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6/14 16:19:05瀏覽1977|回應1|推薦89 | |
送端午符(清,厲惕齋「真州竹枝詞」) 一紙神符手自擎,笑無甘旨佐君羹。 炎夏蒞臨,食物不易保存,蚊蟲、虫虺孳生,容易引發各種傳染病。為了降低傳染病等的危害,於是雄黃酒、插在門上去毒、避邪的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山丹,還有帶在身上的香包,就成了傳統中國人在端午的必備習俗。也是趁著端午節的來臨,提醒人們:「惡月(百毒月)來了,該注意衛生囉!」所以,端午節也算是古代的公共衛生節了。 據說,「端午」一詞最早見於晉代周處的《風土記》。加上各種傳說和風俗,端午節也有許多不同的「外號」,像是端陽節、重五、天中節、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雙五節、粽子節等等。當然文人雅士也少不了在這一天吟詠些傳唱至今的詩詞。 藉著這個節日,找了幾首雅俗共賞、又切合生活的端午竹枝詞和各位分享。 竹枝詞本是古代湘蜀之間,人們口頭傳唱的民歌。它分為主唱和和聲,邊舞邊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賽歌時,誰唱得最多,誰就是優勝者。歌詞內容則多屬當地的風土民情。由於竹枝源自巴歈(巴為古國名,即今四川東部巴縣一帶。歈,音ㄩˊ,歌也)。也稱作「巴歈詞」,或「竹枝歌」。 相傳中唐時期的詩豪劉禹錫被貶朗州和播州,後來在唐穆宗長慶元年(821年)授夔州刺史。夔州,就是現在四川東部,也就是蜀地。他對於當地竹枝歌舞之美,頗為傾心,乃參酌春秋戰國時代的屈原居湘、沅間時,作《九歌》以改民間迎神鄙陋之詞。汲取巴人竹枝詞的精華,依其聲改作樂府新詞。於是傳唱於民間的竹枝詞有了像樂府《近代曲》一樣優美的文字。它有點兒像詩詞,結構卻不像詩詞那麼嚴謹,也不那麼注重格律,但切合生活,一般人多能朗朗上口,因此流傳甚廣。 從唐代一直到明代,竹枝詞作品題材不斷地產生變化、多所擴充。福建、山東、重慶、雲南、甘肅、貴州、揚州、廣陵等地地方特色也成了竹枝詞描寫對象。明末、清代以降,來臺的各級官員、文人,也多將在臺灣所見所聞寫成竹枝詞。 清康熙36年(1697年)春,由福建經金門到台灣採硫的郁永河可算是用竹枝詞描述臺海風情影響最大的了。康熙36年二月,他在安平港登陸,帶著備辦的人員、器材分由陸路及水路抵淡水。然後在硫磺產地附近駐紮(即現在惇敘高中附近的硫磺谷),聘用原住民幫忙採硫。同年11月完成煉硫工作離台。 在將近十個月的時間裡,郁永河由南到北見識了當時臺灣的人群聚落和景景物物。回大陸之後,於康熙37年寫成《裨海紀遊》。該書除了詳細記載台灣人文地理之外,還有描述臺灣風土的《台灣竹枝詞》12首、《土番竹枝詞》24首。自此,竹枝詞正式進入臺灣。 扯的遠了,趕緊回來,看看想和大家分享的四首有趣的竹枝詞。 首先是清代厲惕齋寫的「真州竹枝詞」,真州,漢時為廣陵、江都,宋始稱真州,徽宗時為儀真郡,清改儀征縣。就是現在的揚州。厲惕齋寫的《真州竹枝詞》共412首,舉凡風俗、花草、物產、器具、飲食,自元旦至歲除,都加以詠述,可說是一部《真州歲時記》。除了文首的「送端午符」外,另摘一首: 賞午 細竹爐中燒艾蒳,小銅瓶裡插菖蒲。 其次是清代李靜山寫的「節令門 端陽」: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 最後是,臺灣莊太岳(嵩)先生寫的「鹿江竹枝詞十二首之二」: 一年佳節屬端陽,時品爭誇錦玉香。 「時品爭誇錦玉香」,說的是端午節應時物品首推當年鹿港最有名的「施錦玉香舖」。據說,施錦玉香舖創設於清乾隆中期(約1760-1765年)左右,一直經營到民國50年(1960)左右,因後繼無人而歇業。期間,致力於線香材料的改進,促成文人雅士愛香風氣。 詞中「十八子兼烏五漢」、「人人胸際掛郎當」二句,除了「郎當」是指鈴鐺、香囊、琅璫等能發出聲音的物件外。對十八子和烏五漢則有不同的解說。 有人說十八子是指十之八九的孩童。而烏五漢則是未婚男子。 而在「歷代竹枝詞選」一書中則說「十八子即龍山寺內之十八羅漢;烏五漢,即五尊烏面祖師。」 但當筆者看了施錦玉香舖當時的產品價目表時,覺得或許有另外一種可能。在施錦玉香舖的價目表裡有兩樣產品,一是「烏五汗香珠,一串1.80円」,另一是「十八子香珠,一串1.50円」。因此,筆者大膽的假設,對照前一句「時品爭誇錦玉香」所云,竹枝詞裡的十八子和烏五漢,會不會只是施錦玉香舖中的兩樣最好應節香珠的名稱呢? 到底答案如何?就教高明囉! 走筆至此,該跟朋友們說聲「端午平安健康,但望疫情早日遠離,祝福大家囉!」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