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Selected poems:溫健騮的《苦綠集》
2018/09/28 05:39:26瀏覽772|回應0|推薦11
Selected poems:溫健騮的《苦綠集》

溫健騮現存的詩作共得一五七首,根據作者自己的繫年,最早的成於一九六四年,最晚的成於一九七四年,前後只得十年。
早期的作品迄一九六九年底爲止,得九十六首,分成六輯,稱﹝苦綠集﹞。苦綠者,慘綠也,令人有慘綠少年之想。書名的意象,綠而云苦,通感的感性有李賀的味道。健騮早年最嗜昌谷,他的少作也往往在强烈而穠麗的感性中,表垷出淒苦酸刻的心境。
——
余光中,〈征途未半念驊騮〉

http://m.sanmin.com.tw/product/index/000057086
苦綠集
ISBN13
9786690270916
出版社: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溫健騮

溫健騮早期作品中流露強烈穠麗的唯美情境,後期則受保釣運動影響,去向批判寫實的浪潮。是其一生、呈顯詩人的熱切追尋。
本書除輯有溫健騮生平詩作外,並有余光中教授代序之(征途未半念驊騮)為其遺留詩作做一深切剖析。
溫健騮現存的詩作共得一五七首,根據作者自己的繫年,最早的成於一九六四年,最晚的成於一九七四年,前後只得十年。
早期的作品迄一九六九年底為止,得九十六首,分成六輯,稱為〔苦綠集〕。苦綠者,慘綠也,令人有慘綠少年之想。書名的意象,綠而云苦,通感的感性有李賀的味道。健騮早年最嗜昌谷,他的少作也往往在強烈而穠麗的感性中,表現出淒苦酸刻的心境。
在〔苦綠集〕中,見得到余光中的影響,例如經營感性、使用典故、酌採文言詞藻、追求古典風格等等皆是。

作者簡介
溫建騮,廣東高鶴人,一九四四年出生,於香港成長,臺灣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後應邀參加美國艾荷華大學舉辦之國際作計劃,以英文詩集《苦綠集》獲文學創作碩士學位。自美返港後,曾於《今日世界》、《時代生活》任編輯,最後執教於香港大學中文系。一九七六年六月、因癌症不治逝世,年僅三十二歲。


星河無渡

面臨一茫茫的星河
    (
星河,無渡的星河)
你清凉的肌膚猶在我底掌握

聽崖下:水族悲歌
海塵生滅;若千年不雨
我無須仰望雲霓
只從你深深的眼色
就能汲取潤我的甘霖
若你以淚灑我
我就長爲不凋花
在時空外  綻放一朶永恆

億萬年的風吹著
吹我倆的髮鬢成斷草
而鳳凰死,千山倒
日月成灰,星螢漸老
但你清凉的肌膚猶在我底掌握
當面臨此一緲冥蒼凉的星河
唉,星河
星河無渡


隕葉

我是一顆被貶的星
秋草們都知道
那隻曾經棲息在我身旁的候鳥
已不知去向了,嗯
他是個儍子,老向人述說淒凉的故事。

——
說:有一個秋天
穿過迷目的煙霧
    (
小巧的鳥喙都啄不開的煙霧)
他啊,他在一個小水湄
看浪人寂寞地飲馬
——
而水裏有桃花
流自一個荒廢了的渡頭
——
說:有一個秋天
他在滿目枯黃裏流淚
    (
他的伴侶死於頑童的彈石)
馱着一身的悽愴離去
離去北地悲苦的寒凉

而我,我也不過是他的一個故事
躺在寂寥的堦石上
點綴一些時序的荒凉
只是,從我枯癟的脈絡裏
你還可窺見,在許多個春天以前
我破土的掙扎


四月
給汾


全是霰落的荼薇滿眼
這四月,柔風無雨

踏入一程鳥啼的碧綠
我神醉於光影的荇藻:
醉於雲蔭,醉於日晴
醉於流水的潺湲細碎如星河
但尤醉於你眼裏的四月——

    (
爲什麼,爲什麼
   
你眼裏的四月特濃?)

而在午夜,當露珠
鏗然,靑月酵然
四月便忽然聚入你眸光

所觸的一切 (像那位遠古
的國王,觸指成金)
當你張開 (柔慢如
夜雲的猶疑) 你眼瞼上小小的夢
我便也化為濃馥的四月
溶入你底眼神


日曜日,陰

在一柱路牌旁邊 
  溶雪的時速
限二十五里  却不曾有人問
消失為什麼要那麼準確
而慢
像雲

這是冬天的速度了
我跟自己說  相信
還要一大塊時間
黑色的泥土  才會
  鬆軟的方言
在囁嚅的小草底下

幾翅鳥鴉  落在
一棵巨橡的禿頂
冷哇  呱呱  冷哇
牠們喊  側著頭看我
眼裏盡是森森的警惕:
異地來客是多麼危險的
人物

一輛紅房車潑刺地馳過
把泥嚀的字母
拼在我
那正往敎堂走去的
白衣上


夜已央

燐燐的夜老去,如秋葉的憔悴
我們該站著期待,
還是躺下來,讓大地
作我們的床,或厚厚的褥被?

星網張著,那許多燭光,
靑的,赤的,如是冰凉!
守墓者的眼似地,
而且濡濕,哎,這濡濕的夜晚。

我們該不該向北斗問路?
向天狼?誰領我們
去踏那碎碎銀沙
去化作一顆未命名的光輝

閃耀在另一個李唐
從最蒼老的年月開始,
被膜拜,被情人的眼,
遙遙祝禱,張望,爲了離別的悵惘?

悵惘,流雲的形迹,
竟是你是我而沒有肉身;
這浸淹一切的夜在退潮,
我們的悲哀,快樂,也滅頂!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13209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