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諫逐客書-老板,你錯了
2023/10/09 20:52:47瀏覽417|回應0|推薦0

Podcast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a1xpdf300jr01vsh4n3h8ik

這是古文觀止寫讀第一講,諫逐客書是李斯在秦王政四年或十年寫的文章,詳細時間點無法確認,這是一篇下對上的勸諫文章,直白說法就是:「老板,你錯了」,這位老板是還沒成為秦始皇的嬴政,也就是在統一六國之前,要怎麼直接對老板說你錯了?還要翻案成功,諫逐客書堪稱絕佳案例。

這篇文章之所以成為流傳的奇文,奇在多個地方,首先當然是部屬對老板的直言進諫,再是簡明扼要敘述了泰國早期人才外來史,最後是字字萬鈞的如何才能稱大稱帝,文言文的美就在少許文字,表達出多層次意含,不是微言大義,而是讀來可以酣暢淋漓,不拖泥帶水地接收訊息。

秦始皇錯在哪?因為他下了逐客令,所有非秦國本土人士,在秦國任官者一律免職,遣送出境。直接原因是老板愛用外來人士,本土派不高興了,第一段就說: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

重要的是「宗室」二字,就是嬴姓宗親,就是本土派中的最大的一支,大老板也姓嬴,怎麼不愛用自己人呢?微觀來看,這正是大老板的用人藝術,宏觀來看,這也是秦國之所以統一天下的原因。

宗室就像許多大公司都有的山頭,位置佔久了,自然形成小團體,古人謂之朋黨,視之為洪水猛獸,歐陽修的朋黨論甚至把有無朋黨比喻為君子小人的差別,但只要有人因為各種理由聚在一起,免不了誰與誰較親近,宗室因為有血緣關係,更容易抱團。

山頭當然是既得利益團體,對於空降部隊自然懷有戒心,他們說:

諸侯人來事秦者,大抵為其主游間秦耳,請一切逐客

Podcast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a1xpdf300jr01vsh4n3h8ik

所有來秦的各國人士,「大抵」或大多是為各國來秦游說離間,「大抵」兩個字在現代解釋是大部份,代表不是全部,說得很籠統。事件起因是名叫鄭國的韓國人,以修建鄭國渠的名義來秦國,希望秦國將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在建鄭國渠,達到疲秦的目的,減少秦國東出給六國壓力的機會,鄭國渠現在還在,它是東西向,引涇河水注入洛水,全長大約150公里,沿途引水灌溉農田,其實這是有利於秦國的水利建設,建成之後提昇糧食產量,所以雖然鄭國渠是逐客令的導火線,但鄭國渠對於秦國國力是有正面助益的,只是在逐客令這個事件中,成了不太恰當的導火線。

要怎麼指著老板鼻子說:「老板,你錯了」,這位老板還是手操生殺大權的皇帝,諫逐客書是正經八百的說之以理,祖宗都這麼做了,事實也證明在下逐客令的當下,泰國國力是大幅提昇的,且已經看得出來,統一全國已是指日可待,逐客令在此時發生就更好笑了,因為客卿在當時應該已經遍佈政府機構,秦始皇早期的丞相-呂不韋也是外國人,何況他帶來的眾多徒子徒孫。

人才美玉來自八方皆非秦產

對老板說理的第一段重點是人才,看戰國時期地圖,秦國在西邊,早期秦國真的算是化外之地,秦人本來就是由西向東遷徙發展,可能早期秦人根本就是游牧民族,只是較早進入農耕及聚族而居,東周初年因為保護周平王東遷有功,周平王說:「好吧,西邊土地就給你了」,才有了秦國,可以想見一開始的秦國應該是人才物資稀缺,可是也很奇怪,秦國國君很早就知道自己的短處,在沒有資源可以利誘之下,仍然廣招各方人才,最由秦穆公開始,就是秦始皇的至少十八世祖,比秦始皇早400年,就開始「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印蹇叔於宋,來邳豹、公孫支於晉」,這五個是第一批入秦為客者,這年代的秦國還在西部邊疆開疆拓土,位置就是今天的甘肅。

