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太上道祖老子親自白話註解 《 道德經 》3
2010/04/04 16:54:55瀏覽15307|回應0|推薦2

太上道祖老子親自白話註解 《 道德經 》3

「無」的用途--道德經虛中章第十一
虛中章第十一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太上道祖演講集(太上老君降文, 天筆蔡生扶鸞)

  車輪要三十支徑木,插入中間的軸心,這個車輪才有作用。

  製造盛物的器具,要留個中空的地方,這些器具才能盛物。建造房屋,開鑿門窗,要留個空間才能住人。所以說,有形的東西是給人方便使用的,無形的空間,才是活動的地方,如天與地之間是中空的,可是中空才能讓萬物來去無阻,通行無礙。如天與地之間,沒有這個中空的地方,萬物就沒有活動與生化的餘地了。


追求外在的人--道德經為腹章第十二
為腹章第十二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太上道祖演講集(太上老君降文, 天筆蔡生扶鸞)

  追求外在的形色,將離去本性的靈明,譬如──聲色貨利本是身外之物,但是受到眼睛物欲的影響,就會流逸奔馳,因此,五色使人的本性趨於迷盲,就是這個原因。

  貪求外在的聲色,也會使人本性蒙蔽,一旦蒙蔽了本性,正法的聲音就難以聽入心靈之中,像這種人不是好像耳聾的人嗎?

  人一旦貪求食物的滋味,本性便被味覺所惑,所以五味常使人的本性流逸奔放,而不知本性之中,淡中有味,如子曰:「飯疏食飲水,而樂在其中」此就是真味也。

  如果人無所事事,每天騎著馬追逐鳥獸,打獵競技,像這種人將會使自己瘋狂於鬥爭之心,導致身心不寧,而迷失天賦之本性。

  擁有珍貴寶物的人,常使自己行動受到妨礙,而且過份追求虛榮的人,往往會不顧節操,而身敗名裂。

  因此聖人知道物慾之害,所以在為人處事方面,就不去強求物質的享受,一心一意,常養性中之腹飽,不受外物而亂心,就是這個原因呀!


寵愛與羞辱--道德經寵辱章第十三
寵辱章第十三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
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可以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可以託天下。

太上道祖演講集(太上老君降文, 天筆蔡生扶鸞)

  世人皆注重於寵愛與羞辱的差別,所以一旦遇有外來的寵愛或是羞辱,就感到驚慌而不知所措。

      而聖人就不同了,他對於別人的寵愛,就好像我們有這個身體一樣的禍患,因為人身是四大 ( 水、火、風、土 ) 假合。
  為什麼不想受人寵愛呢?因為寵愛就好像功名富貴,有一天恐怕又要失去,而羞辱就好像被辭職的人,將要受人嘲笑。

  又為什麼有身體是禍患呢?因為人生在世,有了此身,便有生、老、病、死之苦,所以聖人便將這個身體當做禍患,因此他將別人的寵愛與羞辱,就看成我們有這個身體一樣的禍患。

  所以有道的人,他雖然得到尊榮的地位,但是他不視為自己的榮耀,因為他認為自己的尊貴,就是天下人的尊貴,自己的榮耀,就是天下人的榮耀,像這種有道之人,我們才可以把天下交給他。

  因此如果有人,貴重自己的身體,但並不是為了貪享榮華富貴,而是為了拯救天下眾生的大任務,像這種人,我們也可以將天下託負給他。


無相、無聲、無形--道德經道紀章第十四
道紀章第十四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恍惚。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太上道祖演講集(太上老君降文, 天筆蔡生扶鸞)

   看不出什麼東西,就叫做「無相」。

  聽不出是什麼聲音,就叫做「無聲」。

  摸不著的東西,就叫做「無形」。

  以上三樣,無相、無聲、無形。就是道體的微妙,所以世人是看不見,聽不到又摸不著,因此道體是不可思議的。

  雖然「無相、無聲、無形」的理論可以分開來說,可是它的本體,其實還是混合的。

  而有形的世界就不同了,凡是有一邊明的,就有一邊是暗的,如上面是明的,下面就是暗的,而道體的微妙就不同了,它上面不是明的,下面也不是暗的。

  它綿綿不絕充塞於天地、宇宙之間,似乎是有個物體又難以立言。

  因為它畢竟是非常虛無的東西,雖然它生長了萬物,但又好像不是它生長的。這就是沒有形狀的「形狀」,沒有物體的「物體」。

  所以有人說道體為恍惚不定的,是好像有,又好像沒有的。

  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因為如果你想在前面去迎接道體的話,根本也看不到它的前頭。你要是想在道體後面跟著它,你還是看不到它的尾巴。

  因此聖人就是秉持著,這古始以來就存在的道,去治理世間的一切。所以我說能夠知道古始之道的人,就是能知道「道」的系統的人,因為這個系統,就是道的綱紀呀!


