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11/22 05:47:50瀏覽990|回應0|推薦19 | |
Excerpt:三島由紀夫的《鏡子之家》 倘若提到三島由紀夫,似乎可以從購書紀錄中追溯到 1989 年的《金閣寺》以及 1990 年的《假面的告白》,然後記憶所及,自己應該還曾經斷斷續續看了幾本他的作品:《太陽與鐵》、《盜賊》、《午後的曳航》、《潮騷》……; 之後就得跳到前年閱讀的《不道德教育講座》,緊接著是《反貞女大學》、《我青春漫遊的時代》、《新戀愛講座》、《小說家的休日時光》、《小說家的旅行》……; 而最近讀到三島由紀夫的《鏡子之家》,突然又帶給了自己和以往相當不同的感受 (多謝天!我的心又一度的跳盪… ) ,虛無主義透過幾個不同的角色以不同的方式實踐,充滿著唯美的文采以及厭世的氣息; 譯者陳系美在書末的〈解說〉提到三島曾說: 「我在《金閣寺》描寫了『個人』,這部《鏡子之家》想描寫的是『時代』。《鏡子之家》的主人翁,不是人物,而是一個時代。這部小說,並非所謂的戰後文學,而是『戰後結束』的文學。」 我也非常希望這部描繪「時代」的作品,能夠穿越現在以及未來的「時代」,繼續傳誦下去。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2009 鏡子之家:《豐饒之海》四部曲原型,三島由紀夫「現代地獄」巡遊之作 作者:三島由紀夫 譯者:陳系美 出版社:大牌出版 出版日期:2017/05/17 語言:繁體中文 四名青年聚集在鏡子之家,宛如此處即隔世的避風港。 然而所謂庇護,是否也是深淵,他們自始至終只能看見自己的生命, 最後用不同的方式,對抗現實生活中日常性所帶來的虛無。 藝術家氣質的夏雄、崇尚力量的峻吉、追求肉體美的阿收、內斂隱秘的清一郎, 鏡子的魔力,就是輕易地將他們的體悟,飾演成自己的記憶。 他們的意志與挫折,展現一個時代虛無的感情世界。 一九五○年中期,三島由紀夫因為《金閣寺》而達到個人的巔峰,他企圖擴展野心,描繪時代的毀滅,於是寫出了《鏡子之家》。三島將自己的四個分身放在不同的社會階級中,每個人都有明確的個性與觀念,三島像是旁觀者,冷靜地觀察四個人的發展。這些人物的共同交集是鏡子之家,他們避免互相影響,觀察彼此,宛如身處一座璀璨的旋轉木馬,刻意避免糾結。如同三島體內充滿衝突卻又和諧,和諧卻又不斷相互推翻的思想。《鏡子之家》可以說是三島對自我的持續印證,一直到完成《豐饒之海》後,才得以平息。 作者簡介 三島由紀夫 本名平岡公威,1925年出生於東京。1947年自東京大學法學部畢業,通過高等文官考試,隨後進入大藏省任職,隔年為了專心從事寫作而從大藏省離職,開始專職作家的生涯。 三島由紀夫在日本文壇擁有高度聲譽,其作品在西方世界也有崇高的評價,曾三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也是二戰結束之後西方譯介最多的日本作家之一。 三島對日本傳統的武士道精神深為讚賞,他對日本二次大戰後社會的西化和日本主權受制於美國非常不滿。1970年11月25日他帶領四名「盾會」成員前往陸上自衛隊東部總監部,挾持師團長要求軍事政變,期使自衛隊能轉變為正常的軍隊,但是卻乏人響應,因而切腹自殺以身殉道,走上了日本武士最絢爛的歸途。 主要著作有《豐饒之海》四部曲、《假面的告白》、《金閣寺》、《鏡子之家》、《盛夏之死》、《憂國》、《反貞女大學》、《不道德教育講座》等。 【Excerpt】 妳夢想著過去的世界崩壞,我預知未來的世界崩壞。而『現在』則是苟延殘喘活在兩個崩壞之間。它苟延殘喘的方式卑鄙且頑強,遲鈍得驚人,不斷讓我們懷抱永續永存的幻影。幻影不斷擴大,麻痺了眾人,現在不僅現實與夢幻的界線不見了,人們甚至認為這個幻影才是現實。 (p.028) 「我們的共通點到底是什麼?」 清一郎問鏡子,想把她拉進來聊天。 「大概是,沒有人想得到幸福吧。」 鏡子只遠遠地回了這麼一句。 「不追求幸福,這可是古老的感傷思想喔。」