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3/27 19:55:15瀏覽890|回應0|推薦1 | |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psNZ42QvnJs 我喜歡看經典,也讚嘆經典人物,為了追求、探索、尋秘特定事物的別樣人生,傳奇必定伴隨著刀割斧劈般的巨大代價,極度耗損的人生,永遠在接受老天的試煉,也許沒有到頭之日,就像開新創公司一樣,樂觀的偏執很重要,少了任一者,都會成為留供後人悲嘆的故事。 大家好,這是名著導讀第11講,今天要介紹的故事不是小說,甚至離名著也有段距離,但主角非常有名,就是梵谷,全名是文生.梵谷,在畫上的簽名是文生,他只活了37歳,繪畫生命大約10年,一生只賣出一幅畫,但死後至今可以說無人不知,他留下至少一千幅畫作及素描。另外,他也愛寫信,至今留下信件大約900封,絕大部份是寫給他的弟弟堤奧,或西奧,他在巴黎經營畫廊,也是梵谷的經濟支助。若以時間來看,梵谷生命最後三年多在法國南部,至少寫了260封信,幾乎佔所有信件的三分之一。 今天就以梵谷信件為準,嚐試了解他的內心世界。我共有三本梵谷信件的書,首先是藝術家出版的《梵谷普羅旺斯信札》,看書名就知道節錄梵谷到了阿爾後的信件,即1888-1890年,但我認為這本書的翻譯品質不佳,中文語句有頗多不通順之處。再是八旗文化的《梵谷書信選》,年代在1882-1888年割下耳朵之間,最後是北京聯合出版的《梵高手稿》電子書,年代在1875-1890年,三本書由於都是節選,所以年代重複的信件,也不是在三本書都有。 以下重點有兩個,首先說明梵谷所處的大背景,即那個時代的西方繪畫主流-印象派,怎麼會產生梵谷這樣的後印象派,歷史總是會告訴我們,需要改變了,而且變得很有道理,脈絡清晰可見。其次是梵谷信件提到許多畫家及作家,後者有莫泊桑、左拉、巴爾札克等,大多是法國寫實主義作家,那個年代的文壇也是流行寫實主義,畫家提到最多是德拉克羅瓦,為什麼呢?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psNZ42QvnJs 先來看印象派及後印象派,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被貼上後印象派標籤的有梵谷、高更及塞尚,他們的年紀及高產年代當然是印象派顛峰時期,甚至高更及塞尚也參加過印象派展覽,「後」是什麼意思呢?幾個重要關鍵字是不精準、平面、模糊、多重視角、小畫幅、走入原始等,這些關鍵字的比較基準是印象派,印象派本身已經是不精準了,如莫內的「日出」,幾乎是印象派代表作,它就是有一天莫內起床,由臥室窗戶看出去,立刻畫下來的晨光瞬間,你如果住在基隆河或淡水河邊,也可以穿著睡衣畫一張,這張日出被學院派評為「這是沒畫完的草稿嗎?」,後印象派呢?更不精準。 若由大歷史來看,由印象派、後印象派、再到20世紀初的馬諦斯及畢卡索代表的野獸派,主流畫風的改變,其實是一條揚棄近大遠小透視法,不要立體,回到平面及簡單線條的路。 而後印象派就在這條路上,承先啟後的當口,梵谷、塞尚、高更三個人的畫風辨識度極高,因為他們都在畫作中融入畫家的主觀認定,梵谷發瘋似的畫下自己看到的世界,為什麼他看到的星空是漩渦狀?為什麼他看到的教堂是張牙舞爪?這兩張畫都是梵谷發病後所畫,他病得愈重,畫得愈加離奇,那是病人看到的世界,只有他的眼睛有這個效果。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psNZ42QvnJs 再加上攝影術在19世紀後半已漸普及,雖然還是黑白,但照片的精確不是畫筆所可達到,還有工業革命高速發展,大量標準品充斥週遭,這些都是精準的、人工的、過剩的、看厭的,視覺疲勞之下,梵谷適時回應了時代需求,原來他的筆下世界與我們不同,驚奇之下,天才啊,偏偏梵谷耗盡生命也見不到這一天。 