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雄鎮北疆獅球嶺(4之4)
2011/08/02 10:07:10瀏覽934|回應0|推薦71

從南山早起會下來,走原路回到獅球嶺平安宮,右轉循著往獅球嶺的指標踏上獅球嶺砲台之路。

「獅球嶺」位在基隆港南邊,據說因為此處山形起伏,再加上山頂有幾個圓弧狀小山丘,遠望就像是一隻獅子在玩球的樣子,因而得名。

基隆港三面被山嶺包圍,北邊出海口外又有一座尖尖的基隆嶼作為屏障,在地形上算是一個易守難攻的港灣。獅球嶺就是基隆港南邊的山嶺,中山高速公路從它的山腹通過。這裡海拔高度雖然不高,卻是基隆港南邊的最高點,也是展望基隆港的絕佳地點。從這裡往港灣方向望去,港口、港口外的基隆嶼、和平島,右前方的月眉山、海門天險、二沙彎炮台、中正公園,左前方則是基隆港防波堤、外木山,協和火力發電廠,以及整個基隆市區都涵蓋在視野之內。由於地理位置的險要,在獅球嶺設置砲台以捍衛基隆港,甚至保衛台灣北方的門戶顯然是必然的結果。

獅球嶺砲台應該是在清光緒9(1883)以前,為當時的台灣兵備道劉璈所建。光緒10(1884)716日,劉銘傳在中法戰爭前夕抵達基隆,15天後,戰事爆發,84日法艦直逼基隆,要求守軍將炮台交出,守軍護土有責,斷然拒絕,戰事就此展開,雙方互有勝負。10月,法軍分兵攻打滬尾(即今淡水)與基隆,劉銘傳考慮到淡水河直通台北府城,為保台北,滬尾重於基隆,於是決定撤離基隆,移師滬尾。據說當時僅留了300人防守這個易守難攻的獅球嶺,只要守住獅球嶺,就算法軍上了岸,缺乏艦炮支援,火力優勢就發揮不出來。再加上山地形勢複雜,易守難攻,這樣就能把法軍牢牢的拖在基隆。法軍佔領基隆後,對滬尾發起進攻,清軍從北、東、南三個方向截殺,法軍潰不成軍,只得逃回艦上。劉銘傳在給朝廷的奏摺中說:

「我軍陣亡哨官三員,死傷兵勇百餘人,法軍被斬首二十五級,槍殺三百餘人。此外又俘獲法兵十四名,梟首示眾。」

光緒11(1885)3月,法軍在鎮南關大敗,主帥孤拔病死澎湖,法國侵佔台灣的戰爭以失敗告終。

光緒十年(也就是西元1884)這一年在中國歷史上是極為重要的一年,中國戰勝,清政府卻像戰敗國一樣和法國簽訂了天津條約;這一年,清政府決定台灣正式建省,任命抗法有功的劉銘傳為第一任台灣巡撫,從此開啟了劉銘傳建設台灣的進程。也就是這一年,國父孫中山先生「始決傾覆清廷創建民國之志」,開啟了推翻滿清、肇建民國的先聲。

從這段歷史可知,獅球嶺砲台對基隆港的戰略價值和歷史應有極高的評價,應該妥為保存及維護才是,但實際上卻有著年久失修的老態。

沿著平安宮旁步道上行,約十分鐘左右來到中興、大業隧道上方一處觀景平台,在這裡雖然 可以欣賞基隆港景色,卻看不到砲台,因為砲台還在前方山頭上。平台往東方向左邊是條木棧步道,右邊則是一條水泥道路,這兩條路都是通往砲台之路,我們選了右線,因為打算回程走左線,這樣可以環繞砲台山丘,綜觀砲台週邊。

沿著步道前進,來到一處平台,右邊一棟建築,當年該是營房所在,如今是座小小廟宇;左手邊一座水泥建築,這就是當年的砲台基座和指揮所了,前面立了塊小小解說牌,寫著「獅球嶺砲台」。總算是看到獅球嶺砲台了。

