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蒙納維爾基督城
2011/12/25 22:30:41瀏覽1433|回應0|推薦71

感謝電小二推薦: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蒙納維爾基督城」一文,已經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旅遊休閒|旅人手札

--------------------------------------------------

1876年,考古學者在Redcliffs山洞發現的證據指出,基督城最早的移民是1250年代一群獵恐鳥(moa)的獵人。到了16世紀時,居住在北島東岸的Waitaha部族跟著來到此地。Waitaha部族後來被Ngati Mamoe族人趕走,Ngati Mamoe族又被Ngāi Tahu族趕走。之後,Ngāi Tahu族就一直住在這裡,直到歐洲移民進入為止。

基督城(Christchurch,毛利語Ōtautahi) 是紐西蘭南島的最大城,也是紐西蘭僅次於奥克蘭的第二大城。基督城的命名是來自Canterbury Association1848年時,由曾經待過牛津Christ ChurchJohn Robert Godley提議,經過Canterbury Association1848327日的會議中同意就以牛津的Christ Church命名。據說最初這個小城的名稱應該是叫作Christ Church的,但是這個名稱在會議紀錄上卻被寫成Christchurch。於是Christchurch就成了這個城市的名稱。但Christchurch這個城市的官名稱去一直到1856731日才被英國皇室認可,並因而成為紐西蘭最古老的城市。流經基督城的一條河流,也是當年的開拓者Deans兄弟為了紀念他們的祖父在蘇格蘭Ayrshire山丘附近的Scottish Avon,而取名為Avon

從基督城的命名由來就不難看出此地與英國的關係匪淺。

至於基督城在毛利語的名稱Ōtautahi (the place of Tautahi)則是指目前Kilmore街和中央消防隊一帶,臨著Avon河附近的地區。這個地方原來是毛利族Te Potiki Tautahi 酋長Ngāi Tahu 的季節性居所。雖說如此,毛利人管基督城的叫Ōtautahi名稱卻直到1930年代才被接受。

(維基百科震後大教堂)

對紐西蘭有些了解,或者是曾有些想去走走、看看的朋友都知道,基督城有一座尖頂的教堂,還有一條可以像英國牛津一樣划平底船的亞芳河(Avon River)。但是,好景不常,經過20102011年的幾次地震,對基督城造成了極大的損傷,許多建築都嚴重損毀。

20109月的7.1級地震及其後的餘震已經使基督城受傷不輕。20112月,規模6.3級的地震再度重創了基督城。2011613日的大地震更如雪上加霜般的造成了大教堂的尖塔倒塌,讓我們賞景無門,竟有過門不得入的遺憾與感傷。就在筆者這篇文章上網時分,又傳來基督城地的消息。這真是一座搖晃的城市啊!

既然來到基督城,市區進不得,教堂看不到,總得看些什麼、逛些什麼,寥慰一下失落的心情吧!於是,位在市區西北邊的Mona-Vale花園就適時扮演了一丁點兒安慰劑的角色。

Mona-Vale(蒙納維爾)花園的入口位在基督城西北側Riccarton區的Fendalton 公路旁,距離基督城最大的Hagley公園不遠。由於花園規劃美麗,又有小橋流水,經常是新人們嚮往拍婚紗照的地方。花園裡還有一棟Homestead的民宿,另外那棟早己改建為餐廳的豪華農莊,原先還提供早茶、下午茶以及午餐服務。只可惜都受到2011211日基督城地震的嚴重毀損,目前已經停業,何時可以修復,就不得而知了。

夢娜維爾(Mona-Vale)花園佔地面積約有5.5公頃,是在西元1899-1900 年間由當時的貿易商Frederick Waymouth興建的私人農莊。古典的二層磚造房舍是模仿英國都鐸王朝(Tudor)風格的建築。據說在同一時期,基督城許多建築都是都鐸式建築為藍本建造。這個農園後來由一位富商取得,於是他就以母親的出生地,位在塔斯馬尼亞島的Mona-Vale小鎮為這座農園命名,並將農園整理成目前的模樣。他的母親去世之後,這座莊園再度易手,當時的商人意欲將這座莊園轉為其他用途,在基督城士紳們奔走募款,並由都市人民信託基金共同出資將這座莊園買下,因而成為基督城最著名的公共花園。據說基督城爭取成為世界花園城市時,能夠擊敗眾多其他國家的競爭者,成為名符其實的花園城市,這座成為公共花園的Mona-Vale應該也貢獻了一份力量吧。(註:據說「國際花園城市」評選標準由五個方面組成:景觀改善、遺産管理、環保措施、公衆參與和未來規劃。因此,國外媒體將其比作「城市的選美」,也有「綠色奧斯卡」稱號。)

打從一進入夢娜維爾(Mona-Vale)起,雖然明知不過是一座人工花園,但眼光仍不由自主的被那優雅的景緻吸引。花園裡清澈見底的亞芳河中穿流其間,河畔垂柳、河中野鴨和魚兒,就連小小溪流的小小島嶼都配置的那麼恰當。一切一切,無不讓人腳步放慢,眼到、手到的不住的東張西望,不住的舉起相機。花園裡只有我們一行人,耳裡聽到的都是「好美,好美!」這句最最平凡、俗氣,卻是最最直接又寫實的驚嘆。

美麗的花園,美則美矣,仍掩不住受到地震摧殘的刻痕。柏油路地面上一道道的裂痕,鐵路邊的斷牆殘磚,似乎都在嗚咽的細數著接二連三地震的恐懼和難以抹滅的傷痕。

來到基督城沒能去看看大教堂已是不堪,但卻不能不讓我們去回憶一下大教堂的尖聳高塔。基督城那座歌德式的大教堂是這個地區的主教座堂,始建於19世紀下半葉。雖然這座大教堂曾受損於1881, 1888, 1922, 1901 2010的地震,直到20112月的地震,不僅大教堂的尖塔倒塌,就連其他部分的結構也嚴重受損。什麼時候能夠回復昔日影像目前大約也沒有人能預言。我們也只好過門而不得入的遠遠遙想一番了。

基督城,既然曾經是許多人心嚮往之的所在,而幾次地震大大的傷了元氣。市區進不得,教堂瞧不得,那逛個超市,看看市民生活用品,了解一下一般人的生活型態總是可以的吧!

離開了Mona-Vale花園,車子就這麼轉進了一家大賣場。賣場型態基本上和咱們這兒差不多,咱們這些名來客自然不會是肉品、蔬菜等等產品的主顧囉。於是、水果、飲料、點心等自然成了進入紐西蘭第一天的消費重點了。聽了Paul的推介,Rose蘋果和一種味道類似咱們芭樂汁的瓶裝飲料(是一種叫作Feijoa的水果做的果汁)更是大夥兒爭相一試的飲品。品嚐之後,這兩樣東西還真是名不虛傳。也成了往後幾天逛超市的首要選項。

車行繞過Hagley公園附近,往市區方向車道明顯縮減,這不打緊,車道上還拉起了黃塑膠布條,擺明了告訴遊人「此路不通」。既然基督城市區進不得,只好往南到一個名叫Ashburton的地方,為什麼來這兒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那兒有我們在紐西蘭第一晚的落腳處是也!



觀景火車真啤酒-->>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