古代的有道之士--道德經不盈章第十五
不盈章第十五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容。渙兮若冰之將釋。
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
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太上道祖演講集(太上老君降文, 天筆蔡生扶鸞)

  古時候的有道之士,他們的靈性是微細奧妙的,他的本性是永遠通達的。這都是外人難以窺測,難以了解的玄機。就是這樣難以窺測他的玄機,如果要去描述古時有道之士的話,也只能勉強形容而已。

  比如他們在處理事物方面的行動,絕對不會急迫衝動,就好像古時候的「豫獸」一樣,一定要等到冬天河水的冰結凍了,才敢走過,否則未等到河水結冰,就魯莽走過去,不是等於自己去送死嗎?

  他慎獨的工夫,就好像古時候的「猶獸」要下山一樣的謹慎,不敢擾動山下村莊的百姓,否則牠的生命就危險了。

  因此古代的有道之士,他為人恭敬的樣子,就好像身為主人禮遇貴賓一樣的謹慎,不敢輕舉妄動。

  在心性清靜方面,他對一切外緣的干擾心不染著,就好像春天的冰,自然的解凍散開一樣。

  因此他心中淳厚的本性,就好像一塊木頭尚未雕琢一樣的樸實無華。心胸的開闊,就好像空曠中的山谷,能夠虛受一切,涵容萬物。並且他有大智若愚的美德,將自己混合在污濁的水中一樣。這就是聖人不自以為自己是聖人,所以才能成為聖人,凡人自命不凡,所以才越像一個凡人的道理呀!

  所以,誰能像他們 ( 古時有道之士 ),在動盪之中,還能除去心中污濁的惡水,使他慢慢的澄清呢?誰能在安定自守之中,久久以待,使體內的清正之氣發動呢?

  因此能夠保持以上這章道理的人,他一定是虛心知足的人,不自滿,不自傲的人。就是因為他不自滿,不自傲,只是為了世人著想,反而使自己得到永生之道。


致知的極點--道德經復命章第十六
復命章第十六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日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太上道祖演講集(太上老君降文, 天筆蔡生扶鸞)

  如果人能夠致知,達到虛無妙境,虛空妙有的時候,便可達到大智慧的極點,又能誠心誠意的守靜達到最高止境的時候。那麼萬物的生長、孕育、死亡,我們就能夠從無形的氣胞,觀察到有形的物體。

  又能從有形的物體,觀察到無形的氣胞,這些生生化化的過程,我們不難去發現它,週而復始,循環不息的奧妙。

  因此雖然萬物是眾多的,但是最後還是要回歸到生命的根源。所以萬物回歸到自己生命的根源,就叫做「靜」,靜也就是回復到自己真我的生命。回復到真我的生命,才是真正的長生。

  知道什麼是長生的人,可說是明白什麼是「假我」,什麼是「真我」的人。如果不明白靈性不滅的人,大多是胡思亂想或是異想天開的人,因此容易輕舉妄動,一旦輕舉妄動,往往就要招來災殃了。

  因此想珍惜真我的人,他能容受一切,無所不包,所以這種人的心胸開朗,更是大公無私的人。像這樣至公無私的人,就會將挽救蒼生視為己任,這就是聖人了。

  所以聖人也稱為「王」,既然是王,必然是順天行事了。能夠順天行事,就合乎真常之道了。能夠合乎真常之道的人,就是假我的肉體死了,也不會墮入六道輪迴了。


國君的治世--道德經知有章第十七
知有章第十七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猶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太上道祖演講集(太上老君降文, 天筆蔡生扶鸞)

  上古時候,有德的聖君,行不言之教,處無為之事,使天下百姓不知不覺的自化,如此人民暗受聖君的恩賜,仍然不知道有聖君的存在。

  再其次的賢明國君,雖然不能像上古的聖君一樣淳樸無為,但尚能以德教化百姓,親近百姓,如此仁德的國君,還能得到天下百姓的稱讚頌揚。

  再其次的時期,再其次的國君,他教化百姓,就以刑政與賞罰去治理人民,這時候的人民,就知道畏懼國君了。

  最差一等的國君,就無道無德了,他只會以權術愚弄人民,所以人民也就開始輕視侮辱國君了。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這種國君本身的誠信不足,所以人民也就不相信他呀!

  因此想要達到上古淳樸的治世風氣,首先必要先尊重他的號令,誠信他的語言,使人民都能安居樂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人人都能順利將自己的事做好,這種國君的治世,才可算是大功告成了。可是大功告成之後,人民還是不曉得這是國君的功勞,反而說:「這是很自然的事嘛!」所以這種國君的治世,才是最上等無為的國君呀!