這裡是獅球嶺的主砲台,現存遺蹟已不完整,火砲基座上只剩下扇形放射狀溝槽的砲床、胸牆與其下貯放彈藥的凹槽,以及在基座下方的指揮所。至於砲座左前方一座凸起的石造碉堡看起來則有些唐突,因為它的位置略高於主砲台,且在主砲台左前方一點,可能是砲台的觀測所吧。

獅球嶺砲台建於中法戰爭之前,當年被法軍稱之為Fort Tamsui(即淡水砲台),原由台灣兵備道劉璈所建,後來的台灣巡撫劉銘傳則加以整建。砲台居高臨下,視野極佳,北方可監控基隆港及市區,向南可控制淡水、八堵要道,是台北府城邊防關鍵,附近山稜、高地上另有東砲台和西砲台,互為犄角,戰略價值極高。中法戰爭期間,一直是法軍亟欲攻下的目標。台灣建省後,為防日本及其他列強覬覦,劉銘傳亦曾整建砲台,增添大砲。據說乙未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日本佔領基隆,欲南下時,即曾遭此砲台清軍的頑強抵抗。

站在砲台前方觀景台上遙望基隆港,想像著當年砲台指揮官拿著望遠鏡,監控著基隆港及外海法軍或日軍動態,指揮著兵丁們調整角度、發砲制敵;想像著不遠千里而來的劉銘傳,以及他率領的淮軍將帥兵丁,為捍衛這塊土地流出的鮮血;想像著劉銘傳為建設這塊土地,在獅球嶺山下開鑿了全台灣第一條鐵路隧道。只用了短短六年的時間,在那個觀念不開、只有人力,缺乏機械的年代,就將鐵路由基隆建設到了新竹,奠定了台灣開發的基礎。再看看如今傾圯的砲台,真令人有不勝唏噓之感。

下了砲台,順著山友在樹上的路標往東行,來到一處叉路口,右側向上、少有人跡,卻在樹上繫有登山布條的就是往東砲台的步道。步道在林蔭間緩坡直上,算是到目前為止,來獅球嶺最清涼的一段了。許是遊客稀少,人跡不多,步道旁的雜草甚高,但是沿途有幾株桑樹結了不少紅的、紫的桑椹,可樂壞了這一群山友們,爭相摘食,幾乎忘了我們還要往上尋訪東砲台呢!吃足了,吆喝著繼續上到高處,在一處竹林間,看到了一座幾乎湮沒在竹林中的碉堡式建築,它與主砲台左前方那座觀測所碉堡有些相似。只見碉堡前樹上釘了一塊登山者的指示牌,上書「獅球嶺東砲台,海拔155公尺,高速A024圖根點」。由於這裡是稜線的高點,隔著竹林間隙往北望,基隆港和市區盡收眼底;向南看,八堵市區在望,真是監控南北的絕佳的地點,這也難怪保國衛土的將帥要在這裡建設砲台了。

離開了竹林中的砲台,循原路回到主砲台,略事休息之後,再作了一番憑弔。天已正午,不管有多少唏噓,都到了該下山的時候了。

順著下方木棧台階離開砲台,再順著砲台山丘下的木棧道往市區方向前進。下了山,回到基隆市區,回首仰望獅球嶺,砲台、隧道猶在,英雄和先民已矣。但是想想我們能為轟炸同胞的日本人立了美麗紀念碑文;再想想我們對待我們先人和他們建造的砲台、隧道、鐵路,這些對台灣有著無法數計貢獻的建設和先民,而且遠遠勝於日本轟炸機墜機事件的三級古級,卻是如此不經意和不重視,更是令人不勝唏噓和感嘆!

        

100415

行程紀錄

基隆火車站前港邊觀景平台(09:06) → 中山高中興大業隧道口旁(09:30) → 平安宮叉路口(09:43) → 往右南山早起會方向 → 遊客服務中心((09:55) → 南山早起會(10:03) →往左 → 叉路口(10:05) → 選往崇德路方向 → 石階下坡→ 獅球嶺隧道(10:08) → 隧道口旁往南山早起會石階(10:25) → 返回南山早起會 → 平安宮叉路口 → 往右 → 獅球嶺砲台(10:56) → 東砲台(11:30) → 返回獅球嶺砲台(11:54) → 原路下山 → 基隆廟口(13:00)

交通

搭火車、客運等到基隆火車站。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