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4/21 00:00:00瀏覽4160|回應26|推薦142 | |
09/JUN/2013 今天即將離開愛沙尼亞前往芬蘭的首都赫爾辛基(Helsinki),船班安排在午後,上午還有一段自由時間。這兩天來來回回把塔林(Tallinn)老城走了好幾趟,早上的時間就用來購物了。 距離旅館不遠處就有一家百貨公司,營業時間是9:00am~9:00pm,這在歐洲是非常少見的便民,真是令人感動!裡面有許多中價位的歐洲品牌服飾及家庭用品,和台灣相較之下價格非常親民。前天一早City tour開始之前已先進去勘查,並且硬是把一件大一號的法國長洋裝買下來,準備回來請人修改。今早,我們幾個東方阿桑再次成為這家百貨公司的開門客人。進去之後不由自主又往前天買衣裳的櫃位走去,期待奇蹟──小一號的洋裝出現,令人無法置信地…那件灰姑娘的合身衣裳竟然掛在那裡對著我微笑!二話不說,取下來請服務人員幫我保留,隨即飛奔回旅館把那件大一號的洋裝拿來退換。這下連修改費都省下了,這大概是我在國外最有成就的購物經驗了! 揮別高塔林立的“塔林”(Tallinn) 接近中午時分來到塔林的港口碼頭,愛沙尼亞帥哥導遊踩著滑板在寬廣的碼頭區溜來滑去,忙著為我們辦理票務及登船手續,然後和我們道別,他邀請我們隔年回來參加塔林的歌詠節慶(Tallinn Song Festival)活動,我但願我能夠! 塔林與赫爾辛基隔著波羅的海遙遙相望,大型渡輪航行於兩座城市之間,只需短短兩個小時即可抵達。由於愛沙尼亞的民生物價相較於北歐四國可謂低廉,許多人渡海來此購物,因此塔林也成為赫爾辛基一日生活圈的範圍。 當渡輪緩緩駛出塔林港口,這兩天走過的塔林古城以壯闊的全貌映入眼簾,面對高低錯落的眾多高塔,由開始不知其名的陌生,到現在已經可以如數家珍了,聖尼可拉斯教堂、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教堂、聖母瑪麗亞教堂、還有昨天登上觀景台俯瞰塔林萬千丰姿的13世紀歐洲最高的建築─聖歐拉夫教堂,它們構築了塔林美麗的天際線,而此時似乎是列隊依依向我揮別致意!我見青山多嫵媚,這“依依” 之情當然是我的移情投射,座落在波羅的海海岸的塔林,美麗風華令人心折,我願給予最深的祝福,珍重~再會了! 御風航行在蔚藍的波羅的海 買了一些零食和飲料,坐在船艙裡憑窗眺望,海鳥自在遨翔、點點帆影輕航,連日來穿梭於波羅的海三個國家的古城時空,此時眼前這浩瀚而蔚藍的海天景致,讓人身心自然而然舒緩放鬆下來! 曾經遊過地中海、愛琴海、北海,單就浩瀚的海洋本身觀之,與波羅的海其實並無太大差異;但是臨海的城市、海中的島嶼...,卻大大影響了海岸的景觀並賦予不同情調。波羅的海不大,但圍繞著許多韻味十足的城市,她不是熱情的海洋,航行其間,感受到的是一種寧靜的、超乎預期的美!北國的夏日無比珍貴,甲板上橫七豎八的人們盡情享受著和煦燦爛的陽光與清新沁涼的海風。海鷗隨著船尾的浪花成群翱翔、海水在麗日下閃耀著粼粼波光、不時出現的小島與船隻帆影豐富了短短的航程。瞇起雙眼敞開心懷,細細捕捉海風揚起髮梢的那份怡然忘我,片刻的朦朧似淡出真實的當下,意猶未盡間坐擁芬蘭灣的赫爾辛基已然出現眼前了! 岩石教堂 Temppeliaukio Church 岩石教堂是我們踏上赫爾辛基第一個拜訪的景點,這個地方很難讓人與教堂產生聯想,外觀像個停在大石裡的飛碟,唯一的標誌是立在門口右上方的小小銅製鏤空十字架,經由不起眼的入口進去之後,內部卻是令人驚嘆的神奇空間! 這座大膽新穎的建築,是由兄弟檔建築師Timo和Tuomo Suomalinen所設計,只花1年時間建造,於1969年完工。教堂所在原本就是一塊大石丘,為順應這特殊地形,建築師大膽地將岩石挖空,以挖出的石塊堆砌成教堂的外牆,有5~9公尺高。內牆有部分是岩體本身,有的則是開挖的石塊所堆砌,俱保留了岩石原有的粗糙質感,樸拙自然的設計中,蘊藏獨特的前衛風格。無數放射狀鋼樑撐起的高大圓形屋頂,是由2公分寬、22公里長的銅線捲繞裝置而成,圓頂與石牆接連處還開有180處天窗,巧妙的採光設計營造出神聖的空間氛圍。寬闊的教堂內部空間可容納750人。 