仁義與孝慈--道德經四有章第十八
四有章第十八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
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太上道祖演講集(太上老君降文, 天筆蔡生扶鸞)

  很多事情是很巧妙的,不相信你看,當大道難行於世的時候,才顯出仁義的可貴,大道普行的時候,反而現不出仁義在什麼地方,也不知什麼叫做「仁義」。

  就好像上古時代,人心純樸,順天行事,大道普行,到中古時代,大道就漸漸難行於世了,因此至聖孔子看到大道就要廢棄的時候,便大力提倡「仁義」。這也是大道廢棄以後,才出現的「仁義」呀!一旦到了科學越發達,社會越文明的時候,人心越奸巧虛偽,到那個時候,人民也不遵守仁義道德了,因此,投機取巧,欺詐攻訐的事,也就層出不窮了。

  當六親和的時候,雖然有孝慈的人,但因為六親祥和,就顯不出有什麼孝慈。而且因為人人孝慈,則不知誰是孝慈,一旦在六親不合的情況下,倘若有人還能行孝慈的事,這就難能可貴了,而且更能顯出這個人的孝慈。

  有忠臣必有奸臣,但是在天下太平的時候,就顯不出誰是忠臣,誰是奸臣,一旦到國家戰亂的時候,奸臣則賣國求榮,忠臣便盡其無私之心,捨身報國。成為萬古不朽的忠臣之名。因此是「國家昏亂,有忠臣」。


道德經--樸素章第十九
樸素章第十九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太上道祖演講集(太上老君降文, 天筆蔡生扶鸞)

  真正的聖人,不自以為聖人,如至聖先師孔夫子,在世的時候,以聖人之行,但不以聖人之名自居,反而使他的聖名長久,就是因為他能夠棄除智巧的心機,順其自然,反而能夠讓人民學習他的言行榜樣,這對人民來說,是利益百倍的。

  在力行仁義的時候,也是一樣,不必刻意去標榜自己,能夠這樣的話,人人才能回復到孝慈的自然本性。比如說,人人都不以奸巧的手段去騙人,那麼其他的人,就不會起盜賊之心了。

  以上這三種理論,有些人認為是多餘的,是難以感化天下的。所以我就另外傳下一種啟示,來教導天下的百姓。就是持守樸素純潔,少思寡慾,回復到純真的本性。


視萬物為一體---道德經食母章第二十
食母章第二十
絕學無憂。唯之於阿。相去幾何。善之於惡。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儽儽兮若無所歸。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眾人昭昭。我獨昏昏。眾人察察。我獨悶悶。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所止。
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太上道祖演講集(太上老君降文, 天筆蔡生扶鸞)

  你看只要斷絕奸巧的心思,反而使人沒有分別計較的憂愁。

  比如在接待對話之間,輕輕和氣的回答「唯」,和不耐煩忿怒的回答「啊」,這兩句話同樣是聲音,相差沒有多少!可是在別人聽到耳裡的感受就不同了,一種是覺得良善的,另一種就覺得惡意的。

  所以只是一句話的應聲回答,良善與惡意,就很明白的表露出來,相信每個人都覺得很可怕,我也一樣,不能不怕呀!

  可是世人不修心德,心田寶地都好像荒廢的田園一樣,忿恨貪慾的雜草到處叢生,不去修剪。

  這種貪慾無厭的樣子,就好像要參加豐盛的筵席一樣,很想嚐試。又像春天登上高台,遠眺風景一樣的愉快。

  唯有我的心境淡泊恬適,心清意定。就好像嬰兒在母體的懷抱中,好像動,又好像不動,沒有思慾,也沒有煩惱,像這種不沾染世俗的樣子,又好像無所歸的遊子一般。

  不像世人經常自得意滿,尤其在追求功名利祿的時候,就好像有用不完的才智與能力。而我的才智與能力,就好像遺失一樣,心境之中空空洞洞,我真像愚人啊!是那麼的無知無識,渾渾沌沌的。尤其世人的眼目,謀慮多端,就好像很精明銳利的樣子。唯有我昏昏昧昧,像無知的小孩。

  還有世人斤斤計較的樣子,就好像很會分別。唯我像沒有知識的人,不知道怎樣去分別與計較。哈!我的心,恬淡寧靜,就好像大海一樣的深闊廣大。像風一的飄搖自在,不執著一定的住所。

  世人都仗恃自己聰明才智,以為自己很有作為。而我呢?就像一位愚頑又鄙陋的粗人。唯有我跟世人不一樣,是因為我一心以道為重,視萬物為一體,就好像時時要吸食母乳的嬰兒一樣。得到母乳,性命可全,失去母乳,性命就難保了呀!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shing&aid=391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