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切特‧凡‧杜澤的《歷史學家的海怪地圖》
2022/05/28 05:22:35瀏覽536|回應0|推薦7
Excerpt:切特‧凡‧杜澤的《歷史學家的海怪地圖》

這一陣子「怪物」或「地圖」相關的書本算是讀了不少,而這一本《歷史學家的海怪地圖》則是同時結合了「怪物」及「地圖」這兩個主題的一本好書,甚至這本書同時涵蓋了「中世紀」,這也是目前自己相當有興趣的閱讀主題。

作者切特.凡.杜澤在本書所展露的專業知識以及古地圖資料的豐富性,都是本書值得推薦的特點,而從這些海怪可愛的樣貌 (希望沒有人會懷疑我的審美觀) 肯定就已經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吧!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8330
歷史學家的海怪地圖:中世紀地理座標上最神祕的符號、航海傳說及寰宇冒險
Sea Monsters on Medieval and Renaissance Maps
作者:切特.凡.杜澤
原文作者:Chet Van Duzer
譯者:馮奕達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8/06/07
語言:繁體中文

本書詳細研究中世紀地圖中所出現的各種海怪,並認為這些都是製圖師對出現過海怪的區域進行標註以警示航海者,也就說當時的大海中可能存在有各種各樣具有攻擊性的奇異海洋生物。儘管如此,也有人認為由於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們並不知道諸如鯨魚、鯊魚、海象以及烏賊等海洋生物,再加上製圖師的誇大渲染,所以這些海洋生物也就成為了所謂的海怪。

作者簡介
切特.凡.杜澤Chet Van Duzer

切特.凡.杜澤是當今重要的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地圖史學家。他發表許多關於製圖史的學術專著和論文,著有《為國王的世界:1550年的皮埃爾.德塞里耶地圖》(2015)、《末日之圖:一部十五世紀手稿中的專題地圖與世界的終結》(2016年,合著),以及《耶魯的亨里克斯.馬泰勒斯世界地圖(c. 1491):多光譜成像、淵源、影響》(2018)。他同時也是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為世界各地的文化機構提供多光譜成像服務的拉扎洛斯項目(Lazarus Project)的董事會成員。


Excerpt
烏勞斯馬格努斯以及十六世紀最重要的海怪

文藝復興時期的地圖上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海怪,就數烏勞斯‧馬格努斯 (Olaus Magnus1490-1557) 所繪、由九張圖合併而成的《航海圖暨北地奇景描摹》(Carta marina et descriptio septemtrionalium terrarum ac mirabilium) 上的海怪。1539年,該圖於威尼斯出版,今僅存兩份複本,其一藏於德國巴伐利亞國立圖書館,其一藏於瑞典烏普薩拉大學 (Uppsala University) 圖書館。地圖尺寸為125×170公分 (49×67),其上有數量驚人、種類繁多的海怪,多數甚至標記物種名以便於辨識......


挪威北方有一隻稱之為 rosmarus piscus 的海怪,烏勞斯說這是種海象 (見《北地民族史》)。圖像靈感來自瓦爾茲穆勒1516年《海圖》上的那頭像陸地大象的海象 (morsus);而烏勞斯‧馬格努斯表現這種生物時,同樣保留若干大象元素,卻又比瓦爾茲穆勒的表現更為生動;再者,勞斯把這種生物安排在岸邊,而非旱地。地圖上可見數個鯨魚圖像,不但有長長的獠牙,頭頂上還有兩根管狀物並從此處噴水而出;事實證明,這種鯨魚畫風影響深遠。


更往南有正在吞食海豹的 Ziphius,其身側又有一隻無名海怪緊咬著牠。康坦普赫的托馬斯以及《健康園地‧論魚》第一四章都曾出現 ziphius,但兩者的描述都很含糊,烏勞斯的介貂 (《北地民族史》) 則更為詳盡,描寫牠如何用背上的劍狀突起物 (ziphius是「劍」的意思) 攻擊船隻。既然如此,我們便有充分理由相信烏勞斯曾參考《健康園地》,因為烏勞斯的圖像和康坦普赫的托馬斯的插圖手稿天差地遠,而烏勞斯地圖上的海怪反而與《健康園地》上的海怪生了張一樣獨特的貓頭鷹臉,烏勞斯甚至曾為文評論。