Podcast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a1xpdf300jr01vsh4n3h8ik

早期秦國最有名的外來客卿應該是秦孝公的商鞅,他入秦的原因是原本在魏國的老師公叔痤死亡,臨死前推荐商鞅給魏王,並說若不用此人就殺了他,偏偏魏王沒放在心上,剛好秦孝公在秦國發出求賢令,第一次面向東方廣招人才,商鞅就半逃半出走的到了秦國,接下來一連串重大改革,打下秦國東出的基礎,不過商鞅的下場很慘,被車裂,就是五馬分屍,因為他做為空降部隊,得罪太多人,秦孝公死後,被仇敵們逮住把柄,悲劇收場,不過商鞅的改革已落實到秦國方方面面,回不去了。

再看秦惠文王的張儀,他去秦國的過程有點離奇,居然是被蘇秦用激將法,逼得張儀來到秦國,若只看戰國策的話,這段更是百思不解,甚至這兩個人是不是同時代都有疑問。

到了秦昭襄王,秦始皇的曾祖父,在位56年,他任內重用白起,長平之戰打得趙國元氣大傷,多次水淹楚國都城,造成曾是南方強國的楚國領土向東南收縮,他也用了不少外人,除了諫逐客書的范睢外,還有孟嘗君。

Podcast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a1xpdf300jr01vsh4n3h8ik

第一次把秦國稱為「虎狼之國」的應該是孟嘗君列傳,秦昭襄王聽聞孟嘗君賢能,想請他入秦,孟嘗君門客說:「今秦,虎狼之國也,而君欲往,如有不得還,君得無為土禺人所笑乎?」就沒去,但後來秦昭襄王第二次邀請後,孟嘗君還是去了,也因為招忌的外來身份,不被充份信任,靠雞鳴狗盗之徒,灰頭土臉的逃回齊國,所以不是所有人都是義無反顧去秦國,但「去秦國」應該在那個時代成為風氣,因為市場在那裡,如同今天世界工廠在中國,市場也大,開工廠的做品牌的很難略過或不對它多看一眼。

李斯自己呢?他的時代已可確定秦國將統一天下,時間或早或晚,李斯是楚國人,他很明確抱著跟對團隊的心理,想為秦國統一大業出力的壯志來到秦國,一開始沒受重用,投在呂不韋門下,估計在寫諫逐客書時,李斯應該已在秦始皇面前有一定份量。這麼多客人前仆後繼,幾乎秦國歷代重要君主,都有喊得出名號的外來重要客卿,當然這必定只是過江諸鯽中較大尾的,應該還有更多中小角色,不止充實秦國文官團隊,也為秦國百姓組成提供活水,我一向認為在一個組織或團隊裡,必須要有具備不同背景、性別、年齡、專長的人,才能互補所長求進步,若都只說或只會同一件事,就只會愈做愈鑽,鑽到最後一攤死水,秦國很早就開始引用外來人才,至少是秦始皇之前400年,即使商鞅被車裂,仍擋不住潮流,秦國「人」才有源源不絕的新血,刺激之下方有前進因子。

人才就說了一大通,因為我太有感了,接下來李斯在諫逐客書又說不止人才,老板你身邊的美女、各種把玩物件、新鮮樂器,莫不來自東方六國,沒有積極由外引進,老板你的皇宮將會多麼黯淡,美女只有土產,這段看起來幾乎就是崇洋媚外及拿來主義,就像日本的明治維新,一切都可改,只要國力強盛。

Podcast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a1xpdf300jr01vsh4n3h8ik

這段是不是說到秦始皇心坎裡?多沒面子啊,原來大秦對外索求是如此飢渴,這才是虎狼之國。

河海不擇泰山不讓以成其大

最精彩的敘述是最後這段: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者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

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讎,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這段是結論也是破題,泰山之大因為廣納各方土壞,河海之深因為接納各方涓滴細流。地廣國大人眾是追求目標,我們的創業目的是成就有如泰山、大海般的既大且深,無論是要蠶食或鯨吞世界,攫取資源是絕對首要,所以做為大國的王,要不卻眾庶,不要拒絕願意效忠的人,不論來自何方,都必須開放。道理人人都懂,力行下去自然有難處。

