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太上道祖老子親自白話註解 《 道德經 》7
2010/06/23 14:03:53瀏覽5955|回應0|推薦1

太上道祖老子親自白話註解 《 道德經 》7

道體的德性--尊貴章第五十一
尊貴章第五十一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太上道祖演講集(太上老君降文, 天筆蔡生扶鸞)

  道為萬物之母,所以萬物皆從道體中而生的,但是萬物生出來以後,還要以「德」去滋潤他,這個「德」就是天地中的陽和之氣,這個陽和之氣能夠蘊育萬物使它成長。

  成長以後,才有種種萬物,可是這些萬物,本來就是由無形的「道」所生的,與無形的天地之「德」培育而成。所以我們看到這些有形的萬物之後,才知無形道德的偉大。

  但是在萬物生長以後,如果沒有四季寒暑的更替,陰陽的互換交流,則雖生長了萬物,也不能使萬物趨於成熟,所以勢之所在,就有了陽春之氣的培物,及寒秋之氣的逼物,這些四時的代謝。

  但是道雖然偉大,德雖是尊貴,卻不以偉大與尊貴而自命不凡,仍然以自然處之,可是它這樣的自然處之,反而得到永恆自然的尊貴了。

  所以道生了萬物,德滋潤了萬物,讓它們長大,又給它們撫育,又讓它們自立長成,又讓它們成熟,這些長養與覆護的大恩,「道」還不以為自有。

  像這些大有作為的事,它還是不仗恃自己的能力,雖然是萬物之主,但是它仍然不以主宰為自居。所以「道」實在是具有極深遠的至德呀!


道的本源--守母章第五十二
守母章第五十二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腹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聞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道身殃。是謂襲常。

太上道祖演講集(太上老君降文, 天筆蔡生扶鸞)

  天地萬物都有它的本源,這個本源就是「道」,「道」創造天地萬物,所以「道」是天地萬物之母。

  既然知道天地萬物是「道」之所生,就知曉「道」為母,物為子,道為體,物為用,所以現在的人只知物而不知「道」,是背道而馳呀!

  因此當你認識這個「道」以後,就要秉守這創造天地萬物的道,就是身亡的時候,也不會感到恐怖與危險,因為你已經回歸到「道」的懷中了!

  所以,如果不想讓精、氣、神外馳,就要塞住了人的慾望之口,閉住了人的大賊之門,就是「眼、耳、鼻、舌、意」。

  因此修道之人,如果能閉塞慾望之口與大賊之門,則一輩子受用不盡,不必動用多大的勤勞,自然可以成就大道的。否則終身不知閉住這聲色貨利之門,只知仗恃自己的才能,而喪心爭鬥於紅塵之中,那就不可救藥了。

  所以能夠察覺微小事物的人,才是明白大道的人,能夠守著柔弱之道的人,才是真正強勝之人。

  但是,明白大道還是不夠的,仍然須要迴光反照,使得心德內外相應,這樣才能歸於靈明覺悟之中。能夠這樣做的人,就能達到身心無掛,安然自得,更可說是已經習慣於實行大道了。


大道之行--大道章第五十三
大道章第五十三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惟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貨財有餘。是謂盜兮。非道也哉。

太上道祖演講集(太上老君降文, 天筆蔡生扶鸞)

  假使,我有一些智慧,要行於大道的話,還需要小心謹慎,因為不小心的話,還恐怕會走入歧途末路之中呀!這為什麼呢?因為我看到了大道本來就很平坦的,很寬大的。

  可是偏偏有些貪妄的人,他喜歡尋找小路走,這樣的結果不但無益,反而害了自己,這些都留給我很大的警惕!

  就以一些當朝的文武百官,為譬喻吧!朝綱都已經保不住了。百姓的田地也都已經荒蕪了,倉庫的稻米也已經快要沒有了。

  但是還有一些貪官污吏,尚穿著華麗的衣服,來顯示自己的尊貴。身上還帶著明亮的利劍,來誇耀自己的強悍,不但如此,更是一心追求美餐,美酒來吃喝享受,而且只顧自己的財貨有餘,更不去接濟別人。

  所以像這樣的做為,實在很不合乎大道的。


德的餘蔭--善建章第五十四
善建章第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太上道祖演講集(太上老君降文, 天筆蔡生扶鸞)

  天地之間,如果建立有形的東西,容易被拔去,購置有形的物品,容易被取走,因此唯有善於建立道德的人,才不容易被拔去,不容易被取走,這為什麼呢?