梵谷繪畫生命只有十年,產量高峰集中在後期,也就是1888年去了阿爾之後的三年多,幾乎每天要有成品,以20號畫布為例的話是70*60公分,而且是滿版色彩,所以梵谷畫圖速度極快,不可能精雕細琢,這是承襲自印象派的做法,感動的瞬間按下快門,工業化時代就是什麼都快。只不過梵谷比印象派更快更不求精確,加入更多自己的主觀意識,因為油畫不需要近看,遠觀的觸動才是抓住觀眾的重點,所以模糊與精確並不重要,各種因素相加之下,梵谷做到了極致。 以上是大環境的改變,那麼梵谷為什麼要追求不精準呢? 所有學院派所畫的東西都可歸為同一類,而且我們會欣然承認「那已至臻完美」,無懈可擊,完美無缺!你知道我的意思,學院派的教學內容完全了無新意! 那麼,人物畫要在什麼情況下才不會顯得過度矯飾,而是能以帶有缺陷,甚至非常不完美的形式出現?那就是當一個翻土的人真的在翻土,農夫真的是個農夫,農婦真的是個農婦,這是新手法嗎?是的。 早期繪畫大師的畫中人物是不「工作」的,我手邊正忙著畫一幅一個女人正從雪地中拔起甜菜的畫,這正是米勒做過的事。 因此無論畫作或素描,都不該只是為了呈現人物或人體的和諧形式而畫,而是要同時描繪「在雪地中採收甜菜的農婦」。 他們的人體比解剖構造在學院派看來,並非永遠精準,但那是有生命力的,尤其那若是出自德拉克羅瓦筆下的話。
以上是來自1885/7/14梵谷寫給弟弟的信的部份節錄。梵谷表達的重點是過去畫家筆下人物都是靜止、不工作及擺拍的,想來也是,過去會在家裡掛畫的人都是有錢人,本來就不需要工作,也不會欣賞「工作」的人或狀態。但梵谷的時代不一樣了,人們開始尋找新鮮的動感,所以描繪人體動作的畫作在19世紀開始出現,米勒是比梵谷大40歳的農民畫家,以「晚禱」及「拾穗者」最知名,但梵谷更愛的是米勒的「播種者」,自己也畫過多張「播種者」,是不是很動感?這就是梵谷說的「工作」。 至於德拉克羅瓦,是比梵谷大55歳的浪漫主義代表畫家,成長於法國大革命之後,眾多國王及共和反覆拉鋸的動盪年代,1804是拿破崙上台,1814是路易十八復辟,1830是七月革命,1848是二月革命,1852是路易拿破崙上台,最亂的時代意味光譜兩端皆有生存空間,在繪畫領域就是新古典主義及浪漫主義同時在19世紀上半引領畫風。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psNZ42QvnJs 德拉克羅瓦最有名的畫你一定看過,就是1830年的「自由領導人民」,一個自由女神號召法國人民起而反對查理十世的統治,整件作品最顯眼的就是那面國旗,不是女神,左邊戴高帽的就是畫家自己。看這樣的畫我好像回到民國70年代,有一點激昂、自信、想要唸軍校的感覺,這就是浪漫主義,畫家藉由特定事件,以誇張或戲劇性構圖,灌注極為濃重厚實的感情,去激發觀著進入亢𡚒的情緒,所以浪漫主義畫家會在畫作中加入自己的主觀意識,挑動觀者,說服觀者。 德拉克羅瓦除了是畫家之外,也是藝術史家,長期在報刊雜誌發表文章,文筆了得,寫了40多年的日記,堪稱能文能畫的全才,他的日記在1893年第一次出版,死於1890年的梵谷沒看過德拉克羅瓦的日記,但應該看過德拉克羅瓦發表的文章,他在《論美》中有這樣一段話: 難道由我們心靈最純潔的快感的源泉形成的美,應該被關閉在嚴格限制的範圍裡?難道不准我們在周圍生活中尋找美,而希臘的美是永遠唯一的美?我不認為 上以這段話就是對古典主義的宣戰,時代在變,人們心中的美的口味也在變,崇古可以是一種美,但不是唯一的,德拉克羅瓦認為身邊周遭也有可以尋美之處,所以他曾經走訪非洲,畫下對那時的巴黎人而言的異國風情,這不就是後印象派三個人在做的事嗎?