四面八方來的人真的都是為秦國大業而來嗎?真的沒有像諫逐客書第一段說的:

諸侯人來事秦者,大抵為其主游閒秦耳

有這樣的人嗎?肯定有,人才管道暢通,必定良莠不齊,甚至居心叵測者亦必混雜其中,就像現在兩岸之間,不通的時候都想方設法派間諜,何況現在都已通了,人流往來密集,互派間諜更方便了。當然不能因噎廢食,怕噎到不吃飯,怕撞車不出門,怕來人不真心全部放逐,鎖起自己當然是最安全的,也讓既得利益團體繼續有如蠹蟲般慢慢蛀掉全身。

Podcast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a1xpdf300jr01vsh4n3h8ik

趕出去的人才也要尋求落腳處,就等於資敵了,這也算是對大老板的威脅,你不用我,我拉著團隊或客戶到競爭者公司,就是「藉寇兵而齎盜糧」。

反過來說,在李斯的時代,秦國國力已在東方六國總和之上,統一天下已在日程表,既然如此,驅逐團隊中的客卿,會有損秦國國力嗎?要嘛是客卿掌握秦國重要部門且人數眾多,全部趕走就無人可替,要嘛是雖然人才很重要,但如此大型的國家,若無法做到換人也可運作無礙的話,制度設計即有問題。

再者李斯驅逐人才以資敵的說法,在那個時代,東方六國已被秦國打得不止無還手之力,是苟延殘喘了,這樣的氣氛之下,再厲害的人才資了敵以後,要花多少年才能回復元氣,狀大到足以成為另一個虎狼呢?

也或許這時的秦始皇還年輕,大約23歳,剛經過嫪毐、成蟜之亂,罷免呂不韋,掌握大權,起用李斯新一批官僚,所以比較聽得進李斯的話,因為是秦始皇提拔的新人,新團隊成員之間應該是較能溝通的。

在如此的大小環境各種因素交織之下,諫逐客書奏效了,我欣賞的是在那個時空背景下,秦國統一中國已不可避免、客卿在秦國已舉足輕重、新執政團隊成員間的高效溝通等,促使本意在說「老板,你錯了」的諫逐客書本身成為美文,它的下對上有效進諫成為美談。

讀後所思-

看清事物真相有多難

記得在大學時,選修社會學,在這門課印象最深的是一堆統計分析,尤其有許多針對人的先天屬性的分析,如性別、年齡、教育背景、籍貫等,這都是針對大眾常見統計會用到的分類,但在這門課上,非常多這種不問青紅皂白的分類統計,就是一個命題或問題意識,若只計分類,再由分類導出的結論,不能說服我,因為分類是表象,而非問題意識的深層原因,一堆碩士論文都是這樣寫的。

一個叫鄭國的韓國人來到秦國,帶著疲秦的目的,協助大型水利建設,目的的確不正,任何人對這件事導出的結論,很容易經由鄭國的外國人身份而認定所有外國人來到秦國都心存邪念,就以偏概全了。

Podcast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a1xpdf300jr01vsh4n3h8ik

經由表象做出的結論,經得起推敲嗎?或者在大環境或氛圍中,能夠去推敲嗎?假設老板不是秦始皇,或沒有李斯這樣的人,逐客令真的執行了,後來歷史怎麼寫?歷史沒有如果。

有人推敲了,而且直接點明老板你錯了,老祖宗就是因為用了許多客卿,才使秦國強大,老板你才能接收一個即將統一六國的大秦。過去客卿的事蹟歷歷在目,他們的外國人身份,都不是他們在秦國發展事業的阻礙。

理性的人會推敲,非理性的人容易無限上綱。

不滿足才有求有進步

諫逐客書討論了秦國的人才、後宮美女、珍玩美玉等,不能說「都」來自外國,至少有一定份量是非秦國所產,為什麼?

