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3/07 00:00:00瀏覽7360|回應24|推薦176 | |
08/JUN/2013 愛沙尼亞首都塔林(Tallinn),歷史上幾度在列強之間易手,城市中的教堂、城堡、宮殿… 多少都留下外來政權的幾許痕跡,尤其是俄羅斯和日耳曼兩大民族文化與風情的交融,造就出這座華麗與悲情交織的古都。被列為世界遺產的精華大都集中在老城,古老的城門、雄渾的城牆和城塔,將人們帶回幾個世紀之前的世界;城堡房舍、教堂尖塔、每一個街角拐彎處都可能組成一幅美麗的畫面。漫步遊走老城的大街小巷,讓我不禁聯想起觀賞《清明上河圖》的趣味來,整座老城彷彿就是一幅美得令人心醉的長長畫捲畫卷! 皮克街 Pikk Tänav “Pikk Tänav”意即「長街」,它是塔林老城最長的一條街道,可以從上城開始順著長街出城直達港口。昔日是舊城主要街道,許多重要的公共建築都立於街道兩旁,特別是行會組織活動所在的「基爾特之屋」(Guild)。基爾特是「會館」之意,源起於中世紀的宗教及貿易組織,以貿易、工藝為主的經濟基爾特控制了中世紀的城鎮生活,而宗教性的基爾特在城市和鄉村都很蓬勃。中世紀的塔林,許多日耳曼商人和上流社會人士都住在這條街上,所蓋的房子多為3、4層樓,下面兩層作為居住和會客之用,上層則是貨棧倉庫。 古城的長巷、不經意的街角,隨處都有令人驚喜的美麗角落! 聖靈教堂 Pühavaimu kirik (the Holy Spirit Church) 這是一座13世紀的哥德式路德教派教堂,白色外牆上藍金相間的巴洛克式木雕古鐘無疑是眾人的視覺焦點,這是Christian Ackermann大約於1684年所雕刻的作品,也是塔林年代最久遠的公共計時器。 冠蓋雲集的 大基爾特之屋 Great Guild 大基爾特之屋位於聖靈教堂對面,過去是地位最顯赫的商人所有,塔林最早的基爾特可溯至1325年,而這棟建築約建於1410年,只有城裡最富有、最受敬重的居民才得以躋身為其成員,當時塔林的高官和議員泰半由大基爾特成員裡選出。大基爾特之屋目前改為愛沙尼亞歷史博物館,收藏14至19世紀的藝術品及錢幣等。 年輕外國商人的 黑人頭兄弟會 Mustpeade Maja 黑人頭兄弟會大約出現於1399年,指的是尚未被大基爾特接受的年輕單身商人的同業行會,他們是長住塔林的外國商人。取名黑人頭,是因為他們信奉的守護神聖摩里西斯(St.Mauritius)本身是位黑人武士,是早期基督教的殉道者,其人頭後來成為黑人頭兄弟會的徽章圖騰。黑人頭兄弟會活耀於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拉脫維亞首都里加有一座更加華麗耀眼的黑人頭之屋。 貌不驚人死不休的豪宅 這幢富人的宅邸留傳著一則故事,相傳昔日宅邸裡住著一位非常美麗的少婦,因而引來住在街道對面的男子的傾慕,時不時地窺伺著佳人的一舉一動,此舉引來少婦的丈夫嚴重的不悅和敵意,乃延攬工匠在其房子外牆上雕塑了許多面目猙獰的頭像,虎視眈眈對著對門的房子,後來這名男子終於不堪如此的視覺暴力及精神虐待而落荒搬走了!爲了守護嬌妻,不惜把房子弄得猙獰可怖,也算是傳奇一則了! 