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票券有價,書卷無價
2010/02/07 20:31:27瀏覽812|回應1|推薦3
-契、券、卷
  • 【檢】釆:辨別也。象獸指爪分別也。凡釆之屬皆从釆。讀若辨。古文釆。【說】
接連著幾篇文章,筆者都繞著這個「似米而非米」的「釆」字打轉,或有讀者以為余乃逐臭之夫。非也、非也!可別小看了這麼個不起眼的字,這可與咱們中國文字的起源,有著莫大的干係!

在「釆」字下的注云:
倉頡見鳥獸蹏(ㄊㄧˊ;ti2)迒(ㄏㄤˊ;hang2)【1】之迹,知理之可相別異也,造書契。【段】
這段話與《說文》序中的:
(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蹏迒之跡,知理之可相別異也,造書契【2】。
僅兩字之差!意思大致是說:倉頡見到鳥獸的足跡各自不同,見到了某種足跡,便可分辨何種鳥獸曾經走過,啟發了他創造文字、書契。可證此字非同小可!更由此可見,不識漢字的洋人,常說漢字像“Chicken Scratches”(雞爪抓痕),倒也並非是全然罔顧事實、蓄意貶損。

倉頡造字的傳說,應是眾人皆知的。但「書契」二字還有「契約、條約、憑據」的意思。
  • 契:大約也。从大、㓞(ㄑㄧㄚˋ;qia4)聲。《易》曰:「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此處「大約」不作「大概」解釋,而取的是「約束、約定」的意思。「㓞」本是「巧為刻劃」的意思;左半部的「丯(ㄐㄧㄝˋ;jie4)」,三橫都是斜的,不是張三丰的「丰」。「丯」代表以刀刻劃出來的痕跡。「」本就有「契」的意思【3】

古代的書契憑據,常分成兩半,立約的兩造各執一半。分割前,可能在切割處巧為雕飾,使之具今日騎縫章的作用,也有可能分割時作不規則、鋸齒狀。總之,兩半必須能「契合」方能證實契約的真實性、而具備約束的效力。

這個作為騎縫章的雕飾或鋸齒還有另一種用途,就是記錄了金額數目。因為,《列子》說符:「宋人有游于道,得人遺契者,歸而藏之,密數其齒。告鄰人曰:『吾富可待矣。』」這個宋國人撿到了他人遺失的書契,便「密數其齒」。之後,就告訴鄰居他要發大財了!

影印機是近代的發明,古時沒有。而且古時雕刻、書寫均不便,複製和認證都有相當的困難,於是古人想出了在分割處作記號這麼個好法子。在有些場合,我們今日仍沿用著類似的方法,前述的騎縫章便是其一。此外,證券、獎券、入場券等等,往往有個存根,類似古時書契的兩半。這些憑據在今日仍被視為是契約的一種。

我們這就接著上篇的「飯糰?手卷?」,看看「券、卷」這兩個含「𢍏」的字。
  • 券:契也。从刀、𢍏聲。券別之書,以刀判栔(ㄑㄧˋ;qi4)【4】其旁,故曰契券。
「以刀判栔」便是用刀刻並分割開來。「券別之書,以刀判栔其旁,故曰契券」,印證了上面對「書契」的解釋。現在字典中「券」的解釋便是「可以作憑據的票【彙】」,必須辨別清楚、驗證無誤。「穩操勝券」,應該就是要中大獎了。

而今天我們常誤用「試卷、卷宗、手不釋卷」的「卷」為「券」:
  • 卷:厀(ㄒㄧ;xi1)【5】曲也。从卪(ㄐㄧㄝˊ;jie2)、𢍏聲。
「卷」本是膝蓋彎曲起來的意思,通今「捲」【6】。因為古時書冊多半捲起以方便攜帶、收藏,故引申作書卷意,但「卷」沒有「契約、憑據」的意思。

書卷雖然也需慎思明辨,但不是契約的一類。證「券」成了證
卷」,肯定不值錢了!

註釋
【1】蹏:「蹄」本字;迒:獸跡、道路【彙】
【2】
書契:可作「文字」、亦可作「契約」解【彙】。迄今日本仍用「書契」作「契約、條約」。
【3】
《六書正譌》:音器,約也。从刀丰聲。象刀刻畫竹木以記事者。別作契栔,後人所加。
【4】
栔:刻也。【說】
【5】
厀:「膝」本字。【段】
【5】「捲」字本無「彎曲成圓筒」之意。「捲:气勢也」【說】

參考文獻
【檢】文中所用之小篆圖檔出自『《說文解字》全文檢索測試版』。
【說】漢‧許慎:《說文解字》
【段】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洪葉文化,台北市(1999)
【彙】陸師成主編:《辭彙》,文化圖書,台北市(1990)。
「諉過」說明(Disclaimer)
中文並非敝人之專業,對於古文的解釋多為望文生義、想當然耳之屬,懇請前輩先進擔待,並不吝賜教。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uoks&aid=3758469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回應
2010/02/13 16:04

嗨逐臭之夫

我覺得雞腳抓痕好好笑喔

但中國字在藝術方面的造詣比英文字高多了

其實大部分的人都分不清券和卷

發音也亂念

Leatherneck(kuoks) 於 2010-02-14 01:26 回覆:
是啊!
這是因為大家沒注意「券」从刀、「卷」从卩;即使注意到了,也不知為什麼。
希望看了此文之後,能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而避免這樣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