秦國是由西向東走,走到大海完成統一,它就是最早的征服王朝,只不過方向不同,後來的漢唐宋明都是面對北方游牧民族的征服王朝,秦就是最早的一個,相對於東方六國,秦是戰國初才成為諸侯,走完戰國時代,就只剩下秦國。

秦的立國之初,自然被有文化的東方視為西方蠻夷,秦自知不足,只有敞開自己,提供東方人士建功立業的機會,此皆導因於不滿足。

不滿足做為西陲小國,是秦國成長的動力,這點又頗像日本的明治維新,對於一切外來事物以急切的心情,非要搞到手不可。也像歐洲的大航海時代,到底如何向西航行到中國及印度?直接交易想要的荼葉、瓷器等。

Podcast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a1xpdf300jr01vsh4n3h8ik

世界歷史很大程度是因為人們帶著不滿足而被推動著,於是秦國被稱為虎狼之國,因為它的野心昭然若揭,立志向東方看齊,引入人才是第一步,由秦穆公至秦始皇約400年時間,也許人才不是持續向西走,可能因為商鞅被車裂而中斷,始終擋不住人才及資源向西進入秦國,拿來主義比較快,因為自身什麼都缺,有很大成長空間亟待填補,總之就是沒有滿足的一天,不但引入資源,人才來了也為秦國量身訂做一切可以積累國力的制度,如耕戰及軍功制,可能老祖宗也是西戎的老秦人,野蠻習性在此表露無遺,砍了幾顆人頭成為加功進爵的晉身之階,這正是骨子裡的嗜血本性所致,被商鞅巧妙地連結到東出的設計。

秦國那麼多外來人才,有留下名字的,年代愈早愈是建立制度,打造基礎,如商鞅,年代愈後的主要是在各國之間折衝,以外交斡旋為重,張儀、范㫿都是,最後的李斯是在統一後,才又在面對全中國廣大土地及人民時,建立全國性制度。

就像尼采的精神三變,東方六國就像第一階段的駱駝,是駝載一切的我願意,秦國是第二階段是獅子,做為肉食動物,它必須主動獵捕,因為沒有生命會自動獻上我的肉,就是很明確的「我要」,秦國很明確地告訴東方六國,「我要」征服全部,張牙舞爪之下,理所當然地成為推動歷史的虎狼之國。

使用空降的學問

有些大老板愛用空降部隊,姑且不論為什麼或何時使用空降部隊,像李斯這般來到秦國的外國人,若在秦國舉目無親,可以僅憑皇帝的信任,就呼風喚雨嗎?不是。

獲得大老板信任只是開展工作的第一步,走入團隊是第二步,好聽是團隊,實質就是山頭,就是如何收服山頭?山頭們可能在組織內根深柢固,勢力盤根錯結,層峰信任不是萬靈丹,到底是新人改變環境,還是環境改變新人?秦國外來人才有留下名字的,應該至少都曾經在人和之下,融入團隊,完全沒人和的,就不必歷史留名了。

同時空降用不好,隨時可以走人,就像職棒球隊總教練一樣,簽三年約又如何,戰績不好就再見。所以下場不好也是空降的特色,商鞅因為得罪宗室,就是割了嬴虔的鼻子,秦孝公死後,就被抓住把柄後車裂,不過沒放過他的宗室們仍然肯定新政。再如張儀在秦惠文王過世,新老板秦武王即位後就被罷黜,秦昭襄王的范㫿、孟嘗君更是在大老板還在時用過就丟,李斯也沒有善終。

畢竟山頭是丟不掉的,大老板要的是空降新血的加入,帶來刺激,洗刷本土派的腦袋,因為只有外人具有旁觀者清的眼光,激盪之下才能前進,而大老板只管戰略,戰術執行必須空降與現有團隊共同合作,若沒有人和就一切免談,若空降收服了山頭或較少摩擦,在大老板心中的空降就會更有份量。所以若你是本土派,請以開放的態度迎接改變,若你是空降部隊,人和比令旗重要。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ueisc8030&aid=179954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