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雜阿含經淺釋1
2008/10/11 16:02:50瀏覽438|回應0|推薦1

雜阿含經淺釋1

文/蓮花育奇 2004-05

序文

頂禮南無紅冠勝冕金剛上師蓮生活佛盧勝彥密行尊者!

回首來時路,學佛正邁向第十年。手上所擁有的『全佛出版社』之『阿含經隨身佛典』,也已有八個寒暑。

回想多年前,曾執筆寫過不少佛教的文章,在網站及BBS上發表;也曾在網路上為了護法,和同是佛門卻不同派的論戰過。往事啊往事,就這麼一澑煙過去了。

學佛者――即所謂行者、修行人――有很多迷思。

繼『鐵鳥騰空,密法大興』以來,信佛人數之多以億來計算;單就在台灣比例之重,用一個比喻是:拿著漁網向人群一撒,捕獲人數中,信佛大約佔了一半以上。大師若在世,應有如唐太宗『天下人皆入我囊中』之慨吧!

然而『修行』二字,吾輩認知有幾?吃齋唸佛是修行?敲敲木魚是修行?還是入密壇操弄手印是修行呢?

牛也吃素啊,牛為什麼不能修行成佛呢?入密壇操弄手印,如果沒有用心,和操弄皮偶何異?

所以修行唯『一心』而已。

唯識學說:佛是真如心,凡夫是肉團心。從凡夫趣向真如,靠的就是修行。修行的工具,即是佛法,即是法舟,渡我至究竟的法門。

道理淺顯易懂,那麼再問:『要如何修?』

或問:『從哪兒修起?』

這讓我想起前些日子,網路上同門問我:『什麼是無上瑜珈?』一樣,修行的迷思在此出現了。

很多修行人左腳才踏入佛教的門檻,就想要披上袈裟當主持呢!好高騖遠的人,修行難成,真是悲哀。

遑論大小乘,就算是速成的密教,也分事部、行部、瑜珈部,是有次第的修行,而不是真如外界所想的,一步登天。何況密宗對次第有嚴格的規定,未到此一境界,是不能修行或翻看此一境界的佛法。當然現在大量流通密宗文物,早就不是秘密了,不過基本的戒律、密宗所定的規矩,還是要守的。

所以我回答說:『未至此境,實不知也!』

今天所要談的『雜阿含經』,是佛經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經文,也是記錄大師一生行止。

這本經文之所以重要,修佛不論顯密大小,一概要從此處著手。宗喀巴祖師也強調過,小乘大乘至密乘是一個次第。行者沒有出離心,也不知道發菩提心,更不知道五蘊、四念處、十二因緣…只想知道無上密部,速成佛道,根本就沒有度己度人的功力;到最後只學到吃肉喝酒的狂態,什麼實相連影子都沒見著。

『雜』在梵文,稱為相應。

什麼是相應?

兩者合一,互相融入,就是相應,也稱作『契合』。

在密宗,相應的現象,唸佛佛至、我佛不二、就相應了,也就是進入本尊的曼陀羅中;以顯教的說法,是實相現前,唸阿彌陀入極樂國之類。這樣的相應是最高、也是最殊勝的!在密宗要當金剛上師,要當仁波切,要有如此的修行功力。

一般的相應,其實是感應。如歌星唱歌,唱到小鳥在旁相和,這是相互感應、以聲印聲。

有人讀聖賢書,讀到恍惚聖人面對面談心一般,這是以心印心。我剛皈依,當晚即夢見 師尊帶我至持明堂,又如念佛十萬遍,夢見三聖佛現前,這些在世俗上都稱作相應,其實也只是感應罷了。

雜阿含經是部相應經典,依此修習相應,必有所成,是佛經第一修行經典啊!

最後給初學者一點點建議。

學佛不要怕說『我不懂』、『我不知道』。

現代很多行者涉略三藏經海,不是為了找修行路,而是怕別人說自己無知。其實知道那麼多有何益處呢?未知之前,吾輩不也生死顛倒嗎?知悉之後,未到境界,不亦依然生死顛倒嗎?

我們就是未証、未修、未得,因而無知,才要精進去學習、才要努力去修行,來證得無上正覺。不是嗎?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shing&aid=2289893