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梆嘰一聲凌空躍
2012/03/08 13:13:19瀏覽872|回應0|推薦68

感謝電小二推薦: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梆嘰一聲凌空躍」一文,已經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旅遊休閒|旅人手札

-----------------------------------------------------

 

Arrowtown以秋天多彩的山林、採金故事、保存尚稱完整的歐式小鎮與華人小村遺址聞名於世。也由於接近QueenstownWanakaCromwell,成為前往湖區的遊客必定造訪的地區。

此外,位於Kawarau河上的Kawarau(Kawarau Bridge)更因為是全世界最早的商業性Bungy Jumping的發祥地而吸引了世界各地遊客的光臨。來箭鎮只到小鎮緬懷歷史,而沒有繞道Kawarau橋的Bungy Jumping基地就像缺了一道小菜的餐點一樣的不完美。

 

 

Bungee jumping (也拼作”Bungy" jumping)是一種以有彈性的繩索綑綁,由高聳結構體躍下的活動。所謂高聳的結構體可能是大樓、橋樑,甚到有人從高飛的熱氣球或者是直昇機一躍而下。當人們如此跳躍而下時,這條具彈性的繩索會因重力和彈性關係拉長和反彈,並且持續上下擺動,直到全部能量釋放完了為止。由此可知這是一種非常刺激的運動項目。

20年前來此時,Bungy Jumping剛從這裡萌芽,在車上同伴就相互慫恿願意集資請旁人去跳,這正應了那句俗語「死道友,不要死貧道」。那時候只肯觀戰,如今骨頭硬了、膽子小了,更是只有觀戰的份了。

 

 

Bungee」這個字起源於英國西部的方言,原來有粗壯和彈性 (Anything thick and squat) 的意思。到了大約1930年,這個字又具有橡皮筋的意涵。在箭鎮最早經營商業性彈跳的A J Hackett則採用了紐西蘭的俚語代表「一根有彈性的帶子(Kiwi slang for an Elastic Strap)」的意思。

1986年,A J Hackett在奧克蘭的Greenhithe橋做他的第一次高空彈跳。第二年,他又從Kawarau橋上和包括埃菲爾鐵塔在內的其他建築物進行許多次跳躍,期望引起公眾對這項運動的興趣。也因此讓箭鎮43公尺高的Kawarau橋成為了全世界第一個永久性的高空彈跳場所。

 

(上下這兩張照片是20年前的景像)

(下圖中右上角小屋位置已建成服務中心大樓) 

 

離開箭鎮,車行不過10分鐘光景就來到Kawarau橋畔。下了車一瞧,景觀與20年前大不相同。當年下了車,步行一小段路來到橋邊,當地除了橋和橋中央架設的彈跳設備之外,就再沒有其他任何的人工設施了。筆者這個好奇寶寶,為了看清全貌,還特地上橋,到彈跳設備旁東問西問的,接著又跑到對岸橋墩高處想仔細看看彈跳進行的情形。如今這裡只有那座橋依稀還是原來樣貌,只是已被諸多人工設施環繞,就像塗了胭脂濃妝的村婦一樣,讓人不忍卒睹。

 

 

 

 

 

 

出了停車場,橋旁一棟巨型建築讓原本的樸質都不知道飛到那兒去了。走到這棟巨型建築,進了門,順著環型階梯來到觀景台。沿著環型階梯的櫥窗裡陳列了許多彈跳設備的模型,有粗大的橡皮筋,有前人在這裡高空彈跳的照片,有伴手禮,也有其他的陳列品。

 

 

 

記得當年在橋中央的跳台以跳者體重區分左右兩邊,還在旁邊標示著一邊是70公斤以上用的,另一邊是70公斤以下用的。在跳台兩側還各有一根懸垂到橋下的藍色繩索,好奇寶寶也曾詢問當年的服務人員說那是用來標示彈跳落點範圍用的。現在橋上設施如何,只有遠觀,卻是不明究理了。

 

 

說著說著的,只見跳台上一位棕髮女性背向立在台上,河裡的橡皮艇也開到了橋下,準備好迎接她的一躍而下。她的出現立刻吸引了觀眾的目光,備妥了相機,準備好捕捉那躍下的瞬間。

 

 

跳台上的小姐在工作人員協助下,逐步靠近跳台邊緣,只見她身體向後一倒,還來不及看清,她已然背朝後的離開了跳台。接著就是身體在有彈性的繩索牽引下,上上下下的彈跳了一會兒,待停止彈跳了,工作人員放鬆繩索,她就這樣頭下腳上的被放到水面,由河面上的橡皮艇接上岸。

不過幾分鐘光景,跳台上又出現一位妙齡女郎,怪了,怎麼只見女性,卻未見雄壯威武的男性呢?於是有人說一定要見到一位男生跳了才離開。

 

 

 

 

 

這位小姐顯然膽子要大得多了,因為她一上跳台就是面向前站立,正面下躍的恐懼感應該會高於背向吧!只見這位小姐雙臂一張,身體前傾,人已然躍下。有了上一位小姐的經驗,加上她是正面向前,所以這回拍到了她在彈跳過程中的部分表情。

 

 

 

 

 

 

第二位小姐被河裡橡皮艇接走不一會兒工夫,跳台上果真出現一位綠衣、藍長褲的金髮男士,同樣是正面向前立在跳台上。這位先生跳之前還轉向觀景台打了個招呼,這才一躍而下。想是體重較重吧,躍下之後的擺盪弧度像是比前兩位小姐略大。

本來在參觀的過程中有一位朋友說她想要試試的,但是可能是我們停留的時間短了些,她還沒來得及調整情緒,我們就要離開,可惜、可惜,沒能為同行友人吆喝吶喊一番。

克倫威爾庫克山-->>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