  因為道德是建立於無形的心中,所以沒有形體讓力量拔去,也沒有其他的力量,能讓無形的道德脫落。

  所以能夠在生的時候,行乎道德的人,他死了之後,仍然有社稷宗廟,讓子子孫孫祭祀,代代相傳不絕,因為他的德,實行於身,所以他的善德,才有如此的完美。

  所以說,一個有道德的人,他修德充實於身的話,必能使家人得到德的餘蔭。

  如果這個有德望的人,德化於鄉里之間,則鄉里之間必然能夠得到教化上的長處。

  如果德化於國家的話,這個國家也必然會得到興旺。

  如果德化於天下的話,也一樣能夠感召天下。

  因此我明白以上這些道理之後,我就以自身的身心體悟,去視察別人的一切作為。

  以自己的家庭教化,去觀察別人的家庭教化。

  以自己的鄉里教化,去觀察其他的鄉里教化。

  以自己的國家教化,去觀察其他的國家教化。

  以現在的天下教化,去觀察未來的天下教化。

  所以我何以知道天下的變化情況呢?就是以上的道理推究而得的。


德性深厚的人--含德章第五十五
德章第五十五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太上道祖演講集(太上老君降文, 天筆蔡生扶鸞)

  包含德性深厚的人,就好像天真無邪的嬰兒一樣,那麼的無知無識,那麼的順天自然。別小看這些嬰兒,雖然筋骨柔弱,可是當他握起小拳來,卻是非常的硬朗。

  他雖然不懂得男女之間的情慾,更不懂雌雄之間的交合,可是他的真陽之物,卻能經常勃起,這就是他的真精已達到極點的表現啊!

  你看他終日的號哭,而聲音仍不沙啞,這就是他保守太和之氣,已達到極致的表現啊!

  因此由以上的舉動,我們可以知道,我們不能保持這些太和之氣,就是我們慾心動而神亂,瞋心動而氣耗,情心動而精散,這就是我們不能返回先天真常之道的原因啊!

  如果能夠知道真常之道的人,可算是明白誰是真我的人,能夠明白真我的人,他的心自然能夠像秋天的月那麼明亮,像晴天中的潭水那樣明淨。

  所以,這種人,也是明智的人。這種人,也自然知道,保養先天太和之氣,以增益長生之道,能夠增益長生之道的人,就是吉祥的人了。

  但是,現代的人,往往不去保固先天的元氣,反而妄動暴躁,自以為很剛強的樣子,其實這都是不對的舉動。

  因為你妄動暴躁,這都是勉強的行為,勉強的行為,總是支持不久。支持不久,就好像萬物的強壯終究會老了,老了不是早日邁向死亡之道嗎?

  所以這都是不合乎「道」的舉動呀!不合乎「道」的舉動,就要早日自我滅亡了。


悟道的人--道貴章第五十六
道貴章第五十六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太上道祖演講集(太上老君降文, 天筆蔡生扶鸞)

  真正悟到「道」的人,心與道合,可是卻難以用言語表達,就像釋佛所說:「無法可說,是名說法。」達摩祖師所說:「達摩東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工夫,若要紙上尋佛法,筆尖醮乾洞庭湖。」可見「道」是如何的微妙了。

  可是偏有一些好於炫耀自己的人,喜歡在大庭廣眾,高談闊論,行為乖張,高傲自取,其實這種人,反而是不知「道」的人。

  所以有道的人,他首先塞住了,他的口舌紛爭。關閉他七情 ( 喜、怒、哀、樂、愛、惡、慾 ) 六慾 ( 色、聲、香、味、觸、法 ) 之門。挫折他鋒芒又高傲的銳氣。這一切才是解脫紛擾煩惱的方法。

  同時有德之人,他毫無高傲之心,就是有功於眾生,可是他的心與眾生的心,仍然能夠像燈光與燈光在一起的時候,那樣的混合。那樣的不矜奇、不立異、不粉飾,隨俗同塵。他的作為沒有一點特殊的地方,使人感到特別,反而與人共同相處。

  但是這種人,你想親近他,其實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心同虛空,是不染情慾的,你想疏遠他,也是很難的,因為他慈悲為懷,關愛世人,使人難以捨棄他的恩德。

  你想利益給他,其實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他為了世人而淡然無慾,只是抱著「取之眾生,用之眾生而已」。

  你想加害他,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他有解脫的心,能夠超出生死的假相。

  你想貴重他,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他不貪慕榮華富貴的虛名地位。

  你想輕賤他,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心靈中時時懷有如瑰寶般的牟尼寶珠。

  因此,外在的形象,以及褒貶毀譽,都不能打動他本心的自在,所以這才是天下最尊貴的人了。


治國之道--治國章第五十七
治國章第五十七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無事而民自富。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欲而民自樸。

太上道祖演講集(太上老君降文, 天筆蔡生扶鸞)

  治理國家要以正道的方法,不要以奇巧的方法。只有在用兵的時候,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用取巧的方法。因為治理天下,要使百姓平安無事,才可以取得天下百姓的心。我為什麼知道這個道理呢?就是以下的道理,給我的啟示。

