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心內求法
2008/11/30 12:12:41瀏覽240|回應0|推薦0

心內求法 
        
文/持靜者 2008-10-25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
佛法與外道所修持的法門很多都類似,這種情況與佛法當年在印度創立與興起、廣傳的歷史有關,然而有幾個最根本的出發點不同,就是因為這些不同的出發點,使得佛法與外道有了極大的歧異。

心內求法就是一個大大不同的地方!

修行,在佛法中不再是追求梵我合一,而是往內尋求問題的根源,也就是佛法的內修、內觀、內思,才是佛法提供解脫生死煩惱的方法。

我喜歡把五官關閉起來,純粹的看著自己的念,觀著自己的心,思索煩惱的根源,思維解脫的道理。關閉五官的意義,在於不把五官的能量外放,也免去更多外境事物對於五官的干擾,因為這樣的干擾,往往會造成修行人的內心產生不寧靜。

修行的目的不在於神通通靈,師尊以前開示過,通靈不是開悟,神通不是開悟,通靈神通都無法解決生死問題,任何大神通者都會死,死了以後去哪才是大問題,因為死了以後能不能放下執著、得到自在才是關鍵。神通與這些都無關,通靈也一樣。

世人不懂無妨,戴著修行面具的修行人不懂,才讓人傷感,甚至裝出一副善人的面孔,事實上,阿修羅也有偽善人之臉,人,何苦當阿修羅?阿修羅有大神通,可是也不究竟啊!更不是修行人所想成的目的啊!

心內求法,向內觀察自己的內心,是否寧靜快樂,自己是很清楚的,自己是否更慈悲,是否更願意捨身、施身以求得眾生安樂,也是非常清楚的,戴著一個偽善面具、不願面對自心,不應該是修行的樣貌,誠實、坦率、厚道,才是修行人的本心。

心內求法,誠實面對自己,好好的看著自己的內心,各種的念,各種的念之源頭,都是心內求法時所該好好修持的重點。

把心擦乾淨,把念擦乾淨,該有的都會自然出現,只有心內求法,才能在修行路上踏出正確的第一步。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shing&aid=2429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