷自己,史上沒有作家比得過他。但作家的生活若過得太招搖,太特立獨行,違背那個時代的「善良風俗」,最後往往自陷於危險之中,他也是最好的例子。浪蕩(dandy)、頽廢、墮落這幾個詞在大眾心中很容易混為一談。王爾德終歸是做得太過火,但在這之前,他也大紅大紫了一陣。 客觀而言,王爾德的文學成就並非驚天動地,但他寫了一部無所爭議的巨作:諷刺喜劇《不可兒戲》(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1895)。他還出版過一本歌德式小說《格雷的畫像》(1891),轟動一時,今日看來也別有異趣,因為裡頭藏著豐豆富的同志暗示。書中述說一段「浮士德式協議」的故事,主角是道林.格雷(Dorian Gray),名字中的「d’or」在法文是「黃金製成」的意思。他和惡魔簽約,希望自己的外貌能永遠停留在「黃金歲月」,閣樓的肖像畫(他「衰老」(grey)的自己)則會代替他日日凋零退化。這個主題上,其他作家其實表現更好,但沒人能比王爾德寫法更煽動。 …… 【讓生活成為一件藝術】 《格雷的畫像》出版後隔年是王爾德生涯的頂峰,他那時正為倫敦戲劇圈寫劇本。戲劇正適合王爾德展現他的名言妙語。他的最後一部劇作《不可兒戲》,恰如它俏皮的戲名,是維多利亞時代精采的道德諷刺劇。「Ernest」這個名字和誠實(Earnest)一字諧音,在劇中被玩弄了一陣,害得這名字在該時代有好一陣子不受歡迎。《不可兒戲》的劇情嬉鬧中帶著巧思,幾乎每一景裡都有令人眼睛一亮的似非而是之語: 我希望你不是在當雙面人。假裝自己是壞人,其實一直是好人。那就太虚偽了。 (I hope you have not been leading a double life, pretending to be wicked and being really good all the time. That would be hypocrisy.) 他的戲在倫敦乾草劇院賣到座無虛席,王爾德卻像路西法從天墜落。當時他有個年輕的愛人奧佛瑞·道格拉斯勳爵(Lord Alfred Douglas),而道格拉斯的父親控訴他「雞姦」。王爾德回控他誹謗,最終敗訴,隨即因「妨害風化」遭到起訴。他被判有罪,服了兩年苦役,成為「編號 C.3.3」囚犯。獲釋後,王爾德寫了〈瑞丁監獄之歌〉(The Ballad of Reading Gaol, 1898)。詩中浪蕩子的氣息消失殆盡,結尾淒寒,酸楚地批評愛人背叛了他: 凡人皆刃其所愛, 各有其法, 有人以眼神斷情, 有人施以巧言, 懦夫以吻, 勇者以劍! (And all men kill the thing they love, By all let this be heard, Some do it with a bitter look, Some with a flattering word, The coward does it with a kiss, The brave man with a sword!) 王爾德在監獄為生活寫下懺悔書:《深淵書簡》(De Profundis),一九〇五年的版本並非完整版。書中那些被認為不體面的細節,直到一九六○年代才得以出版。 王爾德獲釋之後,躲到了法國,沒有帶上妻小。在他的公開生活中,家人從來沒有露面。他死於一九〇〇年,而受他嘲弄、挑戰的維多利亞時代也到了尾聲。他臨終之際說:「活著是世上最希罕的事。多數人只是存在,僅此而已。」(‘To live is the rarest thing in the world. Most people exist, that is all.’) 奥斯卡.王爾德在文學史上,確實讓自己的生活成為一件藝術,也留下值得我們關注的文學作品。…… 【浪蕩是一種宗教信仰】 「浪蕩」(Dandyism)在法國由詩人夏爾.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 1821-67)提升為一種宣言,收錄在他的選集《現代生活的畫家》(The Painter of Modern Life, 1863)裡。有趣的是,波特萊爾也是第一位定義「現代主義」的作家。波特萊爾說,浪蕩是「一種宗教信仰」,也就是唯美主義,相信所有事物都蘊含藝術性。他也會視耶穌基督為詩人。浪蕩不僅止於服裝打扮: 有別於大多數不假思索之人的看法,浪蕩根本無關縱情於光鮮親麗的衣著或物質。對完美的浪蕩子來說,外物不過是他貴族般優越智性的象徵。 (Contrary to what a lot of thoughtless people seem to believe, dandyism is not even an excessive delight in clothes and material elegance. For the perfect dandy, these things are no more than the symbol of the aristocratic superiority of his mind.) 波特萊爾認為,浪蕩子「優越」智性的核心中藏有悲傷: 浪蕩像西沉的日,像殞落的星,它壯麗莊嚴,沒有熱度而滿是憂鬱。 (Dandyism is a setting sun; like the declining star, it is magnificent, without heat and full of melancholy.) 憂鬱(melancholy),當事物「凋零」來到終點,浪蕩才得以「綻放」。我們活在「行屍走肉的時代」,但就算萬物凋零,美仍然存在。