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京華煙雲故宮情(3之2)
2010/08/04 09:23:48瀏覽1221|回應0|推薦21

提起故宮文物,就得感謝軍閥馮玉祥了。中華民國在1911年成立,但清帝溥儀仍在紫禁城內關起門來當他的小皇帝,照樣的文武百官、照樣的早朝、照樣的三呼萬歲。直到民國13(1924)馮玉祥入北京,命溥儀遷出紫禁城,設置「清室善後委員會」,聘任李煜瀛(石曾)為委員長,清理故宮文物,將文物查點編目,依序编號(據說,編為「天字第一號」的文物竟是一張小小的踏腳凳)。溥儀留住紫禁城期間,流失文物難以數計,馮玉祥的「逼宮」行動,使文物不致繼續流失,其功不可沒。

從端門和午門進入故宮,古人一磚一磚的磊砌起高大的拱形城門、石塊堆砌成金水河上的金水橋、白玉石建構成美麗的欄杆、石板鋪砌出寬敞的中庭,金瓦、斗拱、紅柱建構成高大的宮室,工匠們的巧思和手藝,造就了留給後人無可替代的文化遺產。

紫禁城以乾清門為界區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在南,又稱前朝,佔了紫禁城的大部分,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武英兩殿為兩翼,是皇帝登基、國家大典,以及召見群臣討論國事,行使權力的主要場所。內廷在北,以中軸線上的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及御花園為主,兩邊是東六宮與西六宮,是皇帝及皇后、嬪妃、格格、阿哥們居住、奉神及日常活動的地方。

如果能從空中俯視整座紫禁城,應可看到金黃色的琉璃瓦宮殿氣勢磅礡的像波浪一樣,一層又一層,一波又一波的起伏。沿著中軸線前進,分列在兩旁是一重重的宮牆、宮殿、樓台,皇權的威嚴不自覺的呈現在眼前。

想像著在太和殿這宏偉的宮庭前面,晨曦中淨鞭[1]聲響劃破天際,一干臣子在品級山後跪列等候早朝,三呼萬歲的景象,膨脹了帝王的清秋大夢,卻也模糊了越來越迫近的國家危機。太和殿上的「建極綏猷」、中和殿上的「允執厥中」、保和殿的「皇建有極」、乾清宮上的「正大光明」、交泰殿上的「無為」及養心殿的「中正仁和」匾額,不都在提醒帝王、大臣和他們的家族們謹記、力行嗎?

此時此刻,交泰殿上的「無為」更具有啟示性的涵意。交泰殿位在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建築與中和殿相同,是皇后過生日、節慶大典受朝賀及舉行親蠶禮[2]的地點。交泰殿也是朝堂與後宮分界之所,所以殿上的「無為」匾額除了期望無為而治的理想境界之外,還有一個更積極的涵意,就是警醒後宮應該要「無為」,不干涉朝政。只是歷史上有多少的掌權者會謹記那句名言:「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呢?

無論是自以為是的想像,或是影劇、小說的描述,總覺得「御花園」該是寬大、美麗的園林吧。實際來到接近神武門的御花園,卻由於過多的人潮,以及巨大的宮殿建築,使得有11,000平方公尺(3,000)大的御花園竟顯得那麼的擁擠和狹窄,這也難怪為什麼會有中、南海、北海、什剎海公園,以及在紫禁城西北方陸續構建的頤和園和圓明園了。



[2] 親蠶禮由皇后主持,率領眾嬪妃祭拜蠶神嫘祖、並採桑餵蠶,以鼓勵國人勤於紡織的禮儀,和由皇帝主持的先農禮相對。透過這樣的儀式,不但有獎勵農桑之意,也清楚界定男耕女織的工作區分,自周代以後,歷代多沿襲奉行。(資料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網站)
[1] 淨鞭是中國古代宮廷舉行「朝會」(朝廷舉行重大典禮時接受群臣朝拜)時禮儀中的一個環節,稱為「鳴鞭」俗稱「響淨鞭」。

京華煙雲故宮情(3之3)-->>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