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太上道祖老子親自白話註解 《 道德經 》6
2010/05/24 11:50:57瀏覽9358|回應0|推薦0

道的尊貴--聞道章第四十一
聞道章第四十一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德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太上道祖演講集(太上老君降文, 天筆蔡生扶鸞)

  上等的賢人,因為根基深厚,見識超群,志量廣大,所以一聽到「道」,就志與道合,努力的去實踐。

  中等根智的人,因為見識不足,對道的認識不清,所以雖然有緣聽到道,也有慕道之心,但是道心總是不能持續長久。

  下等愚頑的人,因為見識淺薄,不知「道」為何物,而且本性迷昧,貪享慾樂,所以一聽到「道」就哈哈大笑。

  哈哈!如果這些愚昧的下等人,不笑的話,還不知「道」的尊貴在於何處。

  所以在古時候,有些先見之明的,立下了一些含有哲理的言詞,如下:

  一、明白大道的人,他的作為必是機智全無,意念清淨,這種人因為大智若愚,所以從外表看來,好像很愚昧的樣子。

  二、行道的人,因為不作有為之事,不逞勞心勞力之能,事事讓人三分,不敢先進於人。

  三、有道有德的人,因為心與道合,不作衿異之舉,不說衿奇之言,不分富貴貧賤,很平實感。

  四、上等道德的人,心量廣大,涵受一切,如空谷一般。

  五、心裡潔淨的人,像明月當空,像蓮花出於污泥一樣,雖然他們純真貞潔,可是他們仍不計較得失是非,好像受辱的樣子。

  六、有廣大的德行的人,常常不自以為有德,所以仍然很謙虛。

  七、建立廣大功德的人,他常常不向人誇耀他的功德,暗地裡去做,不想讓別人知道。

  所以說,聖人的心量,是廣大無邊的。世上要完成一件大器物,必須經過很長很長的時間才能完成。要成為一個偉人,也是一樣,必經時間與人格的考驗,才能得到真正的成就。


道的造化--沖和章第四十二
沖和章第四十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人之所惡。惟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太上道祖演講集(太上老君降文, 天筆蔡生扶鸞)

     道的造化總原理是這樣的──道為萬物之本,但是道本無名,強名為「一」,由一而分為二,則是有了陰陽,有了陰陽,自然天地定位。就是「二」的數,有了「二」數之後,就開始有了對待,有對待必有兩端,如善惡分別,有兩端必有中間的中心處,所以「二」就開始成為「三」數。所以易經的數理,就以「三」為生數,而演變的。

  萬物造化有生生化化之妙,以人身比喻之,如眼有虛靈而能視,耳有虛洞而能聽,鼻有虛孔而能嗅,口有虛空而能吃,意有虛魂而能思,心有虛竅而能應。

  因此表面上看來是受損的,實際上是得益的,在表面上看來是得益的,實際上是受損的,如國君以「孤王、寡人」自稱是損的,反而得到天下人民的歸心。

  如果國君以驕傲自滿來誇示天下的話,反而會受到天下人民的眾叛親離。如桀紂將天下視為己有,驕滿自大,雖有天下,而天下反叛之,就是一個借鏡了。

  這是古代聖人所教導的遺訓,我也就拿這個來教導別人。也就是人生在世,應體悟大道而行,不可仗恃自己的力量,稱強霸道,向人誇耀,否則會得到不到善終的。

  所以我將以上這些巧妙的道理,當成父親教導我一樣,永遠的記住它。


柔勝剛--至柔章第四十三
至柔章第四十三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出於無有入於無間。
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天下最柔弱的東西,就是「水」了,可是它雖然很柔弱,反而能夠穿山透地。

  又如「無形之氣」為比喻吧!它能載運各種星球,所以這些無形柔弱的力量,往往能勝過有形剛健的物體。

  又好比聖人是柔弱的,他常以身作則,身體力行,這種身教勝於言教的無言之教,反而勝過其他的教育。

  又比喻天下的母親是柔弱的,可是世人無不是從母親的懷裡生長出來的。

  所以無形柔弱的力量,外表看來是不中用的,但是它是最偉大的。


身與名--知止章第四十四
知止章第四十四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
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身外的聲名,與身內真我的生命,那一樣應該親近呢?

  身內真我實質的生命與身外多餘的物質,那一樣應該重視呢?

  得到身外的聲名,與失去真我永恆的生命,兩者之間比起來,那一樣貴重呢?