我們仍能寫詩。法國許多作家也接受了「頹廢主義」的信念。但就像波特萊爾的例子一樣,這代表活在巨大風險之中。你可能因為太過放縱而早死,或受政府迫害,或窮途潦倒。但就算最終會導致自我毀滅,放縱仍是唯一生活之道。 「醉吧!」波特萊爾這麼說著。「莫淪為時間之奴,醉吧。醉到無止無休!醉於紅酒、醉於詩歌,或醉於道德,隨你所願。」 波特萊爾為詩人建議的姿態(或可說「預設」狀態)是「百無聊賴」(ennui)。英文的「倦怠」(boredom)不足以完整表達這個字的韻味。波特萊爾在另一處表示,詩人應該當個漫遊者(Flaneur)。這個字同樣不易翻譯成英文。看著街道上熙攘生活流逝的「閒晃之人」,恐怕已是最接近的解釋。波特萊爾將「漫遊者」塑造成一個「熱情的觀察者」: 群眾是他的養分,如空氣之於鳥,如水之於魚。他的熱情和主張,便是和群眾站在一起。 (The crowd is his element, as the air is that of birds and water of fishes. His passion and his profession are to become one flesh with the crowd.) 【瑪德蓮小蛋糕的文學奇蹟】 此時期的美國詩人,最符合波特萊爾現代詩人形象的莫過於華特.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92)。他有一首詩〈於曼哈頓街頭漫步,沉思〉(Manhattan Streets I Saunter’d, Pondering),若是把曼哈頓換為巴黎,讀者也許會誤以為是波特萊爾的詩。惠特曼在「漫步」時,思考著「時間、空間和現實」。這些巨大抽象概念的意義,都能在城市街頭混亂的漩渦中得到解答。惠特曼和波特萊爾並不相識,也未讀過彼此的作品,但他們顯然推行著同一種文學運動。這股力量將文學從十九世紀推向二十世紀,化為成熟的現代主義。 惠特曼用「我自己的歌」來稱呼稱自己寫的詩。這說法和王爾德的信念不謀而合,他也覺得自己的人生是他最完美的藝術品。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 1871-1922)在他的自傳式巨作《追憶似水年華》(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1913-27)中,將此概念推向藝術極致。普魯斯特的立論點是:人生要往前度日,但回頭才能理解;到了人生某一個時間點,過去的一切將比未來的一切更有趣。 《追憶似水年華》的書寫歷時十五年,寫了七本才完成,而且它的重點竟然是由瑪德蓮小蛋糕(petites madeleines)的滋味所啟動。「冬日裡的某一天……」主述者(當然是普魯斯特)這樣寫道: ……我母親見我冷,替我倒了杯熱茶。平常我是不喝的。起初我婉拒了,後來不知為何改變主意。她拿來一塊瑪德蓮小蛋糕,就是那種扁扁鼓鼓的、彷彿以扇貝貝殼壓成形的蛋糕。度過了沉悶的一天,萎靡的我想到明天又更消沉了。我挖了一點蛋糕泡進熱茶裡,不加思索用湯匙喝了一口。混著蛋糕碎屑的暖茶刺激了我的味蕾,我全身頓時為之發顫,停下所有動作,專心感受那一刻在我的體内發生的絕妙之事。 (my mother, seeing that I was cold, offered me some tea, a thing I did not ordinarily take. I declined at first, and then, for no particular reason, changed my mind. She sent for one of those squat, plump little cakes called ‘petites madeleines’, which look as though they had been moulded in the fluted valve of a scallop shell. And soon, mechanically, dispirited after a dreary day with the prospect of a depressing morrow, I raised to my lips a spoonful of the tea in which I had soaked a morsel of the cake. No sooner had the warm liquid mixed with the crumbs touched my palate than a shudder ran through me and I stopped, intent upon the extraordinary thing that was happening to me.) 那件事就是,在那個滋味的刺激下,這一生的回憶瞬間湧上他的心頭。接下來唯一重要的是,將這一切寫下來。 普魯斯特的小說是畢生之作。如上述段落所暗示,普魯斯特的一生乏善可陳,但他以自己的人生來創作藝術,成就了世界文學最偉大的紀念碑之一。普魯斯特和王爾德彼此認識。王爾德離鄉背井時,這位法國作家盡力照顧這位受盡屈辱的作家夥伴。要是王爾德可以免受牢獄之災,能在那段期間以「奥斯卡」之名而非「編號C.3.3.」的囚犯身份正常地生活,也許會寫出像《追憶似水年華》的作品(畢竟他都寫出《深淵書簡》了)。頽廢主義運動曇花一現。留下的不只花朵,還有一地凋零。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