  比如,治理國家,如果發佈禁忌太多的政令,就不能便民,人民就無法順利的工作,無法順利工作,農、工、商、生產就要少了,所以人民就會越來越貧窮。

  如果人民擁有太多利害的殺人武器,打殺的事件,自然就多,因此,要治理人民,就會愈感到混亂。

  如果人民有技巧的居心時,一些邪惡又奇怪的事物,就越來越多。

  在法令設得很多的時期,就是道德仁義失落的時候。道德仁義失落的時候,盜賊恐怕就要越多了。

  所以,上古的聖人曾說:只要我渾全天理,順天應人,人民就會自我約束,自我導化。

  只要我虛心恬淡,不妄動,不縱慾,人民就會自然歸於清正。

  只要我不施禁忌太多的政令,去擾動百姓的行動與安寧,就是便民,然後人民自然康富。

  只要我不貪慕享樂,人民自然也會歸於純樸。


治國方針--察政第五十八
察政第五十八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太上道祖演講集(太上老君降文, 天筆蔡生扶鸞)

  治國的方針,若能以寬大為懷的胸襟,人民反而過得淳樸安定知足。治國的方針,若是私智自用,嚴刑苛罰,人民反而狡詐多端,憂慮不安。

  因此,災禍的裡面,已經隱藏了幸福的到來,譬如說,發生過災禍的人,才知道幸福的可貴,因此才知行功立德,去追求永恆的幸福之道。

  幸福的裡面,也潛伏著災禍,比如說,沒發生災禍的人,他不知珍惜幸福,反而為非作歹,奢侈浪費,造下罪業,一旦因緣成熟,災禍就要臨頭了。

  但是,像這種禍福循環,物極必反的道理,有誰能夠了解他的究竟,有誰能在無形中去認識這些真理呢?

  所以,人心不古,本來是正直的道理,人們卻認為那是奇怪的理論。本來是善的教導,人們卻認為那是妖怪的行為。

  因此,世人迷昧於邪正善惡的分別,這種日子,已經很久了。唯有聖人,他為人的方針,能夠在保持方正之中,又沒有銳利的稜角,去割傷他人。

  他為人清廉,可是在處事方面又很厚道,絕不疾惡太嚴,或苛刻太甚。

  他為人正直,可是絕不直率得過於放肆。

  他心性光明,可是絕不炫耀他人。這就是聖人德性深厚的原因啊!


治人事天--長生章第五十九
長生章第五十九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太上道祖演講集(太上老君降文, 天筆蔡生扶鸞)

  治理世人,以及事奉上天,最好的方法,就是精神不妄洩。因為精神不妄洩,就能夠心德全備,心德全備,就好像回復到自己的本性。

  像這種事,就像每個人起床之後,要穿衣服一樣,是首要的事,所以起床穿衣服,也是我們早已習慣的事,而且每個人一生當中,都是不斷的做。我們的德性,如果能像起床穿衣服一樣,累積下來的德性,一定是深厚的。

  一個德性深厚的人,他要治理人,要事奉上天,就沒有不能勝任的。既然是沒有不能勝任的,就難以估計他力量的極限!

  像這種力量難以估計的人,也就可以擔負治理國家的重任了。有這種人來治理國家,就像國家的褓姆一樣,能夠率天下以道,治理天下當然可以長久了。就好像根深牢固的樹,就能結出結實的果子。

  如果以這個道理,去實行於修身養命方面,這種人無形的生命,也可以長久的生存在人們的眼前,讓人崇敬奉養朝拜,因為治國與修身是一樣的道理呀!


純樸祥和的世界--治大國章第六十
治大國章第六十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惟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太上道祖演講集(太上老君降文, 天筆蔡生扶鸞)

  治理大國家,就好像在烹煎小魚一樣,不能常去翻動它,否則就會將一條魚煎得破碎不堪。

  治理國家也是一樣,不要常常去變動政策,否則人民也會被政策的變來變去,而難以適應,感到煩悶。所以這都是,為政的人,因為失去誠信,使人民對遵守法律,也失去信心的結果。

  因此,為政的人,如果能以「道」的無為、清正、誠信,去治理百姓的話,自然能夠達到和氣致祥的目的。

  連惡鬼的作亂,也難以顯出神奇的靈應,非但惡鬼難以顯出神奇的靈應,就是威靈的神明,也不會去傷害人,因為百姓都是善人,神愛善人,尤所不及,怎會去傷害人呢?

  所以,非但威靈的神明不傷害人,就是聖人在世的時候,看到人民善氣祥和,他也不必慨嘆「人心不古」,更不必使出──浩然正氣,去傷害一些為非作歹的偽君子。

  因此能夠達到,無形的鬼神,與在世的聖人,都不傷害人,這就是天下德性感交時候,也好像天下之人,都回歸到本來天真與純樸的世界裡,那樣的祥和與清靜。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shing&aid=4157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