清一郎反駁,「我們即使得到幸福也完全不在乎,即使幸福像青苔纏在身上也不害怕。荒謬的是,人有時會因為無聊透頂的理由,不由得追求幸福。像避開痲瘋病般逃避幸福的傢伙的英雄主義,充其量只是脆弱又窩囊的陳舊貴族主義吧。我們對任何事情都免疫,連幸福也免疫,我希望妳這麼想。」 (p.076~077) 但他也從一種直覺得知,清一郎熟悉的虛無,自己也並非疏遠。 「他可是個上班族喔。」夏雄慢慢地,以不明確的話語試圖說明,「他在我們四個人裡面,比誰都更住在庸俗世界。所以他必須取得平衡。庸俗的社會從未像現在如此劃一,過去在啤酒屋裡乾杯合唱的時代,只要以個人主義便足以和它取得平衡,與它對抗。啤酒屋的合唱與個人主義,就已形成適度的平衡與對照。但現在就行不通了。庸俗的社會變大了,而且變得機械化、劃一性,成了一座令人暈頭轉向的巨大無人工廠。想要對抗它。個人主義已經不敷應付。所以他才會搬出虛無主義。他那像巨大滾輪般的誇張、機械性,以及劃一性的虛無主義;他那世界毀滅的空想,把人和物都平均碾平的黑暗滾輪空想……那可能是,他為了和社會取得平衡的必要需求,與最後的對抗手段。他自己一個人抱持著、並代表這種思想,所以光以這一點來說,杉本先生也有資格被稱為『有能力的上班族』。」 (p.107) 我常跟妳談的破滅思想,在社會裡把我變成一種透明人已經很久了。這是一種不會強迫思想者負任何責任的思想,正因如此,我和這個思想一起變透明了。我為了提升社會地位所做的愉悅努力裡,總有著極度與眾不同的自尊心。那種自尊心是,在這浩瀚的世界裡,沒有一個人會以我這種心境立志出人頭地。我摘下別人的希望之芽,而且比誰都知道這個希望沒有價值,這種自尊心從未離開我。 …… 妳喜歡『別人的情念』,我喜歡『別人的希望』。兩者都是我們的犧牲品。為什麼關注別人,對我們如此重要?就如野蠻人相信吃掉勇敢敵手的肉,就能將對方的勇氣化為己有,我也深信吃掉別人的希望,能將別人的屬性化為己有。啊,別人正是犧牲品,無法取代的實際存在。 (p.272~273) 死是常態,毀滅必將到來。世界崩壞的徵兆,宛如朝霞,每當黎明望向窗外,便能清楚看見。但清一郎看不順眼阿收、峻吉與夏雄,面對這種事態竟急於奔向個人的毀滅。個人的「世界崩壞」當然也一定會來。人們肉體上的死亡或精神上的死亡,每一次都會將世界粉碎得如玻璃碎片。他們選擇適合自己的衣服。……然而清一郎也很討厭這種確信。只有他試圖違背自己的確信活下去。只有他不慌不忙,想朝著那預言般、一般性的世界崩壞,朝著那如制服般適合任何人、概括性的世界崩壞,活下去。因此他有一條金科玉律,那就是活在別人的人生裡。 不僅如此他甚至害怕阿收、峻吉、夏雄所直面的,或正在經歷的個人悲劇色彩。這裡面有他討厭的奢侈華麗。「個性」對清一郎而言,是陳腐老舊又奢侈華麗的東西。唯獨他應穿著樸素的西裝,活出別人的角色。無論多麼徒勞,也該這麼做。就像波斯古老傳說的人物,為了避開死神的銳利眼光,隱身於市集喧囂中。 (p.367) 「妳會不會生了另一種病?」 「不是,我已經痊癒了。我之前罹患的病是,認為這個世界鬆鬆軟軟,可以運用自如,認為存在就存在,認為沒有就沒有,如今我已治癒了。現在這個世界非常堅固,就像技術高超的木匠做的穩固抽屜,不怕任何推壓撞擊,任何夢想都無法腐蝕它。我跟你說我今後信奉的神明長得什麼樣。他有一雙炯炯有神的紅色眼睛,一隻眼睛寫著服從,另一隻眼睛寫著忍耐;兩個大鼻孔會冒煙,煙霧在空中勾勒出希望二字;巨大而下垂的大舌頭紅得像塗了紅色食用色素,上面寫著幸福二字;咽喉深處則浮現未來二字。」 …… 人生這種邪教,真是卓越的邪教啊。我決定信奉這個教了。以不打算活下去地活下去,騎著『現在』這匹無頭之馬到處奔馳……這種事聽起來很恐怖,可是只要信奉邪教就沒問題。害怕單調,害怕無聊,也是一種病。可是重複、單調、無聊,是比任何冒險都更能令人長久沉醉的酒喔。只要不醒來就好。可以的話,永遠沉醉最好。如此一來就不會挑剔酒的品牌了吧?」 (p.424)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