烏勞斯‧馬格努斯的1539年地圖之所以特别,在於無論是視覺上或文本上,皆特強調海怪,也因他在《北地民族史》裡詳盡描述這些海怪,促使這份地圖更顯突出。烏勞斯地圖上海怪的獨特視覺風格亦值得關注,這種風格完全是文藝復興式的,和中世紀的海怪形象大相逕庭——更有生命力,也更異想天開。路易吉‧德‧安納 (Luigi de Anna) 曾指出,這張地圖上的海怪不只是挑起觀者的好奇心,也是為了遏止其他國家的漁民進入斯堪地那維亞海域。假使這有見地的論點為真,那麼這張地圖上的海怪就有一種前所未有的經濟功能,是其他地圖上的海怪所沒有的。雖然烏勞斯的1539年地圖僅兩件複本傳世,但1555年的《北地民族史》中收錄箱小比例的地圖,加上1572年時安托萬·拉弗雷 (Antoine Lafréry)在羅馬印製過兩頁拼成的重製版地圖,在在確保了烏勞斯的作品對往後文藝復興時期製圖家的廣泛影響。


〈第一本地圖集上環伺冰島的海怪〉

和傑拉杜斯‧麥卡托 (Gerardus Mercator) 亦敵亦友的亞伯拉罕‧奥特留斯 (Abraham Ortelius),在1570年出版了第一版的《寰宇概觀》(Theatrum orbis terrarum),並被多數人認為,是現代意義上的第一本地圖集,亦即内容由尺寸一致的地圖頁所組成,而且每張地圖都有說明文字。這本書銷售亮眼,及至1612年最後一版時,已經增訂並翻譯成三十一種不同的版本。而奥特留斯的冰島地圖首次出現在1590年版的地圖集中,且在之後的版本中亦一併收錄。地圖上,冰島周遭水域居住著的眾多海怪多數取材自烏勞斯‧馬格努斯1539年的地圖。奥特留斯因此進一步證實了烏勞斯‧馬格努斯的創作所造成的影響。
奥特留斯在每一隻海怪上一律標上字母,意指在地圖背面可見相關描述。奇妙的是,雖然奧特留斯援引烏勞斯‧馬格努斯的圖像資料創作多數海怪,卻完全未採用烏勞斯對海怪的文字敘述。反而有幾段文字出自一份令人意想不到的文獻,也就是約十三世紀中葉完成的《Konungs skuggsjá》,或稱《君王寶鑑》(Speculum regale),内容以古挪威文書寫父子之間的對話,以做為王儲馬格努斯拉格博 (Magnus Lagabøte,統治期間為1263-1280) 的君王預備教材。......


奥特留斯地圖上有一隻海怪的描述源自《君王寶鑑》,奥特留斯本人則稱之為 roider,此物種名可對應到冰島語的 reyður,意為鬚鯨。奥特留斯地圖背面的文字寫道:「鬚鯨是一種可長達一百三十個前臂的魚,沒有牙齒。其肉質新鮮,有益健康,而且相當美味。其脂肪可抵抗諸多疾病。」《君王寶鑑》對於類似生物有更詳盡的描述......


另一隻《君王寶鑑》書中曾描述的怪物,雖然奥特留斯並沒有為牠命名,但人們一般稱之為克拉肯 (kraken)。奥特留斯的圖案師法鳥勞斯‧馬格努斯,他描寫這種海怪是:「最大型的一種鯨魚,很少現蹤。比起魚,牠更像座小島。這種魚由於體型和重量過於龐大而無法追捕比牠小的魚,然而牠仍能善用狡獪的本能獵取到足量的食物。」而《君王寶鑑》裡的形容大抵相同,但依舊更為詳盡......


就奥特留斯的冰島地圖來說,我們看到一名製圖師用以做為範例的新地圖竟是由本地人 (古德布蘭德爾‧索爾拉克森) 所描繪的當地地圖,卻在不經意間將源於相當古老的海怪文獻資料呈現在自己的地圖上。這張地圖描繪的冰島地貌遠比此前的所有地圖更為精確,透過這張地圖,奥特留斯理所當然的將這座島嶼納入了歐洲的地理範圍;只是地圖上出現這麼多兇猛的海怪,反而暗示著這座島是位居已知世界的最邊緣,一處野蠻未開發丶難以抵達的地方。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6986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