17世紀的巴洛克式民宅 三姐妹 The Three Sisters 沿著皮克街往北走到盡頭的大海岸城門前,即可見到三幢緊緊相連的中世紀民宅,俗稱「三姐妹」,建築年代大約在15世紀,是典型的中世紀商人住宅。每幢房子各有自己的屋頂、山牆、門廊、小型煙囪和廚房、主人辦公室、起居室和臥室;山形屋頂之下是儲藏室,立面突出的支架就是吊掛貨物的橫樑。裝飾華麗的巴洛克式大門大約由17世紀保留至今,目前三幢古屋都以改建為旅館。還記得拉脫維亞里加的「三兄弟」之屋嗎?應該讓它們拜把結盟才是! 大海岸城門 Great Coast Gate 老城東北角瀕臨芬蘭灣,建設了最重要的防禦工事:大海岸門和城樓,用來防禦瑞典入侵。這座城門也是舊城通往塔林港口的主要出入閘門。 我們的國旗飄揚在塔林的古老長巷 俄國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曾經居住過的房子 昔日的KGB總部 童話王國的城塔傳奇 環繞城市約2.4公里長的城牆和18座高聳的城塔(原有34座),可說是老城最重要的古跡,這也是歐洲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紀城市防禦體系。城樓始建於1050年代,堅固的防禦結構易守難攻,在持續幾百年的戰亂時代保護著塔林城免於被摧毀,遺憾的是沒能抵擋一個去了一個又來的侵略者。 城牆下的"小人"恰是凸顯巍峨城牆最好的比例尺 經過修繕的城塔與紅色的尖頂,依然可以讀出其所經歷的滄桑,每座城樓都有屬於自己的名字和故事,在歷史上各司其職各有定位。目前部分城塔內部已改建為海事、防禦工事等主題博物館,不變的是,綿延的城牆與一座座城塔依然賦予老城童話王國般的獨特魅力。 綠意盎然花木扶疏的 城塔廣場 Towers' Square 1930年代城塔廣場改為社區公園,1990年整建翻新,並於2009年加上一個圓形廣場。現在,廣場上設有兒童遊樂場和健身區,並已成為遠近聞名的塔林國際花卉節場地,每年5月到8月,此處花木扶疏綠意盎然,儼然是塔林這棵老樹上逢春而發的新芽,讓古老的城市漾起無限生機。 現代的藝術裝置和繽紛多彩的花草樹木,映照古老而滄桑的防禦城牆,形成無法言喻的視覺震撼與美感!在城牆邊的躺椅偷得片刻悠閒安逸,輕輕闔上眼,任習習清風輕拂髮梢,任幽幽花香掠過鼻尖…!明知無法耽溺,只能定格慵懶身影,留待日後慢慢反芻此刻的寫意,不情願還是得起身離開! 一座座紅色尖頂的城塔綿延矗立,其外觀是如此地雄偉壯觀,歲月的風霜、歷史的興衰都刻畫在斑駁的牆上,曾經的震天殺聲已杳入煙塵!如今在綠意盎然的花園襯托下只顯得如此夢幻迷人,這確是我在歐洲見過保存最完整的城牆和城塔!願上天垂憐,讓這座美麗的城牆從此解甲歸田,持盈保泰! 13世紀歐洲最高的建築 聖歐拉夫教堂 Oleviste Kirik (St. Olaf's Church) 塔林也有許多教堂,儘管規模不能與歐洲大教堂相媲美,但是風格迥異,分別屬於不同國家的教派,分別奉獻給不同國家的君主或英雄,華麗的建築裡記載著愛沙尼亞不堪回顧的過去。 聖歐拉夫教堂的歷史可溯至1267年,當時的塔林還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港,因為這座當世最高教堂的崛起而喚起世人的注意。在丹麥於1219年入侵之前,教堂便已經是斯堪地維亞居民在塔林的集中地,而供奉的是挪威國王歐拉夫二世 (King Olaf II, 995-1030)。