這三個人離開巴黎,各自回到家鄉如塞尚,去到鄉下如梵谷,跨海到大溪地原始叢林如高更,而印象派是屬於巴黎的,屬於都市的。 在梵谷書信中,經常提到的畫家有米勒、林布蘭、德拉克羅瓦等人,在生病之後,1889年住進聖雷米療養院,不間斷的發病,梵谷覺得可能走不出療養院了,這個時候他想到的還是德拉克羅瓦: 昨天,我辛苦地畫《收割者》,大地一片黃色,塗得很厚很厚的黃色,主題獨特而純樸,當我看著這個收割者時,他模糊的身影像魔鬼般地在日正當中奮力完成他的工作,我在他身上看到死神的意象,人類就是他在收割的麥子,所以收割者就是我以前曾畫過的播種者的反面,但沒有悲傷,光天化日之下,死神也沐浴在金色光芒中做他的事。 收割者終於完成了,我覺得這是一幅你會願意掛在家裡的畫,這是大自然這部包羅萬象的書裡列舉出的死亡形象,但我尋求的是一種「近乎微笑」的特質。 我有一個強烈願望,想要再見見我的朋友,再看看北方的鄉村,我的工作進展還不錯,一直停滯不前的研究有了新進展,這讓我想到德拉克羅瓦說過的:「直到牙齒掉光,行將就木的時候,才發現繪畫的真締」。
以上是梵谷在1889年9月初寫給弟弟的信,是我綜合手上的兩本書,在同一封信重新組織過的內容。他把收割者比喻成死神,一一收割著待宰的人類,這個情景想來多可怕。由播種者到收割者,梵谷自覺療養院應該就是他的生命終點,開始想念北方的家鄉,才有這樣的意象。其實他在1890年5月離開療養院後,去到巴黎北方的奧維爾,這才是他人生最後一站,當年7月自殺。 梵谷的文字平順,比不上名家,也比不上德拉克羅瓦,恰恰也因為他個性上的難以融入世界,也才有大量時間作畫,及寫下大量書信,對相識最熟的人表白心跡,怎麼說呢? 以後印象派三個人來說,塞尚家裡有錢,他不用為錢傷腦筋,活到67歳,他想找的是在平面畫布如何展現多重視角的方法。高更曾經是股票經紀人,雖然散盡家財去畫畫,錢總是不夠用,但高更是有人格魅力的,走到哪至少都有人照顧他及幫助他,在與梵谷同住的一個月中,梵谷也發現高更很快就找到模特兒,而梵谷畫畫的十年過程中,經常為找不到模特兒而煩惱,在信中抱怨沒有模特兒,只好對著鏡子畫自畫像,他多的是自己一個人面對空盪畫室的時間,其實也沒什麼畫室,就是自己的房間。 所以這三個人中,梵谷是最坎坷,最孤獨的,27歳才立志畫畫,雖然相當勤奮,始終無法獲得肯定,對於弟弟的無償支援,也感到相當自責,再加上個性使然,注定進不了體制,想談戀愛,不論房東的女兒、寡婦表姐,都是單相思,只有妓女會理他,他不像高更具備天生吸引力,更不擅與手握話語權的人打交道,沒有貴人,他筆下縱然萬鈞重彩,都難以入世,我們的社會真有這種人,而且通常身懷絕技。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psNZ42QvnJs 梵谷只關注社會底層,礦工、農人等,來到阿爾以後,交到的朋友是郵差、醫生及妓女,他不是外向的人,內心的火熱只有畫筆可以發洩,再加上他的病態眼睛看到的扭曲世界,這些題材在19世紀末,人們剛好還不會欣賞,但是不遠了,進入20世紀,梵谷成名了。這是歷史的玩笑嗎?你能想像木訥的梵谷看到自己的作品大賣,回答記者問題的模樣嗎?歷史沒有如果。就因為梵谷已死,不再有新作,遺作才值錢,人們不會想要會降低價值的收藏,人們只會為弱者一掬同情之淚,展現自己可悲的慷慨,歷史劇本就必須這樣寫及這樣演。 梵谷現在的高度,到底有多少是因為他的人生悲劇,人們給予的同情票?還是他的畫作本身帶來的?很難量化。 梵谷的故事就是一個堅持到生命最後,自覺難容於社會的普通人,真的是普通人,只是多了畫筆及鋼筆,在此為每一個朝理想邁進的生命獻上祝福,也願我的名著導讀繼續做下去,謝謝。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