祭壇的位置經過特殊計算,夏季的禮拜時間,陽光會透過天窗直射祭壇上;基督教傳統點蠟燭儀式的區域在此成為祈福區。突出於岩壁上的是當地音樂家捐贈的百年管風琴,其與岩石所產生的特殊共鳴,使得岩石教堂成為各界愛樂者爭相演出的場所。 這座別出心裁的當代教堂,徹底顛覆我對於教堂的既有印象,在巴洛克的華麗、哥德式的崇高之外,原來教堂也可以這麼質樸前衛而不改其莊嚴神聖! 西貝流士紀念公園 Sibelius Park 為紀念芬蘭最著名的音樂家西貝流士( Jean Sibelius,1865~1957),赫爾辛基市民特別設置了這座公園與紀念碑。芬蘭自16世紀之後就一直受瑞典、帝俄等外族統治,帝俄時期尤其黑暗。西貝流士在芬蘭人民的心目中有如民族英雄,因為他於1899年所創作的《芬蘭頌》(Finlandia)一曲,譜出芬蘭的悲苦命運和對於未來的憧憬,激起當時被俄國統治的芬蘭民族意識,掀起一陣愛國熱潮,此曲也幾乎成了當時的芬蘭國歌。俄國當局雖極力禁止樂曲的傳頌,卻無法阻止其強大的民族意識延燒,芬蘭人民終於掙脫桎梏,於1917年宣佈獨立。 公園中最醒目的就是西貝流士紀念碑,這是芬蘭女雕刻家Eila Hiltunen花了6年心血於1976年(西貝流士逝世10周年)所完成的作品。大型雕塑由5百多支銀色不鏽鋼管組成,造型酷似管風琴,但亦象徵漫無邊際的森林,因為森林賦予西貝流士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每當輕風吹過,氣流穿過鋼管發出時而高亢、時而低沉的風鳴聲,彷彿是大自然為紀念這位音樂家而演奏的永恆樂章。一旁的紅色岩石上,西貝流士的金屬頭像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凝神斂眉的神情,反映出音樂家創作時的專注神態。 坐落在市中心西北面的西貝流士公園,綠草如茵花木扶疏,高大的林木濃蔭遮天,公園前的海邊港口停泊著帆船及遊艇,寧靜怡人的環境到處可見民眾在此恣意享受悠閒的夏日時光。 回到赫爾辛基市區,經過一處廣場時又遇見「Dinner in the Sky」,曾於此行第一站─立陶宛的首都維爾紐斯,在市政廳廣場見識到這個獨特而昂貴的「空中餐廳」,來到赫爾辛基又再次邂逅,人字臂已高高升起,但作為餐廳的空中平台尚未升空。 晚上下榻於Radisson Blu Royal Hotel,在飯店內用過晚餐後,披上外套步出旅館,在附近的住宅區、廣場附近隨意逛逛。 充滿設計感的公車候車站 2012年赫爾辛基以『Open Helsinki 』概念成為世界設計之都(World Design Capital 2012,台北將是2016的設計之都)。其代表人物是著名建築設計大師阿爾瓦‧阿爾托(Alvar Aalto),其風格自然、簡潔、純樸。他將現代設計思想與傳統文化融為一體,注重對天然材料的研究和應用,形成了一種賦予人情味的現代設計審美風格,這種風格對世界設計及芬蘭平民百姓的生活具有深遠的影響。 這座建築看得出注重採光的空間設計,這在日照珍貴的北國有其順應自然的獨特需求及意義。 廣場邊的露天咖啡座,人們在薄暮中享受佳餚及結束一天工作之後的悠閒時光,盤旋於他們頭上的則是伺機而動爭食盤中飧的海鷗,濱海生活的當地人已經習以為常地與海鳥共處,我們卻看得興味盎然,鏡頭對著海鷗團團轉,外國人看著我們這群劉姥姥也有趣,忍不住笑著跑過來和我打招呼! 赫爾辛基的氣溫明顯低於波羅的海三國,薄薄的披肩不敵夜晚的低溫,結束市區漫步回到旅館。忘了是何緣故旅館送我們飲料券,四人在Lounge Bar點了紅酒及白酒,在輕鬆溫暖的微醺中揮別這美好的一天! 感謝~~~ 2014/04/21 16:27
Dear Bianca: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芬蘭頌》迴盪在赫爾辛基」一文,已經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旅遊美食|部落客帶路,歡迎有空前往觀看。^_^ 非常謝謝您的好文分享,此推薦是利用轉址的方式連結到您的文章。如此文有原因不希望被推薦,請到電小二訪客簿留言,會盡快協助取下。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