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8/22 18:56:10瀏覽3536|回應1|推薦61 | |
感謝電小二推薦: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台北府城剪刀石(4之1)」一文,已經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旅遊休閒|旅人手札。^_^
看了這題目,想必有人要問剪刀石是個什麼東東,怎麼又和台北府城扯得上關係呢?而「台北府城」又是什麼?和現在的台北市又有什麼瓜葛?別急,別急,慢慢聽我道來自然就明白了。 為了能進一步了解狀況,首先,請讀者從台北火車站沿著忠孝西路往西走,到了中華路左轉,接著往前直走到愛國西路再左轉往東前進,在中正紀念堂前的中山南路再左轉,一直走回忠孝西路左轉回到台北火車站。在這個傳統的台北市中心區域的沿途上一定會看到四座古代的城門。不錯,這一圈就是原來台北府城的範圍,現在則只剩下四座城門,這四座城門中也只有位在忠西路、博愛路和延平南路口的北門是維持原來模樣的城門樓,其餘三座城門的城門樓現在的模樣都是經過改建的。 有了城門樓,那麼當年也一定有一座連結各個城門、環繞著老城區的城牆囉。不錯,在清光緒30年(西元1904年)底以前,這裡確實曾是一座被一圈城垣圍繞著的台北城。這座城垣從光緒10年(1884年)建成到1904年拆除,竟只維持了大約20年光景,真算得上是短命城垣了。拆除了城牆,這些當初築城用的石磚那裡去了呢?讀者在依著前述指示巡行台北府城的時候,從台北火車站一出發就請下到地下街,在地下街靠近重慶南路附近的小廣場、轉角和牆上有一些展示櫃和浮雕,那可都是當年構建台北府城的石塊和木樁哦!當從中正紀念堂走中山南路到台大醫院附近的時候更請一定要靠左走,就是靠著台大醫院舊院區這邊走,過了常德街,在有著大榕樹的林蔭道上,請特別注意左手邊的台大醫院舊院區的石造圍牆,因為據說這些石塊當年曾經是台北府城城垣的一部分呢! 台北府城基本上是一座用石條建成的石城,也是一座概略為長方形的城池,更是清代最後一座風水石城。城高一丈八尺(約5.4公尺),厚一丈二尺(約4公尺)、東側與西側城牆長412丈(約1236公尺),南側城牆長342丈(約1026公尺),北側340丈(約1020公尺),周徑1506丈(約4518公尺),城內面積約1.4平方公里。依照前面提及的巡行方式,走走看看的,不到5公里的距離,大約也要花1到1.5個小時。 當年建城時,因為城池所在地層較軟,地基部分除了用一尺長及三尺長的石材墊實之外(實際上有的石材長度將近5尺),還用木樁建構穩固的基礎。台北府城的城牆是以石條建構內外垣,中間填滿泥土,形成外部石條包裹住中間實心的夯土層。在地面下的城牆石條並不是像城牆一樣整齊排列的,而是排成斜角狀,每層的斜角不同,形成交丁狀。城內與護城河相通渠口叫「水關」,水關用石砌縫隙,以防敵人潛入。又為了防止地層下陷,在水流經過城牆下涵洞所形成水關附近的基礎下方打入幾百根木樁,木樁上再舖上筏狀、被稱之為「睡木」的木條,睡木之上再用交丁的砌法舖上十多層石條,以承受城牆的重量。 總計起來,台北城共約使用了30餘萬根左右的石材。用了那麼多的石材建城,那麼必定得有採石場供應所需石材囉。不錯,今天我們要造訪的所在就曾經是當年台北府城石材的主要來源地。 今天我們要造訪的所在叫作「金面山」,為什麼叫金面山呢?據說由於山上的沙岩含有石英的關係,所以遠遠從山下仰望時會看見山頂上閃著金光,因而得名。又因為到了山頂,大石累累,幾塊大石向上斜伸有些像剪刀,所以又有人管它叫「剪刀石山」。但是筆者從山下多處仰望,卻不曾看到「金光」,倒是見到了蓊鬱的樹林。 上金面山的路很多,今天我們選了最直接的一條步道,也是幾條步道中比較陡的一條路。選這條步道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帶朋友們體會一下百餘年前先民們為了建台北府城需要,在這裡採石、打石、運石的故事。 台北建城的起因要回溯到清同治13年(1874年)。這一年,台灣南部發生了一件列強侵擾的大事,這就是有名的牡丹社事件,因為此一事件清廷喪失了琉球的宗主權,也體會到日本對台灣的野心,更因此改變了對台灣戰略地位的認知。牡丹社事件的第二年,也就是光緒元年(1875年),光緒皇帝批准了福建巡撫沈葆楨『台灣擬建一府三縣,設台北府以統轄之。』的奏摺,期望藉由台北建府來強化北台灣的防務。 台北建府之議既成,淡水同知林達泉於光緒4年(1878年)實地探勘,初步決定於艋舺與大稻埕之間的未開墾荒地構築台北城。光緒5年(1879年)台北正式開府。台北城在台北首任知府陳星聚和福建巡撫岑毓英先後積極籌款興建下,終於在光緒8年(1882年)委由台灣兵備道劉璈正式開工興建。並於光緒10年(1884年)完成(註:寶成門舊走紀念碑則說光緒5年<1879年>起工,光緒8年<1882年>3月告竣)。光绪10年(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前,劉銘傳還特別巡視了台北府城,加強防務。 這座城市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座依風水建造的城池,也是一座石造的城池。台北城完工之際,城內的淡水廳、台北府、布政使、台灣巡撫等衙門,以及文廟、武廟、聖王廟、城隍廟、天后宮也陸續落成。台北城內儼然成為台灣的政治、文化與宗教中心。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