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溫士凱“為孩子好?還是在強迫孩子喜歡自己的夢想呢?”有感
2009/12/05 10:43:25瀏覽403|回應0|推薦2






讀完這一篇文章時,我會心一笑,很熟悉的話題,幾年前我先生和我討論過類似的話題。

但是,我覺得父母應該站在輔助的立場,協助孩子找到興趣,並且在經濟能力範圍內,配合孩子們的嗜好及能力,幫助他們達成的願望。

同儕的壓力確實存在,不論是父母間,還是孩子間。
我父親是個小學老師,小時後最怕遇見爸學校的同事,總有比較不完的話題。
受過這樣的苦,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也受同樣的罪。

我居住在美國東岸的一個小城市,華人卻不少,而且大部分是高教育水準,碩士學位比比皆是,甚至博士級的也不少,因為附近齊集很多高科技及研究開發公司。公立學校裡頭,也分得出來那些學校表現特別優異,華人子弟通常就集中某幾所明星學校。課外活動也很了不得,音樂、運動、美術及舞蹈,數學、寫作也都有;有些熱門項目,想找名師或口碑好的中心,就得排候補名單。

小朋友年紀小時,除非表現優異或顯出極高的興趣,否則父母不容易發現他們的天賦及喜好。但是這個年紀的孩子,可塑性和學習能力很強,我建議父母在經濟能力及時間許可範圍內,可以一次一項,依照孩子的喜好和配合度,讓孩子廣泛接觸不同的活動,你會很驚訝地發現他們的潛力無窮,當然有時候也會有氣餒的情形。

就拿我的老大老二為例,他們很小的時候,每週六去上中文學校,每次兩個小時的課。在農曆新年慶祝會上,有一個表演是大小孩組成的弦樂團,他們聽完後臉上的驚歎表情,讓我興起想讓他們試試的念頭。於是透過人情攻擊,花了一些時間等待,幸運地開始我們的小提琴之路。那年,我家老二還不滿五歲,跟著哥哥一起去拉琴。

學音樂是一條辛苦又漫長的路,這中間我們當然經歷很多的挫折,也曾經想放棄過。但是回首過來路時,我們並沒有刻意堅持,遇到瓶頸時,我們會一起討論前因後果,讓他們自己決定要不要繼續。
我們很幸運,遇到兩個很有愛心及琴藝精湛的老師,她們除了平時授課,也常常鼓勵學生到老人院或作季節性義演,除了技術上的學習,在人際上的學習也不少。

幾年前當我女兒在杜克大學附屬弦樂學校的音樂會上,以八歲的年紀當上中間樂團的首席時,那種感動是無可言喻的。她不是天才型,但是憑著喜愛和努力,她才得以站在那裡獲得掌聲。

即將邁入學琴的第十個年頭,我很感謝他們還持續這個學習,雖然他們兩個人誰也沒有打算將來靠音樂謀生。

這中間,他們也試過其他活動,游泳、足球、溜冰、芭蕾、繪畫‧‧老實說,投資不少,我們並沒有期望他們專精在某個領域上,但是身為父母,至少我們提供了學習的機會。大部分的活動他們現在已經沒有繼續了,但是我相信,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收穫不少。

朋友中的小孩,有上大學的,也有還在上托兒所的。不論哪家,每一位父母都是盡其所能栽培小孩;可惜的是,我也看過有些父母,對小孩投入太多的的期望,雖然不見得是為了實現父母的夢想,但是看著他們排得滿滿的課外活動,連暑假也不得喘息,讓我為那些孩子們感到心疼。

童年只有一個,一生只有一次。

我家老么,和哥姐差了好幾歲,看哥姐有做不完的功課〈不要誤會美國學制,雖說他們不必每天帶課本回家,也不用趕補習,但唸中學後,作業可是得花不少時間〉,他倒是每天快快樂樂地過日子。

我問他想學些什麼,他毫不思考地說,拉小提琴。
我想,耳濡目染下,他早就蠢蠢欲動了。看來,又要多存些基金了。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我很慶幸有機會陪他們一起分享和學習。
如果你願意,從孩子身上,其實可以學到很多,也會看到人性最純真的一面。

先不要預設立場,也不要操之過急,不要因為別人家小孩學了什麼,得了什麼而心急。
每個小孩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成熟度也不同,更何況,每家的經濟狀況不同。


比 較 ,是 永 遠 比 不 完  的。

太辛苦了,人生苦短,還有更多事值得你去做。








( 心情隨筆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