另有一則傳說,教堂的建築師也名為Olaf,完工之際自教堂塔頂墜落身亡,因此教堂以其名紀念之。 1549至1625年間,這座建築升高到159公尺,往來船隻以它作為海洋路標,從遠處的海上就可看見塔林這座商業城市。歷史上教堂尖頂多次遭到雷擊及大火,經過數度整修改建後,今天塔高124公尺,是塔林最著名的地標,走在塔林的大街小巷輕易都可以見到它高聳入雲的尖塔。 聖歐拉夫教堂直指天際的尖塔,原是表達對上帝的崇敬,且期望人們的祝禱能上達天聽。但在蘇聯佔領的1944到1991年間,KGB卻將教堂的尖頂用作廣播發射塔和監視點,監視全城並阻止愛沙尼亞人接收來自芬蘭的電視及收音機訊號,據說訊號強到連一海之隔的赫爾辛基市民要看電視都會受到干擾,實在頗為諷刺。 教堂座落在皮克街北端,上午經過時抬頭仰望就決定要來挑戰60公尺高的觀景台,下午乃利用自由時間再次折返。花了2歐元買門票,紮起長裙沿著狹窄的階梯盤旋而上,石造的螺旋梯道非常狹窄,雙向上下的遊客錯身困難,必須其中一人緊貼牆壁讓另一人通過,螺旋階梯的中軸設有一條由上垂下的粗麻繩,讓沒有牆壁依靠的人緊緊抓住以維安全。小心翼翼拾級而上,258層的迴旋階梯,我們費時約10分鐘才氣喘吁吁、暈頭轉向地爬上觀景台! 狹窄昏暗的梯道
自螺旋梯道的小窗戶眺望塔林風光 當塔林360度的無限風光映入眼簾的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獲得美好的報償了!這裡是俯瞰塔林如畫美景的最佳地點,放眼望去,下城的萬千氣象令人目眩神迷,遠處隆起的上城和塔林港口也一覽無遺。昨天立於上城圖姆皮山丘的觀景台遙遙望見的正是現在的位置,現在換個方向和高度,再次感受塔林整座古城美得令人喂嘆的絕代風華! 將Tallinn翻譯成「塔林」真是再恰當不過了,高低錯落的教堂尖塔和城牆塔樓,毗連成一片美麗的天際線。色調一致的紅色屋頂與柔和的粉彩牆面,在陽光映照下絢麗耀眼;綠樹鬱鬱蔥蔥,環繞錯落在色彩繽紛的建築群中;藍天貼著白雲,遠處蔚藍的波羅的海波光粼粼,所有的元素構成一幅絕美的塔林全景畫。 塔林小巧的老城是保存最完整的歐洲中世紀古城,千年歷史和不同文化締造出令人目不暇給的迷人風貌,夢幻的景緻宛如童話仙境。然而,數百年來童話王國裡的子民並沒有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強鄰環伺永遠是弱小國家的悲哀,飽受外強蹂躪的人民在屈辱中塑造出一個令自己憧憬的童話世界。悠悠歲月、漫漫長路,迴蕩著令人嘆息的歷史,塔林的人們需要怎樣的忍耐和信仰,才能堅守他們靈魂中的這座堡壘、才能堅守這樣的美麗?! 下午在觀景台俯瞰的景色逆光,轉載一張亮麗的圖片以饗看官。 目前是浸信會的教堂又恢復了應有的莊嚴神聖,自觀景台下來,祭壇前方傳來唱詩班練唱的天籟歌聲,不由得停下腳步,坐在哥德式教堂崇高的聖殿裡讓靈魂接受這祥和樂音的洗滌與撫慰! 只緣身在教堂中,不識教堂真面目!聖歐拉夫教堂周圍並無廣場,在窄巷中想要拍攝其雄偉身影非常困難,離開教堂頻頻回首,一段距離之後才得以拍攝其巍峨高聳的壯麗全景。 本文資料參考: 1.波蘭‧波羅的海三小國/MOOK 2. http://www.tourism.tallinn.ee/eng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