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8/08 09:37:47瀏覽1307|回應1|推薦43 | |
北京城郊有西海,元明時稱甕山泊。 乾隆建園為獻壽,名園起名叫清漪。 英法軍起蕭牆外,園林焚毀清室傷。 慈禧軍費重修繕,頤養太和頤和園。 八國聯軍義和團,頤園傳劫太和傷。 中原板蕩名園痛,倭人學樣文物失。 華夏子孫當奮起,休教列強重覬覦。 文化遺產保護好,千秋萬世永流傳。 1860年入侵北京的英法聯軍燒毀了清漪園,光绪12年(1886年)慈禧挪用海軍軍費重修,取「頤養太和」之意,改名頤和園。1900年又被「八國聯軍」搶劫破壞,1937年再遭日本侵略軍佔據洗劫。頤和園見證了中華民族受盡屈辱的歷史,多少文物因此流向列強的口袋,民族的尊嚴在這裡被踐踏。 該怪慈禧嗎?還是該怪那顢頇、不知長進的大清皇朝? (慈禧太后,照片取自網路) 北京西北郊的頤和園,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大型皇家園林。離市中心的天安門廣場約15公里,不遠處是有名的圓明園遺址,西面是玉泉山,再往西北是香山。 香山、玉泉山和萬壽山都是燕山山脈的西山餘脈。萬壽山在遼金時期名為金山,元明之間又稱為甕山,山前有條金河,金河彙集成湖泊,名為甕山泊,又叫西海。明代時建了廟宇。1750年,清乾隆皇帝為了慶祝太后60大壽,擴建成一座皇家園林,工程歷時15年建成。名園建成,取名「清漪園」;山,改名萬壽山,湖,改名昆明湖,乾隆並題詩句: 山稱萬壽水清漪,便以名園頗覺宜。 (清漪園一景) 以後的嘉慶、道光、咸豐、光緒等歷代皇帝,都將這裡作為他們的行宮皇苑,傾財力、物力,運用古典園林的建造手法,配合當地的山水自然景觀,營造了中國現存最後一座皇家園林。 從王府井搭地鐵2號線到西直門,轉彎抹角的走過一段長長的步道,轉搭城鐵13號線,在五道口下了車,改乘公交車690號,經過清華大學西門、圓明園,就這樣花了大約一個小時的車程,頤和園到了。牌樓前一輛接著一輛的公交車、遊覽車,來觀光的人可真不少。在公交車上和一位北就市民閒聊,知道當地有許多人都是得了空就到園裡逛逛、活動活動筋骨。在北京公園裡總少不了活動的人群,感覺上這些有了些年紀的人們像是比咱們這兒的人快樂些。許是慾望少一些,滿足就多一些吧。 東宮門是頤和園的正門,宮門上掛了光緒皇帝御書「頤和園」金字匾。中門供帝后出入,兩側門供王公大臣出入。太監及兵卒等只能從兩側的門洞出入,此乃「三明兩暗」的建築。門前兩側有一對銅獅,造型精美。 進入東宮門,就是以仁壽殿為中心的宮廷區。仁壽殿原名勤政殿,殿名「勤政」,原是皇帝處理政務的地方,曾幾何時,竟成了慈禧享樂所在。進了仁壽門一塊巨大的壽星石和一座銅麒麟矗立院內。壽星石是光緒十二年(1886)重建頤和園和園時從墨爾根園(現在的北京大學校內)移來,色青而潤,造型奇異,狀如壽星,故稱壽星石。麒麟是中國吉祥的神獸,具有迎福、送新、瑞氣、祥雲的意涵。這座銅麒麟造型雄偉,刻工精美。長五尺,須彌座高三尺六寸,總高一丈二寸。仁壽殿前則有銅鳳、銅龍、銅鼎各二。依一般宮殿配置,居中的當是龍,鳳則在龍側。但是仁壽殿竟是鳳在中,龍在側,這是否正顯示了慈禧的跋扈呢? 仁壽殿臨昆明湖側是玉瀾堂,在歷史上有其特殊的涵意。光緒親政的時候,常在緊靠玉瀾堂的南配殿裡接見外國使者及客人。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光緒皇帝被慈禧幽禁,冬季時幽禁在中南海的贏台,夏季則被幽禁在玉瀾堂。為了防範光緒,慈禧還命人將院中多處通道砌磚牆封死,僅留由人把守的玉瀾門一處與外部交通。藕香榭和霞芬室內橫砌的兩道磚牆,便是當年的遺跡。玉瀾堂外置了「子母石」,據說也是慈禧用來警惕光緒的。 (慈禧接見外國公使夫人,照片取自網路) 流金歲月頤和園(5之2)-->>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