  所以說,過分的貪求物質與名利慾望的人,必定要勞心勞力,大費精神,而失去越大。

  貪財利祿的人,必定喜愛寶貴的珍品,但是珍品藏得越多,反而招人嫉妒怨恨,身遭橫禍。所以知足的人,他的心就減少貪求,身心自然超於無憂無慮之間,如此的話,更遠離了羞辱侮蔑之事了。


清靜自然--清靜章第四十五
清靜章第四十五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寒勝熱。靜勝譟。清靜為天下正。

  大有成就的人,反而謙虛待人,這樣的謙虛作為,在凡人的眼光中,就好像尚未完滿的樣子,所以看起來好像有點缺失,其實這種人,才是大有成就的人啊!

  但是能夠達到這種境界的人,有些人看來好像不值得學習,可是他的一切功用反而沒有絲毫的破壞,因為別人反而會更尊敬他,更崇拜他,更擁護他,更聽從他。

  因此在聖人的眼光中,能夠達到功德大盈滿的人,心境就像虛無一樣,心裡反而什麼也沒有得到。可是他的作用,反而生生化化,沒有窮盡啊!

  就好像正直的人,反而能包容一切,所以有時在外表看起來,就好像受委屈一樣。而巧妙的人呢?

  就好比聖人的心,根本毫無貪得的機心,也沒有多餘的做作與行為,但以凡人眼光看來,就好像他們都是很笨拙的人一樣。

  所以說,對宇宙萬物有深深體悟的人,此種人,應該是最有辯解的人,但是反而悟在心中,難以言喻,就是有時候他講出來的大道理,別人也不知道他在講什麼,因此大辯論的人,反倒像不多說話的人。

  人在急躁生氣的時候,只有幾分鐘的時間,不能長久,就像大風大雨一樣,雨過仍然天晴,風過仍然平靜,所以平靜還是勝過急躁的。

  所以說清靜無為,才是天下人民所應該追循的目標,因為這樣能使萬物各得其所,人民各得其歸,天下自然就太平清正了。


天下有道與天下無道--知足章第四十六
知足章第四十六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天下有道的時候,國泰民安,人人知足,這個時候,能夠用來戰爭的馬,都可以讓他在田野之中,糞田施肥,清閒自在。

  就好比有道的人,身心泰然,沒有心猿意馬胡亂奔馳之患,以中正之道立命,以和煦之氣養身,自然清靜無事了。

  但是,一旦到了天下無道的時候,人人貪得無厭,這個時候戰亂難免要發生了,因此,兵馬也都要生死於荒郊野外了。

  就好比修道的人,如果不守清靜無為的話,時時便會產生貪得 無厭之念,導致心上之「刀兵」橫出,性中之「意馬」胡闖,不得一時的寧靜。

  這個時候三魂七魄,盡成魔君之輩,時時擾亂;五臟六腑,盡為交戰之場,神無一刻之守舍,心無暫時之安閒,此就是人心無道之時,因此,性命怎能長保呢。

  由此看來,天下罪惡之大的,還不能超過這些多思的慾望。如兄弟鬩牆,朋友反目,覆宗滅族之事,皆是一念之微所害,就好像星星之火雖微,卻可以燎原廣闊。

  所以說修行之人,先要止念,念頭如果不止,雖是日夜不眠的一心求道,但也只不過是勞形而已,因此學道之人就是受了「慾望與不知足」所害。

  所以說,知足之人,無所不足,無往而不泰然,因為不求身外之物,反得身中「自性之寶」,如此之人,還有什麼可貪求的呢?


自然的原則與定理--天道章第四十七
天道章第四十七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天下總有一個原則與定理,聖人就是能夠體悟這個原則與定理,所以天下雖然很大,但還是離不開這個原則與定理,所以聖人不必走出門戶,就可以完全知道天下的一切事物了。

  因為宇宙天地之間,不過是陰陽動靜而已,陰陽動靜,不過是無極太極之理而已,聖人盡其本性,就是盡其天道,所以聖人之本性,就是行其天道。

  但是凡夫之人,則不同,每每要以自己的眼睛,來了解天下的事物,而不知天下的事物是不可窮盡的。

  所以凡夫俗子費盡了畢生的精力,走遍天下,迷於身外之見,反而更迷失了自己的本性。

  所以是走得越遠,知道的反而越少,因為自己越遠離了本性,受到外物之染的原因呀!

  所以說,聖人他反而不必走遍天下,自己只求淡然無欲,但他仍然可以知道一切的,何必跑到很遠的地方去搜尋身外之物呢?眼前就是法界了,心上圓明的人,自然可以洞見一切。所以聖人不必行遠而可知一切啊!

  所以也不必視察外界,就可以說出自然法則的名目了。也不必去多餘的造作,只要盡己之性,自然而然就完成聖業了。


無為的妙處--日損章第四十八
日損章第四十八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故取天下者。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一個人如果是為了學問求知見的話,是有益的,但是這種「益」只是短暫的,而學道就不同了,因為學道是要損去了知見,除去了情慾,更要排除了妄念,及名利虛華一併丟棄,這樣物我兩忘,私慾淨盡之後,就是達成無為的境界了。

  有了無為的境界,就是無所不為了,可是這個「無為」,其中隱藏著深妙的玄機,是動中之靜,靜中之動的無為,是虛中之實,實中之虛的無為。

  譬如天之無為而四時能行,地之無為而萬物能生。因此人與天地合為三才,如果人能無為,真性了然,萬物的造化,無不在身心之中,此是人之無為的妙處。

  所以要得到天下,如果以私慾之心,或是仗恃自己的力量,去取得的人,那麼將不可得。

  所以一個真正體悟大道的人,他會以道德仁義去取得天下,如古時候的「堯、舜、禹」這些聖人就是一個榜樣,不但取得天下,又取得天下人民的心,這才是真正的取得天下。

  而「秦始皇」就不同了,他以私慾的作為,想將天下納為己有,其實這種作為反而使人痛恨,使天地神祗不悅,所以像這種取得天下的方法,是不足以效法的。


聖人之心--德善章第四十九
德善章第四十九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聖人之在天下。怵怵焉。
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所以說聖人的心,是隨其百姓的心態習俗,隨宜制化的,他不以一己之見教人,更不以私見或是分別之心待人。

  所以聖人既然無分別之心,那麼看到善良的人,或是見到善良的事情,聖人也以仁慈之心去親近他,看到不善的人,見到不善的事情,聖人也一樣以仁德之心去感召他。

  而且聖人在待人接物方面,皆以誠信待人,無論是守信的人,聖人他這樣對待他們,連一些沒有誠信的人,他也是一樣以誠信對待他們,使這些不誠信的人,能因受到聖人的德性感召,而歸於誠信,這就是聖人的德信啊!

  所以聖人生活於天下之間,每每為天下的百姓,因為不知泰然自處,更做出悖理越軌的醜事而擔憂,及感到恐懼不安,所以聖人何等的慈悲,他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而渾濁了自己清靜的性體。

  因此聖人有這麼大的慈悲心,所以天下的百姓皆以他為依歸,時時的仰望著他,想聽聽他的話,聽聽他的道理,想看看他,看看聖人的慈容。

  所以聖人有這無上的德威,他看到天下百姓,就像看到自己親生的小孩一樣,去教導他,去感化他,這就是聖人可敬之處啊!


出生入死--生死章第五十
生死章第五十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
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人與萬物一樣,凡出生於世,就有死去的一天。

  可是人生存在生與死之間,分為三種:

  第一種人,是小孩正在生長的年齡,這種現象,在十個人當中佔有三個。

  第二種人,是老年,將死的年齡,也是十個人當中,有三個。

  第三種人,是在中年的時期就轉向死亡的人,像這種人,也是十個人當中有三個。

  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因為這種人,他嗜慾太深了。自奉太厚了,常常因謀求衣食而勞累了生命,所以反而傷了生命,因此很早就歸向死亡之路了。但是聽說很會攝養生命的人,這種人大概十個人之中,還不到一個人吧!

  這種人他了解真正的生死之道,所以他不屬於生,也不屬於死,他超越了生死的假相,所以他生在世也不感到可喜,就是死了也不會感到悲哀,因為他已領悟到,真我的生命是不生也是不死的。

  所以這種人在陸地上走的時候,好像不會遇到一些犀牛老虎之類野獸,就是遇到這些野獸也不會去傷害牠,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聖人慈懷愛物,不傷害萬物,就好像動物園的園丁一樣,他了解動物的心,動物也了解他的心,所以就不會被傷害了。

  而且這種人即使走入了戰場,也是出入無妨的,因為一個有聖德的人,不但是將軍敬畏他,連兵卒都敬畏他。

  因此以上所說的,犀牛雖然兇悍,卻不以角去攻擊他。虎雖然勇猛,可是看了這種人,爪子也好像失去了作用一般,連兵卒作戰的刀器,看到這種人,也都不知道攻擊了。

  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聖人早已把生命託付給天地了,因此他把假我的肉體早已看空了,在「我空」之下,豈有死亡之理呢?所以也就沒有所謂的仇視與野獸這類的敵人,因為他已把萬物看成一體了。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shing&aid=406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